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国会启动了银行改革立法……而且还把大部分私营企业置于集中的监管之下……新政参与者把公共工程署(PWA)设想成“注水泵”(pump-priming,意为政府为刺激经济而注人资金)的机构,旨在刺激非政府就业……山姆大叔究竟能不能通过注水使得工业之泵进入有效运转……在这期间,国会采取了一些对农民、贫困房主、一文不名的年轻人和田纳西河流山地人来说至关重要的措施,些政策的清晰表达……带出了一项经验的遗产……
              --(美)狄克逊。韦克特的《大萧条时代》
                  材料二  毛泽东的继承者发起了“现代化”运动,不仅采取了以前被视为“修正主义者”的措施,
              而且还沿着这条修正主义的道路走得更远--甚至走到了“市场社会主义”。这些措施包括废除人民公社,恢复以家庭为单位的农业生产;在工厂里以个人经理取代革命委员会;奖优惩劣;从工业的自力更生转向大量进口产品和技术。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
                  材料三  美国前总统卡特在北京参加中美建交三十周年活动时曾表示,美中关系发展到这样的程度“谁都想不到”。三十年来,尽管磕磕碰碰不断,但始终没有影响两国关系大局。中美贸易额从1979年的不足25亿美元,迅速增长到2007年的3021亿美元,增加了80多倍。……面对金融危机,面对美欧日同时陷入衰退的局面,无论是布热津斯基、基辛格或是奥巴马当局,都一致认为只有美中两国更紧密合作与配合,才能为困局解套。
              --王健民《中美关系与世界新秩序》
              请回答:
              (1)概述材料一,概括美国在大萧条时期国会采取的措施
              (2)依据材料二指出,中国步入“市场社会主义”采取的措施。
              (3)指出当前世界局势和时代主题。(8分)依据材料三,概括指出中美建交30年来两国关系发展的基本特征。结合当前世界局势和时代主题,谈谈你对中美关系发展走向的看法。
            • 2. 新中国的成立,使中华民族获得独立自主,站起来的中国人民才真正开始以平等的身份登上世界舞台,依据国际环境的特点和变化,开展积极灵活的外交工作,为我国经济建设创造了有利的外部环境。阅读下列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政策的原则为保障本国独立、自主和领土主权的完整,拥护国际的持久和平和各国人民的友好合作,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和战争政策。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1)材料一 说明建国后我国实行的是怎样的外交政策?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先后采取了哪些外交的基本方针?
                  材料二

              (2)观察材料二中图图1、图2,说明中国在日内瓦会议和万隆会议上发挥了怎样的积极作用?
                  材料三 1955年4月,毛泽东主席曾撰文提出:“应把五项原则扩展到所有国家的关系中去。”1954年12月11日,毛泽东在会见缅甸总理吴努时指出:“我们认为,五项原则是一个长期的方针。不是为了临时应付的。这五项原则是适合我国的情况的,……五项原则也是适合你们国家的情况的,适合亚洲、非洲绝大多数国家的情况的。……”
              (3)以我国20世纪70年代的外交成就为例,谈谈你对毛泽东上述言论的理解。
            • 3.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长期坚持的基本外交政策。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整个世界处在两大阵营对峙的状态中。随着世界殖民体系土崩瓦解,亚洲和非洲出现一大批获得独立的新兴民族国家,这些国家最紧迫的任务就是捍卫国家独立和主权,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来发展民族经济。在这个背景下,中华人民共和国总理周恩来于1953年底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刘畅《全球化中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挑战和发展》
              材料二  进入20世纪70年代,国际形势出现了新变化,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发展提供了契机。中美在上海联合公报中表示,愿意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来处理双方关系。此后,日本、英国、荷兰、联邦德国、澳大利亚等国先后与中国实现关系正常化或建交。在双方签订的和平友好条约或联合声明中,都强调“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建立两国持久的和平友好关系”。--蔡武《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历史意义和理论指导意义》
              材料三   2012年2月4日,联合国安理会就对叙利亚动武问题决议草案进行表决,俄罗斯和中国投了否决票,决议未获通过。……中国前驻伊朗大使华黎明对记者表示,中国的反对票既非“跟随俄罗斯”,也不是“同情巴沙尔”,为的是坚持自己的原则。--《安理会爆发大国投票战 叙利亚成为最新火药桶》(《环球时报》)
              材料四   各国的事务应该由各国人民自己来管。我们要尊重各国自主选择的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反对出于一己之利或一己之见,采用非法手段颠覆别国合法政权。--习近平《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6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
              请回答:
              (1)据材料一,说明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时所面临的国际形势。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在国际关系上产生了什么深远影响。
              (2)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写出上海联合公报的主要内容,分析中美关系改善对国际关系产生的重要影响。
              (3)据材料三、四,你如何理解在这次投票中,中国坚持了自己的原则?
            • 4.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美国政治学家亨廷顿在《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一书中描述中国在冷战中的“随机应变”时说:“(20世纪)50年代,中国将自己确定为苏联的一个盟友。然后,在中苏分裂后,它把自己看作反对两个超级大国的第三世界的领袖,这使它付出了高昂代价,而获利却甚少。在尼克松政府做出政策调整后,中国开始寻求在两个超级大国的均势游戏中充当第三方,70年代当美国似乎虚弱之时,它与美国结成了联盟,然后在80年代当美国军事力量增强。而苏联经济上衰弱并陷入阿富汗战争时,它转向与美苏保持等距离。然而,随着超级大国竞争的结束,中国牌变得毫无价值,中国又一次被迫重新确定自己在世界事务中的作用。它确立了两个目标:成为中华文化的倡导者,即吸引其他所有华人社会的文明核心国家以及恢复它在19世纪丧失的作为东亚霸权国家的历史地位。”
              评论材料中亨廷顿关于中国外交政策的观点。
              (要求:围绕材料中的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成文)
            • 5.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49年12月美国政府制定了国家安全委员会第48号文件,决心“运用一切努力防止中国共产党人从非苏联的来源获得直接用于军事目的物资与装备。”
              --摘编自《中关关系史1949-1972》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成立之初美国采取了怎样的对华政策?当时由中国政府倡导并日益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是什么?
                  材料二:
              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中关关系打开新的一页是从共和党开始的,那是尼克松先生、基辛格先生执政的时候。”
              --摘编自《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卷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70年代初推动“中美关系打开新的一页”的重大历史事件。由此,中国外交出现了怎样的新局面?
                  材料三:
              关于“冷战”后的世界格局变化有不同的看法,其中一种是:“在20世纪的最后十年中,世界事务发生了结构性的变化。……苏联的失败和崩溃是一个西半球大国美国迅速上升为唯一的而且的确也是第一个真正的全球性大国的进程中的最后一步。”
              --摘编自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①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在20世纪的最后十年中”世界格局出现了怎样的“结构性”变化?在新时期,中国外交政策的目标是什么?
            • 6.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基辛格在给尼克松的备忘录中表示:“我们对中国采取主动行动的最大好处也许就是对苏联的影响。……‘我们必须考虑美国同中华人民共和国合作的可能。”……尼克松在就任美国总统后明确表示,美国在越南战场上全面的军事胜利是不可能的。“我得尽快并尽可能体面地结束战争”。因为中国当时是越南的主要支持者,……自新中国建立以来,中国不仅没被遏制和削弱,反而成为世界五大力量中心之一,美国对华政策已告失败。
                                                                                              --王平泰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史》
              材料三  我认为美国政府必须首先采取步骤来结束大陆中国与世隔绝的状态。我们必须采取这些步骤,因为由于目前存在的看来是无法调和的分歧。苏联不可能采取这些步骤。我们是能够采取这一步骤的唯一国家。
                                                                                            --尼克松在堪萨斯城的讲话(1971年7月6日)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新中国成立初期美国的对华政策。为此,中国政府采取了怎样的应对策略?
              (2)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二中美国对华政策发生了什么变化?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变化的原因。
              (3)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美国政府为此采取了什么步骤?对中国的外交和国际关系产生了哪些重大影响?
            • 7. 以下几幅照片记录了我国外交史上的几次大事件,请看图回答问题。
              请回答:

              (1)上述六张图片反映了我国20世纪50年代和70年代两个时期的外交成就,请判别哪些图片反映20世纪50年代的外交成就,哪些图片反映了20世纪70年代的外交成就?
              (2)请简要阐述图1所记录大事的外交成就及作用。
              (3)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实力的迅速增长,国际地位与影响日益提高。请你谈一下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在国际事务中致力的重点是什么?
            • 8. 二战以来,中美两国均对对方呈现过不同的媒体报道,从中亦可见证两国交往历史的变迁。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伴随着朝鲜战场烽烟四起,成吉思汗的好战形象重新在美国人脑海中浮起,中国被视为莫斯科的“傀儡”和忘恩负义的“侵略者”。中国在美形象也进入了一个新历史时期。
              --王立新《试论美国人中国观的演变(18世纪~1950年)》
                  材料二  《人民日报》对美报道语态所占比例对比统计
              1960年1月至3月1975年1月至3月1985年1月至3月
              积极报道0(0%)2(2%)51(14%)
              消极报道323(95%)81(87%)88(24%)
              中性报道16(50%)10(11%)224(62%)
              材料三  2010年美国人给中国打分为49%,基本是处在所有被调查国家的“中间地带”。超过半数(52%)的美国人认为中国既不是合作伙伴也不是敌人,25%的美国人认为中国是合作伙伴,只有17%的美国人认为中国是敌人。
              --据美国知名民意调查机构皮尤研究中心的调查
                  材料四  中国国内民族情感的上升,美国经济的紧张,以及中国经济模式的改变,所有,这些都会影响中美的共同利益。……来自中国最大的挑战并不是在国际上的地位,而是中国对于现在全球化体系的不满。
              --《时代周刊•来自中国的新挑战》(2010年)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这一时期美国人的中国观,并结合所学简述其形成的历史背景。
              (2)据材料二指出中国媒体对美国形象的塑造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并结合所学分析,促成这种变化的原因有哪些?
              (3)据材料三、四分析,近年来美国对中国的主要印象是什么?美国认为中国在哪些方面对其形成挑战?
            • 9.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第二款合众国来中国贸易之民人所纳出口、入口货物之税饷,俱照现定例册,不得多于各国。一切规费全行革除,如有海关胥役需索,中国照例治罪。倘中国日后欲将税例更变,须与合众国领事等官议允。如另有利益及于各国,合众国民人应一体均沾,用昭平允。
              第二十五款合众国民人在中国各港口,自因财产涉讼,由本国领事等官讯明办理;若合众国民人在中国与别国贸易之人因事争论者,应听两造查照各本国所立条约办理,中国官员均不得过问。
              第三十二款嗣后合众国如有兵船巡查贸易至中国各港口者,‘其兵船之水师提督及水师大员与中国该处港口之文武大宪均以平行之礼相待,以示和好之谊;该船如有采卖食物、汲取淡水等项,中国均不得禁阻,如或兵船损坏,亦准修补。
              --《望厦条约》
              材料二  废除<辛丑条约》,美国“放弃在中国治外法权及其有关特权之条约”,交还在中国的租界,放弃在中国领水内关于沿海贸易及内河航行之特权等。条约还规定新约中未涉及的问题,如有影响中国主权的,应由中关双方政府代表会商,依照普遍承认的国际公法原则及近代国际惯例解决之。
              --摘编自1943年1月11日《中关新约》
              材料三  中关贸易状况表
              年份美国对华出口(百万美元)中国对美出口(百万美元)
              19726032
              1975304156
              198037551059
              198538553840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1)依据材料一,美国在中国攫取了哪些特权?
              (2)依据材料二,指出中国在外交上取得的重大成就,并分析其背景及影响。
              (3)提炼材料三的主要信息,并分析其原因和由此得到的启示。
            • 10. 材料五   1784年,从纽约港驶出的开往中国的美国船--“中国皇后号”,抵达广州,……返航时,满载茶叶、棉布、瓷器、丝等货物。这次首航投资是12万美元,利润率高达25%,更重要的是,英国的垄断被打破,中美之间航线被打通。此后,美国掀起了第一次对华“贸易热”。早期对华贸易,对美国摆脱大西洋贸易面临的窘境,促进东部商业城市的发展,都起了积极作用。……但分析(到鸦片战争)这六十年的变化却更富有意义
              --摘编自罗荣渠《美国历史通论》
              (3)据材料五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皇后号”来华以后的60年间,中美两国经济地位各自发生的重要变化,说明中国出现这一变化的政策因素。
                     材料六   杜鲁门总统在1945年9月告诉一位顾问说:“美国未来的海外利益将在西半球和太平洋。”他认为美国在亚洲的利益有赖于加强蒋介石的国民党政权,它将取代日本作为这个地区的稳定力量。华盛顿官员相信,通过与蒋介石合作,不仅中国的巨大市场可以被开发出来,其他亚洲国家也可以成为美国的市场。为数多达十亿的亚洲消费者将对避免另一场经济危机大有助益。
              --摘编自(美)拉费伯尔《美国、俄国和冷战》
              (4)据材料六,指出二战后初期美国的对华政策及其意图,并分析美国这一政策的最终结局对1949年后的中美关系造成的影响。
                    材料七   1979年中美建交以来两国贸易和投资的总量都有了较大增长,但是经贸关系仍主要服务于美国外交和战略上的考虑。冷战结束后,美国工商界担心欧洲和日本利用中美关系的紧张在华谋求不公平的商业利益,逐渐把中美商务关系置于两国关系的核心地位。
              ---------摘编自叶蔚然《关门前的谈判--中国复关、入世台前幕后》
              (5)据材料七,概括冷战结束前后,中美经贸关系在美国对华政策中地位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变化的原因。据图,指出中美两国在中国“复关”问题上的最大分歧。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