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新时期,我国积极开展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如参加海地维和行动、派遣海军赴亚丁湾护航。    (判断对错)
            • 2. 中苏(俄)两国关系发展源远流长。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与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最高苏维埃主席团具有决心以加强中华人民共和国与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之间的友好与合作,共同防止日本帝国主义之再起及日本或其他用任何形式在侵略行为上与日本相勾结的国家之重新侵略;亟愿依据联合国组织的目标和原则,巩固远东和世界的持久和平与普遍安全;并深信中华人民共和国与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之间的亲善邦交与友谊的巩固是与中苏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相符合的;……
              --《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材料二“一边倒”外交政策的实施不仅使新中国在紧急援助、外交等方面倚重苏联,并且政治体制、经济体制的某些方面也照搬苏联经验,产生了许多弊端,走了许多弯路。同时也加剧了中美关系的冻结程度,限制了中国外交向纵深发展。
              --游艳丽《美国对华政策与新中国“一边倒”外交政策之联系》
              材料三《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俄罗斯联邦睦邻友好合作条约》部分条款
              第十一条 缔约双方主张严格遵守公认的国际法原则和准则,反对任何以武力施压或以种种借口干涉主权国家内政的行为,愿为加强国际和平、稳定、发展与合作进行积极努力。缔约双方反对可能对国际稳定、安全与和平造成威胁的行为,将在预防国际冲突及其政治解决方面相互协作。
              第十六条 缔约双方将在互利的基础上开展经贸、军技、科技、能源、运输、核能、金融、航天航空、信息技术及其它双方共同感兴趣领域的合作,促进两国边境和地方间经贸合作的发展,并根据本国法律为此创造必要的良好条件。……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我国外交政策的立足点。结合当时的国际形势,说明中国与苏联结盟的原因。
              (2)概括材料二中作者对“一边倒”政策的基本看法。请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的认识。
              (3)结合材料一、三指出两国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根据材料指出保持中俄良好关系的意义。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外交政策调整的认识。
            • 3. 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后,中国外交政策进行了重大调整。其主要目标是(  )
              A.争取世界和平,保障国内建设
              B.实行不结盟政策
              C.以联合国为中心开展多边外交
              D.推进新型区域合作
            • 4. “握手”是表现友好的基本礼仪。在国与国之间的交往中“握手”的内涵更加丰富。下图展示了新中国成立后不同时期的“握手”对象,据此并结合所学回答以下问题:

              (1)图1反映了什么历史信息?它体现了当时中国怎样的外交方针?执行这一外交方针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图2反映了什么历史信息?这次“握手”带来的主要影响是什么?
              (3)图3反映出当前世界政治格局发展的趋势是什么?简述这一趋势出现的历史背景。
            • 5.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现代中国
              第一阶段
              教育部副部长钱俊瑞在1952年明确指出:“俄文,它是列宁、斯大林的语言,它是社会主义大门上的一把钥匙。我们学会俄文,就能打破语言、文字上的隔阂,搬掉放在我们发展中苏友谊大道上的一座大山。我们学会俄文,就能更加直接地学习苏联的先进经验,可以使我们祖国更加速向社会主义前进。我们学好了俄文,就可以更加促进两大民族的文化的交流,促进两大民族的友谊和合作。”
              现代中国
              第二阶段
              1978年底,《北京日报》刊出文章,号召“努力掌握外国语这个武器,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伟大的社会主义强国贡献自己的力量。”1984午,教育部宣布“英语成为高考必考科目”。
              材料二:1980年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抵制莫斯科奥运会,1984年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抵制洛杉矾奥运会,然而广大非洲国家既未抵制莫斯科奥运会,也没有抵制洛杉机奥运会。
              --李晨《奥林匹克运动中的冷战研究》
              (1)材料一中现代中国两个阶段“外语热”有何不同?这种不同反映了国际政治经济格局怎样的变化趋势?
              (2)材料二反映了当时怎样的国际格局?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的角度分析1984年中国参加洛杉机奥运会的原因?
            • 6. 有一记录反映了新中国外交历程的12集纪念光盘,每一集的标题都反映了这一时期的外交特点。其中反映了 20世纪后半期中苏关系特点的标题是(  )
              A.“求同存异” “患难与共” “情深意长”
              B.“分道扬镳” “冤家路窄” “峰回路转”
              C.“若即若离” “冰释雪融” “锦上添花”
              D.“一往情深” “风云突变” “重归于好”
            • 7. 下列事件中,属于20世纪70年代我国取得的重大外交成就的有(  )
              ①恢复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②中美签署《上海公报》
              ③中日邦交正常化           
              ④中英发表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
            • 8. 上海合作组织的发展进程是当今国际关系中一次重要的外交实践,对这一外交实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开创了结盟而不结伴为核心的新型国家关系的先例
              B.以大小国家共同倡导,安全先行,互利协作为特征
              C.是中国在推动和开创新型区域合作方面的重要成就
              D.是新时期中国积极致力于多边外交活动的重要体现
            • 9. 为改革开放创造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是中国新时期外交的主要任务,新时期外交的重大成果之一是(  )
              A.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B.中美发表《上海联合公报》
              C.中日两国实现邦交正常化
              D.推动建立上海合作组织
            • 10. 中国新时期外交思想与新中国成立初期外交思想的内在一致性主要包括(  )
              ①反对霸权主义        
              ②加强与第三世界国家的合作
              ③维护国家主权和世界和平  
              ④强调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对抗。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