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1996年,中俄宣布建立“面向21世纪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1997年,中美两国元首决定,“共同致力于建立中美建设性战略伙伴关系”。1998年,中国、欧盟双方表示希望建立“面向21世纪的长期稳定的建设性伙伴关系”。这表明中国(  )
              A.努力为改革开放建设和平的国际环境
              B.积极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的外交活动
              C.积极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D.积极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
            • 2. 目前的中俄关系与20世纪50年代的中苏关系相比,其不同在于(  )
              A.缔结同盟对抗美国
              B.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C.结伴而不结盟
              D.两国外交政策基本一致
            • 3. 1950年中苏两国签署《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2001年中俄等六国签署《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这两次外交活动表明中国始终(  )
              A.坚定奉行友好结盟政策
              B.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C.积极开展多边外交活动
              D.坚决打击国际恐怖主义势力
            • 4. 对图1到图4四幅历史照片的解读正确的是(  )
              A.图1是新中国第一次以大国身份参加国际会议
              B.图2标志着中美正式建交外交关系
              C.图3的会晤实现了中美关系正常化
              D.图4表明中苏都有实现关系正常化的愿望
            • 5. 1992年中国成为不结盟运动观察员圈,但此后一直没有主动申请成为正式成员国。这主要是为了(  )
              A.践行不结盟外交政策
              B.集中精力发展市场经济
              C.顺应国际多极化趋势
              D.保持外交政策的灵活性
            • 6. 中国在比利时、意、丹、葡、西等5国的商约中规定,“此缔约国人民在彼缔约国领土内,应受彼缔约国法律及法院之管辖。” “比(比利时)国人民应于现有领事裁判权之国半数以上承认放弃是项特权时,受中国法律及法院之管辖。”此时代表中国的政府是(  )
              A.满清政府
              B.南京临时政府
              C.南京国民政府
              D.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
            • 7. 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外交政策调整,主张不依据一个超级大国的意图来考虑对另一个超级大国的政策,也不搞“等距离”。这说明(  )
              A.平衡两大阵营成为中国首要的任务
              B.中国奉行积极的独立自主外交政策
              C.中国奉行不结盟政策而疏远美苏两国
              D.国力增强是中国外交独立自主的前提
            • 8. 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当今的国际重大组织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图中的国际组织依据我国恢复或加入的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
              C.②①③④
              D.②①④③
            • 9. 毛泽东提出在外交上“要搞一条横线,就是纬度,美国、日本、中国、巴基斯坦、伊朗、土耳其、欧洲”,意在要团结这些国家对抗苏联。毛泽东提出这一设想的时间是(  )
              A.20世纪40年代末期
              B.20世纪50年代末期
              C.20世纪70年代初期
              D.20世纪80年代初期
            • 10. 1975年,邓小平访问法国时指出:“中国是坚决支持西欧联合的。我们认为,西欧国家为维护独立和保证自己的安全,在联合的道路上不断取得进展,这有利于世界局势朝好的方向发展。”这反映了中国政府(  )
              A.争取法国支持,重返联合国
              B.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C.意在打破美国孤立中国的政策
              D.主动适应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