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China  Watch》一书中写道:“他们每天都亲眼目睹少年们在‘阶级斗争'的借口下,对长辈进行抢劫、报复、打骂和侮辱,他们必须出席公开批判邻居、朋友、同事和父母的大会,甚至还要积极发言。……”费正清笔下的历史事件(  )
              A.发生在20世纪50年代
              B.体现了自由、平等的启蒙思想
              C.促进了中国文化的发展
              D.严重践踏了中国的民主和法制
            • 2. 标语口号往往反映出时代特色。“拿起笔做刀枪,集中火力打黑帮,文化革命齐造反,革命路上当闯将。”“砸烂公检法”“打倒党内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以上标语口号,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
              A.“阶级斗争为纲”
              B.中国社会出现了严重混乱
              C.社会矛盾尖锐
              D.民主和法制遭到严重破坏
            • 3. 新中国的经济建设方针带有显著的时代特色,下列属于“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是(  )
              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B.“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抓革命,促生产“
              D.“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 4. 某同学在学习了“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后,制作了一个知识结构图。与图中①②③对应的知识完全正确的是(  )
              A.《共同纲领》中共八大    中共十五大
              B.1954年宪法  文化大革命   十一届三中全会
              C.1954年宪法  中共八大    中共十五大
              D.《共同纲领》文化大革命  十一届三中全会
            • 5. 如表反映的是1952-1970年间各时期投资结构变化情况(%),对该表解读不符合史实的是(  )
              农业轻工业重工业其他
              1953-19577.16.436.250.3
              1958-196211.36.454.028.3
              1963-196517.63.945.932.6
              1966-197010.74.451.133.8
              A.1953-1957年的投资结构受建国初期国际环境影响
              B.1958-1962年重工业投资增长受“左倾”思想影响
              C.“八字方针”调整了1963-1965年农轻重的投资比例
              D.“文革”并没有影响到轻工业领域的投资比例与发展
            • 6. 民主法制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理想,也是中国人民长期为之奋斗的目标。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在一个世纪的历史上,第一次建立起一个具有较为合理的政治制度的、安全可靠值得信赖的政府(即使它不能提供政治上的自由和民主),这本身就是一项重要的历史成就,而且也是一项独一无二的成就……孙中山称之为‘一盘散沙的中国,迅速凝聚成一个具有强烈的民族使命感的强大的现代民族国家。
              --【美】莫里斯迈斯纳《毛泽东的中国与后毛泽东的中国》
              材料二 如果做更深入的思考就会发现,……难以准确把握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造成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这一错误不可避免地使人民内部矛盾不是以法律化、制度化的民主方法来解决……从而混淆了国体民主和政体民主,把精力过多的集中在国体民主上而忽视了本应是重点的政体民主建设。与此相适应,党的治国方略、方式就不是与法律化、制度化民主政治建设相适应的“依法治国”,而只能是适合阶级斗争的“政策治国”。……以上三方面交织在一起,相互强化,最终导致“文革”悲剧。
              --宋新滨《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及启示》
              材料三 为了保障农村村民实行自治,由村民群众依法办理自己的事情,发展农村基层民主,促进农村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根据宪法,制定本法。……村民委员会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1998年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决议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新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前提。请通过列举建国初期民主政治建设的主要成就来反驳材料中“它不能提供政治上的自由和民主”这一观点。
              (2)从材料二中归纳出“文革”时期民主法制遭到破坏的原因有哪些?作者认为解决问题的主要策略是什么?
              (3)材料三进一步加强和扩大了什么民主?该民主制度有何特点?
              (4)综合上述三则材料,分阶段概括我国民主政治建设发展历程的特征。从中你可以得到什么认识?
            • 7. 自1949年建国至今最动荡不安的灾难性阶段是(  )
              A.社会主义过渡阶段
              B.人民公社化运动及大跃进阶段
              C.文化大革命时期
              D.改革开放初期
            • 8. 教育关乎千家万户,中国高校曾一度停止招生,该时期是(  )
              A.新中国初期
              B.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C.文革时期
              D.文革结束后的徘徊时期
            • 9. 上世纪60年代有位作家说:“有人说,做女人难,做名女人更难。我却要说,做文人难,做作家尤难。”这位作家这样说的原因是(  )
              A.当时社会动荡,缺乏创作素材
              B.左倾错误的严重冲击和破坏
              C.作家创作得不到社会的认可
              D.改革开放后,文艺创作不受重视
            • 10. 1976年10月中共中央粉碎“四人帮”,胡耀邦随即建议中央:“第一  是停止批邓,人心大顺;第二是冤案一理,人心大喜;第三是生产狠狠  抓,人心乐开花。”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中与第二条建议相一  致的是(  )
              A.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
              B.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
              C.完成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
              D.做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