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2008年12月23日,大陆同胞2005年选出赠送台湾同胞的大熊猫“团团”、“圆圆”搭乘“熊猫专机”从成都飞抵台北。同机运往台湾的还有大陆同胞赠送台湾同胞的17棵珙桐树苗。“团团”、“圆圆”赴台,受到两岸各界和媒体高度关注,台湾岛内掀起“熊猫热”。这一事件主要说明了(  )

              A.和平符合两岸同胞的共同愿望
              B.祖国统一是人心所向
              C.不同民族有相同的心理素质
              D.相同民族有不同的民族文化
            • 2.

              2009年11月10日,“台湾江苏周”暨首届台功经贸合作论坛在台北揭幕。此次江苏代表团访台,签订了年度双向旅游十万人次的合作计划,更带来突破三十亿美元的对台采购。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它为两岸交流提供了新的渠道   ②“一国两制”得到台湾民众的大力拥护  ③海峡两岸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   ④合作共赢符合两岸人民的共同利益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 3.

              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一百年前……,日本帝国主义……强行攫取了台湾及澎湖列岛,使台湾人民在日本殖民统治下生活了半个世日本帝国主义……强行攫取了台湾及澎湖列岛,使台湾人民在日本殖民统治下生活了半个世纪之久。……五十年 前,中国人民同世界人民一道战胜了日本帝国主义,1945年10月25日,台湾与澎湖列岛重归中国版图,台湾同胞以此摆脱了殖民统治的枷锁。但是,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1949年以后,台湾又与祖国大陆处于分离状态。

              材料二   邓小平同志高瞻远瞩,实事求是,提出一系列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解决台湾问题的重要论断和思想,确立了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指导方针。

              材料三    但是,值得所有中国人警惕的是,近年来台湾岛内分离倾向有所发展,“台独”活动趋于猖獗。某些外国势力进一步插手台湾问题,干涉中国内政。这些活动不仅阻碍着中国和平统一的过程,而且成胁着亚太地区的和平、稳定和发

              ——以上引自江泽民《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的讲话

              请回答:

              (1)一百多年前,日本是通过什么侵华战争、条约攫取了台湾与澎湖列岛的?(4分)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邓小平提出的和平统一祖国的基本方针是什么?试说出这一方针成功运用的一个事例。(4分)

              (3)根据材料三回答,影响台湾和平统一的主要障碍是什么?(2分)

               

            • 4.

              关于香港、澳门的回归,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香港、澳门的回归,标志着我国彻底完成了祖国统一大业
              B.香港、澳门回归的根本原因是中国综合国力的强大
              C.香港、澳门曾经分别是英国、荷兰的殖民地
              D.香港、澳门回归后,与大陆一样实行社会主义制度
            • 5.

              材料一 我国古代农业文明发达,投入农业经营的人口占绝大多数,政府的赋税也主要来源于农业……无论是中国国民,或是政治精英,大多认为国家的利益不在海洋。

              材料二 1912年12月,中华民国第一任海军总司令黄钟瑛病逝。有感于当时仍然严峻的海防形势,孙中山先生在其亲笔题写的挽联中发出了“伤心问东亚海权”的时代感叹。

              ——《近代中国海权问题的历史反思》

              海军实为富强之基,彼美英人常谓,制海者,可制世界贸易;制世界贸易,可制世界富源;制世界富源者,可制世界即此故也。——孙中山《十年国防计划》

              材料三 21世纪在我国实施海洋战略,具有现实必要性和可行性。中国是世界人口的头号大国,陆地空间不足,资源有限,海洋是今后可持续发展的最后空间。台湾问题的和平解决,必须依赖强大的海上力量作为后盾。中国自北向南,完全处在由岛链形成的半闭海状态,没有强大的海洋力量,就无法保证安全的出海通道。……海上通道和能源安全保障将是21世纪初叶我国面临的又一个新问题。  ——《关于21世纪我国东部大海洋战略的思考》

              (1)据材料一,指出中国古代长期存在着什么思想观念?概括说明这一观念形成的经济根源。但也有学者认为“中国有7 000年海洋文化,其航海在唐宋元迄至明中叶的七八百年内领先于世界。” 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明。

              (2)材料二中孙中山感叹中国海权丧失,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中国海权丧失的原因。依据材料二概括孙中山的海洋观。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指出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加强海军建设的重要意义。

               

            • 6.

              中共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坚持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全面贯彻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重要思想,巩固和深化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基础, 为和平统一创造更充分的条件。为此必须始终坚持的是(  )

              A.和平统一原则
              B.和平共处原则
              C.一个中国原则
              D.求同存异原则
            • 7.

              《告台湾同胞书》为中央政府对台湾发表的公开信,被视为中央政府对台的最早政策文件,目前总共发表了五次,其中以1979年1月1 日发表的最为著名。下列关于l979年《告台湾同胞书》的表述,正确的是(  )

                A.发表该公告的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B.标志着“一国两制”的构想得到了成功运用

                C.宣布采用和平方式统一祖国的方针

                D.达成了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共识

               

            • 8.

              “原乡人的血,必须流返原乡,才会停止沸腾。”台湾作家钟理在《原乡人》中的这句话突出表达了(  )

              A.台湾各党各派实现祖国统一的迫切要求
              B.海峡两岸人民渴望祖国统一的共同愿望
              C.作者坚持“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
              D.台湾同胞叶落归根的传统观念
            • 9.

              回归后,“香港是内地最大的转口基地与第三大贸易伙伴,以及第二大出口市场;而内地已是香港最大的港产品贸易出口、进口及转口对象。此外,香港也是内地的最大投资者”。能使香港顺利回归的条件有(  )

              ①“一国两制”构想的实践 

              ②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③海峡两岸人民往来频繁 

              ④邓小平的外交才能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
              D.①②③④
            • 10.

              2013年7月20日,中国国民党主席马英九复电习近平表示:“1992年,海峡两岸达成‘各自以口头声明方式表达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共识。本党自五年前在台湾重返执政伊始,相关部门立即在此项‘九二共识’的基础上,恢复两岸中断近十年的和解与合作……希望贵我两党在现有基础上,继续扩大与深化两岸的交流合作……复兴中华民族,促进两岸永续的和平与繁荣。”马英九的电文表明

              A.两党都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B.“九二共识”前两岸已实现“三通”
              C.两岸都赞成“一国两制”的共识
              D.两岸的合作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