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在20世纪50年代一次国际会议上,某些代表的亲美发言“没有对会议的结果产生任何影响”,“几个信仰美国哲学的亚洲朋友的声音很快就沉寂下去了”。据此可知,这一会议(  )
              A.开始冲破了美国孤立中国的政策
              B.缓和了与会国家之间的矛盾分歧
              C.提出了解决国家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
              D.实现了印度支那问题的和平解决
            • 2. 截止2012年,中国在非洲已援建3000多公里铁路,100多所学校,减免其200多亿人民币债务,谱写了中非友好新篇章。新中国与非洲友好开端最早可见于(  )
              A.日内瓦会议
              B.万隆会议
              C.参加不结盟运动组织
              D.第二十六届联大
            • 3. 1955年,万隆会议后,有外电评论说“周恩来是万隆会议的灵魂人物和真正主角”。这主要表现在周恩来(  )
              A.提出了“求同存异”主张
              B.消除了与会各国疑虑和分歧
              C.重申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避免了会议偏离正确的轨道
            • 4. 《人民日报》评论一次国际会议说:国家不分大小强弱,在国际关系中都应该享有平等的权利,它们的主权和领土完整都应该得到尊重,而不应受到侵犯。……任意摆布亚非人民命运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这次会议最引人注目的是(  )
              A.新中国以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参加
              B.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
              C.第一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 5. 2015年4月10日,中国驻印尼大使谢锋发表讲话说,亚非各国领导人将于4月24日在万隆重演60年前亚非领袖的“历史性步行”。这主要是为了纪念(  )
              A.“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
              B.中国与印尼建交60周年
              C.印度支那问题的和平解决
              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 6. 今年是万隆会议召开60周年,对当年的会议有这样一段描述:“周恩来既没有去刻意争取对共产主义的支持,没有做或鼓动他人做激烈反美、反西方的言论,也没有去破坏或削弱西方的反共防务联盟。但他达到了此行的重要目的,成功地使人相信了共产党中国奉行和平的政策。周恩来取得成功的原因主要是(  )
              A.强调国际社会意识形态斗争的严重性
              B.中国以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参加此次会议
              C.以实际行动实践“求同存异”的方针
              D.中国是爱好和平的国家,不干涉别国内政
            • 7. “求同存异”的方针体现了我国政府在处理对外关系时(  )
              A.不以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异同决定亲疏、好恶
              B.不以国家利益的冲突与否决定亲疏、好恶
              C.应放弃与他国相互冲突的利益,通过妥协寻求一致利益
              D.应放弃与他国相互冲突的观点,求得一致的意见
            • 8. “一切国家都应有权按照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自由选择它们自己的政治和经济制度和它们自己的生活方式。”这是某一国际会议的最后公报,该国际会议是(  )
              A.布雷顿森林会议
              B.1954年日内瓦会议
              C.1955年万隆会议
              D.第26届联合国大会
            • 9. 在一次国际会议的开幕式上,印尼总统苏加诺发表了题为“让新亚洲新非洲诞生吧!”的著名演讲,这次会议是(  )
              A.日内瓦会议
              B.万隆会议
              C.联合国成立大会
              D.不结盟会议
            • 10. 中国政府评价20世纪50年代的一次国际会议时说:“这个会议的召开,反映了最近时期以来在世界的这个地区所发生的巨大变化,也反映了亚非各国要把自己的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同时以平等的地位同世界上其他国家友好合作的日益坚强的愿望。”这个会议是指(  )
              A.上海亚太经济合作会议
              B.万隆会议
              C.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
              D.26届联大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