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在谈到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恢复时,毛泽东曾风趣地说“是黑人兄弟把中国抬进来的”。这段话最能说明的是 
              [     ]

              A.广大发展中国家取得独立并在国际事务中成为一支举足轻重的力量
              B.中国实行了改革开放,国际地位日益提高
              C.中苏关系恶化,中美关系实现了正常化
              D.联合国已成为世界人民的正义讲坛
            • 2. 下边是美国宣传中国“威胁”论的一幅漫画,你认为下列评述正确的有
              ①没有看到中国走和平发展的道路②是对中国恶毒攻击 
              ③反映了中国已成为超级大国④是中美关系发展的必然趋势

              [     ]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③④
            • 3. 下图为“新中国与世界各国建交示意图”,出现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

              [     ]

              A.中国综合国力的提高
              B.中美关系正常化
              C.中国恢复了联合国合法席位
              D.中国得到了广大第三世界国家的支持
            • 4. 1971年8月2日,美国国务卿罗杰斯发表“关于中国在联合国的代表权问题的声明”,指出美国将支持联合国大会上要求使中华人民共和国取得席位的行动。同时,美国将反对任何驱逐“中华民国”的行动或者以其他方式剥夺它在联合国的代表权的行动。美国这种态度的实质是
              [     ]

              A.敌视中华人民共和国
              B.承认台湾的国民党政权是中国的合法政权
              C.反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加入联合国
              D.制造“两个中国”
            • 5. 下图是大型爱国主义专题教育片《新中国外交风云录》(共30集)的封面。根据所学,请你判断属于中国70年代外交成果的是

              [     ]

              A.屹立东方、首次出访、半岛较量、莱蒙湖畔、五项原则
              B.出使万隆、海岛斗智、分道扬镳、确定边界、以民促官
              C.亚非之行、中法建交、抗美援越、排除干扰、跨越鸿沟
              D.恢复席位、建交高潮、中日建交、三个世界、中美建交
            • 6. 1971年10月,第26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权利……”决议使用“恢复”一词的原因是  
              ①中国是《联合国家宣言》的签字国
              ②中国是《联合国宪章》的签字国
              ③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长期被剥夺
              ④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
              [     ]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7.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亚非绝大多数国家和人民自近代以来都受过并且现在仍然受着殖民主义所造成的灾难和痛苦。这是我们大家都承认的。从解除殖民主义痛苦和灾难中找共同基础,我们就很容易互相了解和尊重、互相同情和支持,而不是互相疑虑和恐惧、互相排斥和对立……我们的会议应该求同而存异……我们应该承认,在亚非国家中是存在有不同的思想意识和社会制度的,但这并不妨碍我们求同和团结。
              ——周恩来在亚非会议上的讲话(1955年)

              材料二:1971年10月25日第26届联合国大会以76票(其中非洲国家26票,占1/3)赞成、35票反对、17票弃权的压倒多数,通过了阿尔巴尼亚、阿尔及利亚等23国提出的“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组织中的合法权利问题”的提案。毛泽东主席在接见参加第26届联大中国代表团的领导层时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是非洲兄弟把我们抬进去的。我们再不去就脱离群众了!”
              材料三:1974年2月,毛泽东在会见赞比亚总统卡翁达时第一次阐述了三个世界划分的思想,指出:“我看美国、苏联是第一世界。日本、欧洲、加拿大是第二世界。咱们是第三世界。”邓小平在联合国大会第六届特别会议上庄严宣告:“中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也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中国属于第三世界。”
              材料四:2009年11月8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埃及沙姆沙伊赫出席中非合作论坛第四届部长级会议开幕式并讲话。温家宝说:“中非合作论坛创立9年来,发挥着引领和推动中非关系发展的重要作用,日益成为中非加深友谊的桥梁、加强合作的平台……在今后3年,中国政府将采取8项新举措推进中非合作……”
              (1)材料一中的“求同而存异”是在什么背景下提出的?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与会各国的“异”“同”分别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材料二、三,分析新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得以恢复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加强中非合作的重大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
              外交是一个国家政治的延伸。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1960年11月4日,尼克松说:“我明确地表示我反对给共产党中国外交承认。我同样反对共产党中国加入联合国。美国不应该尊敬一个不热爱和平的‘海盗’式国家。”
              ——《纽约每日新闻》
              材料二 以“小球转动大球”而作为“破冰之旅”载入新中国外交史册的“乒乓外交”曾经备受瞩目。对此事件周恩来总理引用《论语·学而第一》中的“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表达中国政府的心情,并开心地说:“现在,门打开了。”
              ——《环球时报》
              材料三

              图一

              图二

              图三

              图四
              图一:胡锦涛发表应对金融危机的演讲
              图二:温家宝出席哥本哈根气候大会并作出郑重承诺
              图三:中国政府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
              图四:上海合作组织反恐会议
              (1)“毒蝎”是美国对新中国的蔑称,这种称呼折射出怎样的时代特征?在这一特定背景下,新中国采取的相应的外交方针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材料一、二指出美国对华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转变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20世纪70年代中国的外交成就,指出“门打开”后“有朋自远方来”的表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材料三反映出新时期中国的外交特点是什么?导致不同时期中国外交地位变化的决定性因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9.

              《印度时报》描写中国60年的反差时用了如下两个词:贱民和全球强国。文章说:中国曾被视为冷战期间被夹在美苏之间,直到1971年才加入联合国,摆脱孤立。“现在,它是一个拥有广泛影响力的全球强国,它购买美国国债,在拉美和非洲抢购自然资源,在重大外交问题上发出更响亮的声音。”对材料的解读正确的是


               [     ]

              A.“冷战期间被夹在美苏之间”→新中国始终得不到美苏的承认
              B.“1971年才加入联合国”→中美关系正常化推动其实现
              C.“现在,它是一个拥有广泛影响力的全球强国”→中国已跻身“超级大国”行列
              D.“在重大外交问题上发出更响亮的声音”→和谐、合作是中国贡献给世界的财富
            • 10. 新中国成立后到20世纪70年代,中国国际地位进一步提高的最主要的标志是
              [     ]

              A.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B.中美、中日邦交正常化      
              C.以五大国地位参加国际会议                   
              D.成为第三世界的突出代表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