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原新华社记者高梁曾回忆道:“我作为代表团先遣小组的成员,亲身经历了这些激动心弦的日日夜夜…在三天之内办理了一切出国手续,赶制了行装…秘书处未再安排为我国举行升旗仪式,而是采取了更换旗帜的做法…秘书处不清楚,我国国旗的位置是按中国(CHINA )的‘C’,还是按中华人民共和国(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的第一个字母‘P’来排列.”据材料判断,此文所反映的外交事件是(  )
              A.毛泽东率领代表团访问第一个宣布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
              B.新中国首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参加重要的国际会议
              C.周恩来率代表团参加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会议
              D.中华人民共和国代表团参加第26届联合国代表大会
            • 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建立一个世界上所有国家都参加的联盟,不管是大国还是小国,一起合作来维持和平,这是威尔逊总统梦寐以求的事。联盟,从来没有取得它的创始人所期望达到的出色成就,……在所有重大危机中,人们不是不听联盟的话,就是根本不理睬它。
              --(美)伯恩斯等著《世界文明史》
              (1)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材料一对国际联盟的评价。
                 材料二  法国主张建立一支由国联调遣的国际部队,英国担心法国将在其中起主导作用,美国也不同意,法国的建议没有实现。……国联正式成立时,会员国只有23个,苏俄和战败国最初都被排斥在国联之外,美国没有加入国联。……国联盟约规定了形成决议所需要的“全体一致”原则。
              (2)针对材料二所反映出的国联的不足,后来的联合国是如何弥补这些不足的?
                 材料三  联合国宪章“是一部美国文献”,虽然在某些方面美国对苏联做出了让步,但实际上美国有“隐蔽”,几乎所有拉美二十多个国家政府一致在重要问题上跟着华盛顿投票,华盛顿利用它的多数席位可使控制票数不足的莫斯科屡次反对却归于无效。
              --摘编自王斯德《世界当代史》
              (3)你如何理解材料三所说的联合国宪章“是一部美国文献”?
                 材料四  1965年,根据第三世界国家的建议,联合国大会将安理会的非常任理事国从原来的6个增加到10个,经济及社会理事会的理事国从1973年起增加到54个。这些增加的名额,大多数给了亚、非、拉国家,这就使得联合国中第三世界反对殖民主义和霸权主义的力量逐渐占据上风。
              --摘编自王春良《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史》
              (4)结合材料四和所学知识,概括指出20世纪60、70年代,联合国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列举20世纪70年代能够体现这种变化的典型事例。
            • 3. 1971年10月在联合国大会表决“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合法权利”的提案时,虽然美国不断游说,但西方阵营的英国、法国、荷兰、比利时、加拿大、意大利、葡萄牙都投了赞成票,美国控制下的拉丁美洲除古巴、智利外,另有7个国家也投票赞成。这说明(  )
              A.西方世界三足鼎立
              B.美国的霸主地位面临多种挑战
              C.两极格局宣告结束
              D.中国结束了被封锁孤立的困境
            • 4. 下图为漫画《梅开三度》,该漫画最能反映
              [     ]


              A.亚太地区成为整个世界的经济政治中心
              B.国际力量对比的变化撼动了两极格局
              C.世界形势总体上趋向缓和
              D.国际关系中地缘政治完全取代意识形态
            • 5. “那些希望从后门接纳伟大的中国人民的人失败了,中国在要求恢复它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时,选择了从前门进来”,这表明
              [     ]

              A.新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将会越来越重要
              B.新中国挫败了美国制造的“两个中国”的阴谋
              C.大国与小国平等磋商国际事务的局面已经实现
              D.一个以互信、互利为宗旨的新型区域组织建立
            • 6. 1971年7月,中美两国同时发表公告,宣布美国总统尼克松将访问中国,以谋求两国关系正常化。尼克松后来回忆说,宣读公告只用了三分钟,“但却成了20世纪最出人意料的外交新闻之一”。这主要是因为
              [     ]

              A.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影响到中美关系的改善
              B.继日本之后,美国改善对华关系,结束了对中国的敌对态度
              C.中美建立正式外交关系,实现两国关系正常化,影响世界格局的调整
              D.不同意识形态的两个大国外交关系的改善,对国际关系产生重大影响
            • 7. 一份美国文件记载:在很机密的基础上,我想请你让你的助理人员起草一份研究材料,对我们在联合国接纳中国问题上将采取什么方针提出建议。我认为,我们没有足够的票数去阻挡。……我们确实需要解决的问题是,我们怎样才能逐步造成一种形势,使我们既能保持对台湾的义务,而又不致遭到接纳赤色中国的人的抨击。这一记载反映的是
              [     ]

              A.在恢复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问题上,美国欲提出“双重代表权”
              B.二战结束时期,美国在联合国常任理事国席位安排上的考虑
              C.中国坚持和平共处的外交原则,得到了发展中国家的广泛支持
              D.在联合国接纳中国的问题上,苏联与美国的外交策略斗争
            • 8. 某同学在网上查资料时发现如下一段诗歌:“我是中国人,我那黄河一样粗犷的声音,不光响在联合国的大厦里,大声发表着中国的议论;也响在奥林匹克的赛场上,大声高喊着‘中国得分’。当掌声把五星红旗送上蓝天,我骄傲,我是中国人!”对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权利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席位是大势所趋
              B.第三世界力量崛起和支持
              C.西方国家完全消除了对华的敌视政策
              D.中国国际地位提高
            • 9. 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2010年2月25日在人民大会堂与应邀来访的赞比亚总统班达举行会谈时说,作为非洲国家的好朋友、好伙伴,中国一贯致力于巩固中非友好、加强中非合作。胡主席这样说的历史依据是
              [     ]

              A.非洲在世界上首先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
              B.中非双方共同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非洲大力支持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D.中非共同签署了《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
            • 10. “这是联合国历史上的转折点,反西方国家(包括共产党国家)在美国威信动摇时第一次击败了美国。”材料中的“转折点”是(  )
              A.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B.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
              C.中日邦交正常化
              D.美国在《朝鲜停战协定》上签字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