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我们亚非国家所需要的是和平和独立,我们并无意于使亚非国家同其他地区的国家对立,我们同样需要同其他地区的国家建立和平合作的关系。”这段话出自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的发言。    (判断对错)
            • 2.

              判断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判断正误,正确的在括号内写“A”,错误的写“B”。

              1.中国唐朝的三省六部制和西方近代的三权分立都实现了权力制约与平衡,在本质上是一致的。

              2.兴中会与同盟会这两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的建立,标志着中国民主革命进入了新阶段。

              3.中共一大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使中国的革命面貌焕然一新,从此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4.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从政权上为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础;1954年确立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则从制度上为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础。

              5. 1954年,中、苏、美、英、法及有关国家外长,在瑞士的日内瓦举行会议。这是中国第一次以世界大国的身份参加的重要国际会议。

               

            • 3.

              周恩来说:“中国的反动分子在外交上一贯是神经衰弱怕帝国主义的。清朝的西太后、北洋政府的袁世凯、国民党的蒋介石,哪个不是跪在地上办外交呢?中国100年来的外交史是一部屈辱的外交史。我们不学他们。”新中国成立之初“我们不学他们”的突出表现是

              A.采取“另起炉灶”的外交方针

              B.采取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C.采取“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的外交方针

              D.采取“求同存异”的外交方针

               

            • 4. “九二共识”的实质是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判断对错)
            • 5. 日内瓦会议和平解决了朝鲜和印度支那问题,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判断对错)
            • 6. 20世纪中叶,在世界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发展的背景下,万隆会议和第一次不结盟运动首脑会议先后召开,两次会议都反对殖民主义,都促进了发展中国家的团结。    (判断对错)
            • 7.

              邓小平早在1984年就提出:“统一后,台湾仍搞它的资本主义,大陆搞社会主义,但必须是一个统一的中国。”该观点着重强调的是

              A.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B.一个中国是解决台湾问题的前提

              C.“一国两制”只适用于台湾

              D.反对美国插手中国内政

               

            • 8. 民主进程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在希波战争期间,雅典的民主制不断深化。公元前461年,通过法案剥夺了贵族会议的参政职能,使得雅典的3个民主机构--公民大会,500人议事会和陪审法庭独立担负起管理国家的责任;公元前457年开始,第三等级的公民也有权担任执政官。公元前443年伯利克里开始担任首席将军,进一步完善民主制。
                                                                                                          --选自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雅典民主制不断深化的表现,结合所学知识举例回答伯利克里担任首席将军时为民主发展所作的贡献。
              材料二  美国学者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美国革命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创造了一个新的、不同类型的国家。”
              (2)结合所学,完成下列表格。
              观点对应的美国政治制度或事件
              它(美国)是废除了君主制度的第一个大国    
                  实行联邦制度
              它以一部重要文件作为国家基本的和永久的法律    
              材料三  著名学者约瑟夫•奈这样评价:“中国的经济增长不仅使发展中国家获益巨大,中国的特殊发展模式包括特殊的民主方式也被一些发达国家称为可效仿的榜样……”有学者也感慨:“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功,恰恰是没有采用西方民主模式才取得的。”
                                                                                                       --摘选自《人民日报》
              (3)根据材料三说明中国“特殊的民主方式”框架(内容)有哪些?从学者的感慨中你可得到什么启示?
            • 9. 历史的形成与演变,决定了国家、民族共同的个性与命运。阅读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历代备边,多在西北,其强弱之势,客主之形,皆适相埒(相等),……今则东南海疆万余里,各国通商传教来往自如,糜集京师及各省腹地,阳托和好之名,阴怀吞噬之计,一国生事,诸国构煽,实为数千年未有之变局。
              --1867年李鸿章《筹议海防折》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数千年未有之变局”的主要含义是什么?李鸿章对“边防”问题的看法有哪些变化?
              材料二  他(李鸿章)过分相信那种“以夷制夷”的老政策,……以为俄国人会为中国介入此事时,迫使日本和平解决。当这一允诺无法兑现时,李又孤注一掷地转向英美寻求调停。……他不懂现代国际政治的实质,……在中国,政体基本上仍处于中世纪式的,政府与人民各行其是。……,这场战争几乎全是李鸿章的北洋水师与淮军在作战。西方观察家就精辟地将这场战争称为李鸿章一人与日本一国的战争……
              --摘自徐中约《中国人的奋斗》
              材料三  (二)……改编为国民革命军,受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之统辖,并待命出动,担任抗日前线之职责。
              --《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节选(三) 帝国所以向美英两国宣战,实亦为……东亚之安定而出此。……自交战以来……战局并未好转,世界大势亦不利于我。加之敌方最近使用残酷之炸弹,频杀无辜,惨害所及,真未可逆料。……此朕所以饬令帝国政府接受联合公告者也。
              --《日本天皇停战诏书》(2)根据材料二、三概括指出甲午中日战争失败和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材料四

              材料五  鸦片战争以来发生的多次战争……那都是王朝战争,屡战屡败……抗日战争使中华民族第一次将自己的命运与世界民主阵营连接在一起,民主阵营胜,中国民主前途存;世界民主阵营败,中国民主前途亡。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此前中国没有发生过如此光明如此幸运的战争结盟。……中国人付出最多,……中国人赢得最多,那是因为中华民族将自己的双重命运--民族与民主的命运抵押了上去,赢得了双重胜利。
              --朱学勤《我们该如何纪念南京大屠杀》(3)对比材料四中的图一和图二,并结合材料五概括指出抗日战争与甲午中日战争的不同。
              (4)20世纪以来,中国人民为了实现民族独立、国家富强和社会进步而不断奋斗。请仿照图3的示例,为图4、5撰写解说词。

              图3五四风雷:1919年的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开端。
              图4卢沟烽火:    
              图5开国大典:    
            • 10.

              有学者说,正是万隆会议的召开,“南南合作成为发展中国家的官方政策”,才促进了新中国与非洲的相互了解和友谊,奠定了中非关系的新格局。对此的正确理解是万隆会议

              A.提高了中国的综合国力

              B.其精神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C.打破了西方对中国的外交孤立

              D.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宗旨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