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20世纪50年代上半期,是中国计划经济体制形成时期。这个时期。由于朝鲜战争的爆发,中国的国家安全受到成胁,而国内落后的工业和众多的人口,使得建立独立工业体系和提高积累率成为促进经济发展的两个重要因素。在这种背景下,强大的政府自然要选择政府主导型的发展模式,而这种要求与中国共产党的社会主义目标相结合,就使中国走上了单一公有制和计划经济道路。---武力《中国计划经济的重新审视与评价》
                  材料二   1960年,中共中央发出《十二条》,肯定了农村集市在活跃农村经济发展方面的作用……1962年中共中央发出《农业六十条》等指示,允许和鼓励社员种自留地和发展家庭副业。……在中国传统计划经济体制覆盖的范围中,农村是计划较薄弱的环节,在一大集体”下存在着自留地、自由市场等“小自由”。……当我国开始启动经济体制市场化进程时。自留地、自由市场等“小自由”必定成为改革的先导。
              -《中国计划经济体制下农村自由市场的历史考察》
                  材料三   陈云指出,“必须考虑到我国人多、地大、各地情况不一样这个事实”,要求中央对地方、地方付工商企业的权力“集中不能过分”……中央不可能包揽全国的事情,所以应当有适当的分权”,“扩大地方的职权是完全必要的’,“有些企业的管理权要下放,对务要下放,利润也要下放”。他的这些主张。得到了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等的肯定,委托他主持制定改进经营管理体制的具体实施方案。他亲自代国务院起草了(关于改进工业管理体制的规定》等三个文件,在全国实施。这些措施的提出和实行,对调动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产生了十分积极的作用。-人民网《陈云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及其卓越贡献》
                  材料四   中国传统计划经济体制是人为构建起来的一种体制。政府是这一体制的构建者,也是计划者,因此,政府是整个体制的主体……一方面,政府必然又是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保护者。政府为了确保自身意志得以实现,必然自觉或不自觉地保护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另一方面,政府必然是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改革者,只有政府的自觉革命,才可能推动这一体制的改革。
              -赵凌云《1949-2008年间中国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产生、演变与转变的内生逻辑》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促成中国计划经济体制形成的因素。
              (2)有人提出以下观点:“正是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中国特色’决定了中国计划经济体制的‘可改革性’,也决定了1979年以来中国改革路径的选择。”运用材料二、三、四。结合所学知识,对这一观点进行论证。(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楚;220字左右)
            • 2. 货币是商品流通的重要媒介,货币的演变折射时代的变迁。
                  材料一  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六国,废除六国旧币,不准以龟贝、珠玉、银锡之类充当货币,并严禁地方和私人铸钱。秦朝的统一货币有两种:黄金为上币,用镒(二十两)作单位;铜质圆钱是下币,用半两作单位,即“半两钱”。
              --白寿彝《中国通史》
                  公元前4世纪左右,罗马开始官铸钱币。原始的铜钱重1罗马磅,其余铜钱则为1磅的倍数或分数。银币最初只是罗马人为了意大利南部的军事和商业需要而铸造的,价值达2个达拉克姆。公元前269年,罗马实行新的货币制度。这种新的货币体系包括银币(第那流斯)和铜币(阿斯),一个银币值10个铜币。--《世界经济史》
              (1)依据上述材料,概括古罗马和秦朝货币的共同之处。
                  材料二   从16世纪开始,美洲的黄金和白银大量通过西班牙流入欧洲,造成货币贬值,物价猛涨。19世纪中后期,以英镑为中心的国际贸易和投资体系覆盖全球,90%的国际支付用英镑支付,以英镑为中心的世界货币体系形成。二战后初期,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规定,成员国有义务实行固定的汇率制,各国的货币与美元的汇率基本固定,美元与黄金的比价固定。美元成为国际支付手段和储备货币。
              (2)阅读材料二,以“货币与时代的演变”为主题,结合所学,对材料二所蕴含的历史信息进行解读。要求:提取信息充分;总结和归纳准确、完整;解释和分析逻辑清晰。
                  材料三  人民币的发展经历了几次调整,其票面图案随着时代的变化呈现出不同的特征。第二套人民币1953年开始印制,1955年3月发行。图14是第二套人民币的部分票券和相关内容介绍。

              (3)概括指出材料三所蕴含的历史信息,并结合时代背景加以阐释。
            • 3.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宋朝时期,城市开始大规模出现,首次出现了主要以商业,而不是以行政为中心的大城市。……店铺、朝廷办事机构与居民住宅错落相间,朝着大街几乎随处可以开设店铺。……商业街取代商业区的市,御街两旁“许市人买卖其间”。--冯天瑜主编《中华文化史》
                  材料二  近代欧洲城市化进程表
              年份万人以上城市比例(占总人口)万人以上城市数量(个)平均城市规模(千人)欧洲总人口
              (百万人)
              15005.61542261.6
              16508.31973174.6
              180010.036434122.7
              --据(英)安格斯•麦迪森《中国经济的长期表现:公元960-2030年》
                   材料三  1949-2009年新中国城市化进程示意图

              --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09》、《中国城市统计年鉴2009》整理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城市的发展有何特点?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欧洲城市化进程加快的原因。同一时期,中国古代城市为什么没能实现转型?
              (3)依据材料三指出新中国城市化三个主要阶段的特点,并依据所学知识分析相关特点的主要原因。
            • 4. 统筹城乡发展是一个国家发展和改革的重要内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中国共产党执政的第一天起,应该说就担负起100多年来受到严重阻碍的工业化重任。但是从1953年我国完成战后的经济恢复,转入大规模经济建设以后,资本(包括人力资本)和资源严重缺乏就开始困扰着中国共产党,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共产党采取了集中有限资本和资源来加快建设重工业和完整工业体系的发展战略。
              --武力《中国共产党对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认识和实践》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共产党采取的“集中有限资本和资源来加快建设重工业和完整工业体系的发展战略”是什么?简要分析提出这一战略的国际因素。
                  材料二 如图所示:1940~1985年苏联国民经济增长状况
              (2)材料二反映了苏联国民经济发展有什么特点?并指出形成上述特点的主要原因。
              材料三  1714年至1820年间,英国有超过600万英亩的土地被圈占。这意味着严重的混乱和苦难。贫穷的农民失去了自己的部分甚至是全部的土地,被迫当租地人或打散工的人,否则,就不得不去城里找工作。虽然圈占土地的过程是令人不安、令人不快的,但就工业革命而言,它履行了两个必不可少的职责--为工厂提供了劳动力,为城市提供了粮食。因此,圈地可看作是英国工业在19世纪居首位的一种先决条件。--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说明英国与改革开放后的中国在处理城乡关系上有何根本性的不同?
              (4)英国、苏联和改革开放后的中国城乡发展的历史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
            • 5. 近代以来,中国人为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付出了艰苦的努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民国初年工业资本分布状况统计图(单位:千元)

              材料二:建国初期重工业在工业总产值中比重变化

              材料三:20世纪90年代重工业在工业总产值中比重变化

                     材料四: 中共十六大将“新型工业化”道路正式概括为  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售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潍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新型工业化道路是特指中国特色的工业化道路,并不是指其他任何一个国家。工业化是由农业经济转向工业经济的一个自然历史过程,存在着一般的规律性;但在不同体制下,在工业化的不同阶段可以有不同的发展道路和模式。
              --整理自百度百科《新型王业化道路》(1)依据材料一、二、三,概括上述三个时期工业结构的特点,并分别简述其原因。
              (2)根据材料四结台所学知识,指出我国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基本特征,并简要分析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有利国际环境。
            • 6. 消费是人类生活的重要内容消费的内容,方式和观念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阅读    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明末清初]朱柏庐《朱子家训》“(松江)嘉、隆以来,豪门贵室,导奢导淫,博带儒冠,长奸长傲,日有奇闻叠出,岁多新事百端……”
              --[明]范濂《云间据目抄》卷二       材料二  “消费社会是指……生产和消费都超出了生存必需和生理需求的范围,消费成为社会生活和生产的主导动力和目标的社会发展阶段,……光荣革命以后,英国经济实现了快速增长,工商业的产出指数从1700年的100增长到1750年的148,农业的产出指数从1700年的100增长到1750年的111.原材料进口增长幅度惊人,出口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呢绒出口稳步发展,其他制造品出口增长迅猛,从82.8万镑锰增到242万镑,所占比重增长很快。……因此,英国总财富和人均财富增长很快,……正如麦金尼斯所言:不仅是中上层人们钱袋里的钱叮铛作响,大多数工匠和劳工也富裕了……在17世纪晚期,伦敦中间阶层在任何时候至少拥有三套套装,以便定时更换,还配有成套的带扣纽扣帽子假发丝带花边和其他饰品……在17世纪末至18世纪中叶英国已经出现了消费社会”
              --李新宽《17世纪末至l8世纪中叶英国诮费社会的出现》       材料三  住在无锡市市区的贺星允老人记录了几十年间全家的每一笔开销,下面是她家几次国庆节的饮食开销情况(单位元)
              1958年1968年1978年1988年1998年2008年
              7.983.63.0715.2290.9268.95
              请同答:
              (l)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比较朱柏庐的主张和范濂记述所反映出的士大夫消费观的差异。分析明朝中后期出现范濂记述那种社会风气的社会背景。
              (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7世纪末到18世纪中叶英国出现“消费社会”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结台所学知识,概括贺星允一家(1978年前后两个阶段)国庆节开销的变化特点分析这种变化趋势形成的原因。
            • 7. 数字背后的历史
              “一切文化首先主要是一种对时间的特别经验,倘若时间的经验不变,那么新的文化也就不可能出现。”数字在带给我们有关时间与历史的感性经验的同时,也昭示了每个时代的文化特质。阅读下列图表,回答问题:
              材料一:白城县岭下•胜利•建政三村阶级结构变动情况表
              年份雇农贫农中农富农其他
              19488319711618272
              1953374355007
              材料二:“一五计划”的基建投资比重分配(%)
              农林水利轻工业重工业运输邮电贸易物储文教卫生城市公用其他
              7.66.5251.6819.237.23.71.1
              材料三:1956年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结构图(%)
              农业比例手工业比例工商业比例
              个体农业3.7个体手工业8.3私营1
              农业合作社96.3手工业合作社91.7公私合营99
              材料四:1978,1997年我国工业总产值中各种经济成分比重表(%)
              年份类别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集体工业城乡个体工业其他经济类型工业
              1978年77.622.4----
              1997年25.538.117.918.5
              (1)根据所学知识,材料一中的“?”应该是哪一阶级?说明理由。
              (2)依据材料二,可知我国一五计划的主要任务是什么?有哪些积极作用?
              (3)依据材料三,可知我国当时在采取什么措施?其实质和结果分别是什么?
              (4)导致材料四我国工业总产值中各种经济成分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其根本原因是什么?
              (5)依据材料,结合所学,谈谈你对上述材料内容的看法?
            • 8. 中国社会主义道路
              建国以来,我国在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问题上,有成功的探索,也出现过重大的失误,最终找到了一条新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49~1957年,我国国民经济状况统计表

              年份
              项目
              194919521957
              工农业产值(亿元)4668101241
              粮(亿吨)1.11.631.95
              钢(万吨)15.8135535
              (1)与1949年相比,1952年我国的经济状况发生了什么变化?试分析出现材料一中1957年经济状况的主要原因和影响。
              材料二:有学者认为,除了调整时期注重市场机制等一些制度创新外,改革开放前我国仅有两种典型的发展战略模式,即“一五”建设模式和“大跃进”模式。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两种模式的主要特征,各有何弊端?
              材料三:1978年与1992年我国国民经济成分比较表
              所有制性质经济成分1978年1992年
              公有制经济全民所有制经济80.0%51.4%
              集体所有制经济19.2%35.0%
              私有经济城乡个体经济07.8%
              私营经济、合资、外商独资0 5.8%
              (3)依据上表资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及其主要原因。
            • 9. 文明的演进从历史来讲,现代化的涵义是指政治上的民主化,经济上的工业化,社会生活上的城市化,思想领域的自由化,文化上的人性化等。在此引领下,也促进了人类文明的演进,某校的学生社团组织同学对此进行了讨论后作了如下专题的阐述。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主题一   中国古代的青铜文明
              某博物馆收藏有西周中期的青铜器“卫盉”,器内铭文记载: “裘卫用玉璋与贵族矩伯换取了80朋(货币单位)的土地。这个换取手续征得了五个贵族的同意,并在相关部门的监督下完成。通过这样的途径,裘卫聚敛了大量财富。裘卫家族的第三代,随葬物品享用‘五鼎八簋’.按西周礼制:天子九鼎八簋,诸侯七鼎六簋,大夫五鼎四簋。
              主题二   西方社会的法治文明
              《拿破仑法典》现藏于某博物馆,以下为其中的摘录:
              第8条   所有法国人都享有民事权利。
              第544条 所有权是对于物有绝对无限制地使用、收益及处分的权利,但法令所禁止的使用不在此限。
              第545条 任何人不得被强制出让其所有权;但因公用,且受公正并事前的补偿时,不在此限。
              主题三   现代经济的两种模式
              某同学建立个人历史博物馆,收集有如下两张图片:

              主题四   中国现代的政治文明
              某博物馆陈列有新中国国徽设计的两种方案。方案①是以玉壁为主体,图案中有国家名称、红色五星、金色齿轮、金色嘉禾等要素。方案②是改进后的图样,保留了红色五星、金色齿轮、金色嘉禾等要素,加入了天安门图案。

              (1)依据主题一的材料,完成下列表格。
              信息内容信息分析
              土地交换在监督下完成
              土地与玉璋以朋为单位进行交换可以说明西周社会商品经济有所发展,但水平不高
              可以说明西周中期已经出现僭越礼制的现象
              青铜器的铭文
              青铜器的铸造工艺
              (2)概括主题二中条款的原则,并指出该文件的思想来源。
              (3)主题三两幅图片反映的经济模式有何不同目的?其共同手段是什么?
              (4)结合20世纪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谈谈你对主题四方案②加入天安门图案的理解。
            • 10.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西方学者比较中世纪的中国和西方的城市认为:中国城市处于朝廷行政官僚的控制之下,城市在司法审判上表现出随意性。相比之下,欧洲的城市则更为自治和独立。大多数城市都有宪章和民法法典保护公民的法律权利。欧洲城市中的商业影响也要强大得多。而中国城市工商业中,国家起了主导作用,诸如国家制铁厂和皇家陶瓷厂(官窑),食盐贸易的许可证制度等等。
              --A.麦迪森《中国经济的长期表现》
              (1)依据材料一,说明哪些因素阻碍了中国古代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
              材料二  许多人“对苏俄表示同情之美感,有的甚至替它大事鼓吹,以为苏俄成功之秘诀,在于它的社会经济制度,因为这个制度是有计划的,有组织的。”--据《东方杂志》(1933年) “在内外层层叠叠的高压状态底下的中国”,最急需的是“整个地实行社会主义的统制经济(计划经济)和集体生产”。                        
               --据《申报月报》(1933年)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国际和国内两方面分析20世纪30年代计划经济思潮在中国兴起的原因。
              材料三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实现工业化仍然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艰巨的历史性任务。信息化是我国加快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
              --江泽民《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建国初期相比我国工业化道路在发展重点上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变化的主要原因。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