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近代中国城市人口总数及城市化率
              年份全国总人数(万)城市人口数(万)城市化率(%)
              18404128127686.7
              18434172428256.6
              18933367127698.2
              19014264541739.8
              192044715474210.6
              193146884510610.9
              193646962528111.2
              194954167576510.6
              --摘编自李蓓蓓等《中国近代城市化率及城市化分期》
                  材料二:直到1895年为止,上海几乎仍旧是个纯粹经商的城市,因此人口从未超过50万,
              ……尽管1843年至1895年间由于外国人创办的经商机构的结果,人口增加了一倍,但是
              如果跟1895年以后伴随着市内现代工业发展而造成的人口激增相比,那么早期的增长就
              显得微不足道了。--美•墨菲《现代中国的钥匙》
                  材料三:围绕工业化建设生产型城市阶段城市化水平(%)
              年份城市化率年份城市化率年份城市化率
              194910.6195918.4196917.5
              195011.2196019.7197017.4
              195111.8196119.3197117.3
              195212.5196217.3197217.1
              195313.3196316.8197317.2
              195413.7196418.4197417.2
              195513.5196518.0197517.3
              195614.6196617.9197617.4
              195715.4196717.7197717.6
              195816.2196817.6197817.9
              (1)据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回答近代中国城市化率的发展趋势。并分析1840-1893年我国城市化的特点及影响因素。
              (2)据材料三和所学,分析1949-1958年我国城市化的基本特征及相应原因。请指出导致1958-1978年城市化发展缓慢的因素。
            • 2. 建国后,陈云曾说:“现在有些资本家有这样的想法:政府搞重工业,他们搞轻工业,政府搞原料工业,他们搞制造工业,包袱都要你背,他们赚钱.我们当然不能这么办.”为此,人民政府(  )
              A.实施国家资本主义政策
              B.强调经济建设要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
              C.没收官僚资本主义企业
              D.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作为当务之急
            • 3. 针对1962年以来农村地区出现包产到户的新情况,邓小平表示:“生产关系究竟以什么形式为最好,恐怕要采取这样一种态度,就是哪种形式在哪个地方能够比较容易比较快地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就采取哪种形式;群众愿意采取哪种形式,就应该采取哪种形式,不合法的使它合法起来.”这说明当时中国农村(  )
              A.地方自主权明显扩大
              B.摆脱“左”倾错误的束缚
              C.经济政策有所调整
              D.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4. 1958年4月,中共中央和国务院规定:在工业品价格方面,除棉纱、棉布、呢绒、食盐、食糖、煤炭、石油等7种商品外,其他一切工业品现在所定的市场价格,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认为不恰当的,都有权加以调整.这一规定有利于(  )
              A.实现市场资源优化配置
              B.改变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
              C.调动地方政府的积极性
              D.减少国内工业产品价格的波动
            • 5. 1962年7月,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引发的《农村生产资金座谈会纪要》中明确指示:“信用社应当恢复1957年以前的管理体制,即信用社应当是一个独立核算的单位,资金独立,自负盈亏,公社不得挪用或者支配信用社的资金.”这一措施(  )
              A.使大跃进以来的错误得到有效纠正
              B.加速了人民公社体制的解体
              C.有利于国家权力与农民利益的协调
              D.扩大了农村信用社资金来源
            • 6. 我国隋唐时就已发展起来的集市贸易,在建国后一度销声匿迹。但在1962年到1965年。城镇中重现集市贸易,农民重新有了自留地,不少农村甚至开始了包产到户。这一现象说明(  )
              A.农村的生产关系发生了根本性变革
              B.农村中的经济体制改革初见成效
              C.农村中的“左”倾错误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纠
              D.对国民经济的调整任务基本完成
            • 7. 毛泽东在谈到一份党代会的政治报告时说:“报告里边有这几个大题目,都可以讲。但是重点是两个,一个是社会主义改造,一个是经济建设。这两个重点中主要还是在建设,这个报告的主要部分,三万字有三分之一是讲建设。”。可见,这次会议最主要议题是(  )
              A.总结社会主义改造的经验
              B.探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C.制定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D.作出人民公社化的决定
            • 8. 在中共“八大”上,陈云指出“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的情况将是这样:在工商业经营方面:国家经营和集体经营是主体,个体经营是国家经营和集体经营的补充。生产计划方面:全国工农业的主要部分是按计划生产,部分产品是按照市场变化而在国家计划许可范围内自由生产”。这表明一些共产党人(  )
              A.主张彻底变革计划经济发展模式
              B.决定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路
              C.已经意识到经济体制需要改革
              D.初步进行了经济体制改革的尝试
            • 9. 新中国成立后,相当长时间里政府推行的是“积极推进工业化,相对抵制城市化”方针。一度还确立了“将消费型城市转变为生产型城市”的方针。对城市化的这种抑制在1960年发 展到完全的反城市化,确定当时的重要政策是减少城镇人口。在1949-1979年间,城市化率年均增长只有0.28个百分点。1949~1979年间中国城市化进程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是(  )
              A.新中国成立初期,经济崩溃,生产力水平低
              B.1959~1961年经济困难,城镇居民粮食供应困难
              C.“文化大革命”十年浩劫,阻碍了城市化进程
              D.计划经济体制的阻碍
            • 10. 1964年6月,毛译东说:“要搞三线工业基地的建设,一、二线也要搞点军事工业。各省都要有军事工业,要自己造步枪、冲锋枪、轻重机枪、迫击炮、子弹、炸药。有了这些东西,就放心了。攀枝花搞不起来。我睡不着觉。你们不搞攀枝花,我骑毛驴去那里开会。没有钱,拿我稿费去搞。”这反映出(  )
              A.中央决心推动西部地以经济发展
              B.“联美制苏”的战略考虑
              C.国民经济建设市点立足于战备
              D.解决建设中经济结构方而的矛盾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