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以下是新中国不同时期的口号,按其反映的时代特征排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三面红旗  ②造反有理  ③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④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A.①②③④
              B.②③①④
              C.③①②④
              D.④②③①
            • 2. 20世纪50年代,江浙地区农村某次变革中出现:“地主哭死,中农气死,贫雇农争死,干部走死,工作队讲死”的现象。这一现象(  )
              A.反映了农业合作化实施时的场景
              B.体现了人们对这次变革广泛不满
              C.折射出小农私有观念的落后狭隘
              D.造成了农村生产力水平急剧下降
            • 3. 据统计,在从1961年1月开始的两年半中,全国职工精减与录用相抵共减少了1887万人,城镇人口减少了2600万人,吃商品粮人数减少了2800万人。其主要目的是(  )
              A.改善城乡关系争取财政经济的好转
              B.推进人民公社化运动发展农业生产
              C.调整经济结构促进产业的升级换代
              D.实行工业反哺农业以促进农业发展
            • 4. 如图展示了新中国不同时期在农村使用的票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都反映了党和国家的农业政策                
              ②都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③都适应了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              
              ④都与计划经济体制有关。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 5. 据《票证旧事》记载,复旦大学研究生王春瑜决定当年结婚的因素之一是因为婚后才有副食品供应证, 凭此每周才能买到几块豆腐干、半斤豆芽之类。对这一现象解读正确的是(  )
              A.国民经济调整的任务已经基本完成
              B.计划经济体制下仍然存在商品交易
              C.节俭与奉献成为当时社会风尚的主流
              D.“文革”动乱导致日用生活品严重匮乏
            • 6. 1957年陈云说:“建设规模大小必须和国家财力物力相适应。适应和不适应,这是经济稳定或不稳定的界限……当然如果保守了,妨碍了建设应有的速度也不好,但是,纠正保守比纠正冒进要容易些。”围绕这一观点,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体现平衡稳定的经济建设方针
              B.直接导致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C.严重损害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积极性
              D.在以后的实践中得到了很好的贯彻
            • 7. 阅读“1956-1966年中国经济发展对比表”(以1956年为基数):
              分类
              年份
              工农业总产值国家财政收入国民收入总额工业固定资产农业总产值粮食产量棉花产量
              1956年100%100%100%100%100%100%100%
              1966年约200%194.4%近180%300%124%111%161.7%
              结合所学知识,对该表相关信息的解读,正确的是(  )
              A.我国社会主义建没道路已经走向成熟
              B.周恩来、邓小平在经济领域进行了有效地调整和整顿
              C.社会主义建设虽有曲折,但成就仍是主流
              D.国际国内建设环境已经得到全面改善
            • 8. 1958年1月,毛泽东尖锐批评了1956年6月《人民日报》发表的《要反对保守主义,也要反对急躁情绪》的社论,说:“这篇社论……实际重点是反冒进的。”这说明(  )
              A.毛泽东希望加快经济建设步伐
              B.阶级斗争成为国内主要矛盾
              C.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全面展开
              D.中国紧跟苏联建设步伐
            • 9. 据统计,自1961-1963年,全国职工减少了1887万人,城镇人口减少了2600万人,吃商品粮人数减少了2800万人。这一时期国家精简城镇人口的主要目的是(  )
              A.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
              B.开展“大跃进”运动
              C.应对严重的经济困难
              D.推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 10. 如表是1957-1960年我国工农业总产值构成比例表。对表中所示数据解读正确的是(  )
              年份占工农业总产值%
              农业总产值轻工业总产值重工业总产值
              195743.331.225.5
              195834.330.535.2
              195925.131.143.8
              196021.826.152.1
              ①“一五计划”提前完成             
              ②经济建设“左”倾错误严重
              ③工农业生产比例失调               
              ④“八大”主要任务基本完成。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