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1960年冬,面对严重的经济困难,党中央提出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经济方针。该方针的提出说明(  )
              A.国民经济形势开始迅速好转
              B.对“左”倾错误开始局部纠正
              C.国家开始干预国民经济发展
              D.中国开始摆脱照搬苏联模式
            • 2. 如图是1953~1985年农业总产值增长表,表中农业总产值增长高峰出现的背景是(  )
              A.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整
              B.大力发展乡镇企业
              C.进行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D.建立市场经济体制
            • 3. 在1962年9月通过的《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中明确规定:自留地一般占生产队耕地面积的百分之五到七,长期不变;鼓励社员饲养家畜家禽;进行家庭手工业生产及副业生产;房前屋后的果树竹木,永远归社员所有。由此可以看出(  )
              A.根本否定人民公社化运动
              B.党中央对农村政策作适当调整
              C.恢复发展自然经济
              D.在农村开始推行经济体制改革
            • 4. 经过1961-1965年的努力,工农业生产有了恢复和发展,这是因为(  )
              A.周恩来着手恢复国民经济
              B.一五计划的实施
              C.“ 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的实施
              D.邓小平的全面整顿
            • 5.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中央提出了“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新“八字方针”,这是全国工作着力点转移后实现现代化的第一个大战役。对比1960年“八字方针”,两者提出的相似背景是(  )
              A.“左”倾错误发展到“以阶级斗争为纲”
              B.自然灾害导致出现严重的经济困难
              C.国民经济各部门比例严重失调
              D.“左”倾错误得到有效抑制
            • 6. 下表是1956-1964年我国工业与农业的发展趋势示意图。根据该表,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1960年工业出现峰值是因为“一五计划”的实施
              B.自然灾害是导致农业产值大幅度下降的主要原因
              C.优先发展农业使1961年后农业产值增加
              D.“八字方针”实施使工农业比例趋于平衡
            • 7. 如图是新中国成立后国民经济的发展状况,其中出现C到D点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一五计划的实施
              B.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C.国民经济的调整
              D.“大跃进”运动的展开
            • 8. 据统计,1949~1960年中国重工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由26.4%迅速上升至66.6%,1961~1966这一比值降至51%.这一比重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
              A.“八字方针”的实施
              B.文革的破坏
              C.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推行
              D.自然灾害的发生
            • 9. 人口的变化跟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政策、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密切相关。如图是1950-1990年中国城镇人口变化趋势图。其中影响图中C点到D点城镇人口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调整、巩周、充实、提高”八字方针的贯彻
              B.“文化大革命”大动乱的影响
              C.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影响
              D.改革开放的影响
            • 10. 下表为某一年我国国民经济状况表,“某一年”最有可能是(  )
              农业工业
              总产量总产量
              原计划比上年增长8.5%3216亿斤2200万担比上年增长5.7%670万吨2亿吨
              实际完成比上年增长11%3400亿斤2400万担比上年增长8.5%720万吨2.17亿吨
              A.1948年
              B.1957年
              C.1962年
              D.1977年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