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文革”后期,号召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调动大批城市学生到农村插队落户,接受农民教育;2000年以来政府开办各种技能培训,对进城农民工做职前培训。这反映了( )

              A.党和政府掌握了经济发展规律
              B.农村和城市对技能劳动力的需求
              C.发挥政府功能干预人口流动
              D.中国城市化进程保持递进态势
            • 2.

              新中国成立后,相当长时间里政府推行“相对抵制城市化”方针。1960年发展到完全反城市化,确定当时重要政策是减少城镇人口。在1949—1979年间,城市化率年均增长只有0.28个百分点,此间中国城市化进程缓慢的主要原因是( )

              A.新中国成立初期,经济崩溃,生产力水平低
              B.1959 ~1961年经济困难,城镇居民粮食供应困难
              C.“文化大革命”十年浩劫,阻碍了城市化进程
              D.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对经济建设的干预
            • 3.

              1960年至1964年,我国大量城镇人口重新返回农村,以充实农业生产第一线,净减少城市人口3788万;1968年至1977年,2 000多万城镇知识青年和干部“上山下乡”。这两次“逆城市化”

              A.都推动了农业建设现代化
              B.都旨在平衡国民经济比例
              C.都造成了文化与人才断层
              D.都是政府组织动员的产物
            • 4. 1955年,在中共中央召开的两次会议上都对主张稳步发展农业合作化的邓子恢进行了批评。指责他“像一个小脚女人,东摇西摆地在那里走路”,犯了“右倾机会主义”错误,“老是站在资产阶级、富农或者具有资本主义自发倾向的富裕中农的立场上替较少的人打主意”。这种批评反映了当时(  )
              A.党和国家对建成人民公社的迫切愿望
              B.农业合作化运动中“左倾”错误的发展
              C.党中央对农业合作化运动速度的不满
              D.农民经济生活已纳入了国家计划体制
            • 5. 1955年,毛泽东在党的七届六中全会上特别指明.要使“小生产也绝种”.为达此目的.对小农经济予以种种打击和限制,甚至上升到阶级斗争的离度.这反映出当时经济建设(  )
              A.不符合中国时代发展要求
              B.出现了“左”倾急躁情绪
              C.对农民利益没有予以考虑
              D.造成了国民经济比例失调
            • 6.

              1967-1974年中国对外经济关系的特点之一是对外援助数额庞大。经济援助、政治援助和军事援助等合计为1950-1967年的3倍多,1967-1970年,年均对外援助额高达20亿元左右,1971-1974年,除1971年不算太高外,其他几年对外援助实际交付量占国家财政支出的比重均超过6%。这一时期中国对外援助(   )

              A.刺激了国内经济的快速发展
              B.与中国工农业发展水平不相符
              C.建立了中日中美邦交关系
              D.壮大了社会主义阵营
            • 7.

              下面是我国1950-1985年城镇人口变化折线图。其中城镇人口缓慢增长的时期是

              A.—五计划时期
              B.“大跃进”运动时期
              C.改革开放时期
              D.“文化大革命”时期
            • 8.

              “在长长的革命混乱的年代里,可以得到的生活原料一点点减少……情况同饥荒不同,大米还有供应,但是想达到饮食均衡的标准已经是不可能……研究如何使用肉票的最佳方案,成为家里每天谈话的主要话题,一谈就是几个小时”一位嫁给中国人的美国妇女曾对某一时期的景象做了如此描述。这一时期最有可能是(   )

              A.新中国成立初期
              B.“三年困难时期”
              C.1962—1965年经济恢复调整期
              D.“文化大革命”时期
            • 9.

              1976年中国进出口表:(单位:十亿美元)

              地区

              向…出口

              从…进口

              收支差额

              香港

              1.59

              0.03

              +1.56

              发展中国家

              1.69

              0.77

              +0.92

              日本

              1.31

              1.75

              -0.44

              西欧

              0.98

              1.69

              -0.71

              美国

              0.20

              0.15

              +0.05

              苏联

              0.18

              0.24

              -0.06

              东欧

              0.44

              0.55

              -0.11

              全世界

              7.25

              6.00

              +1.25

              对此表格解读不正确的是(   )

              A.对香港的出口以粮食等生活必需品为主
              B.从日本、西欧进口主要以现代机械和工业材料为主
              C.与美国贸易量较低受当时中美关系停滞的影响
              D.此时中国在国际贸易中处于优势地位
            • 10. 下面材料节选自顾准1959年的日记,反映了当时(  )
              A.对“人民公社化”运动有了客观认识
              B.“大跃进”取得了重大进展
              C.“左”倾思想影响依然比较严重
              D.自然灾害是经济困难的主要原因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