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我国从20世纪50年代的“一五”计划开始大力发展农业机械制造业,60年代开始试制国产化肥厂的成套设备,“文革”时期也从欧洲、日本进口了一批包括化肥生产在内的成套设备。据统计,至1978年我国农业机械耕作面积、化肥使用量明显提高。这一现象反映出新中国前30年

              A.农业技术过分依赖于国外
              B.国民经济比例失调较严重
              C.农村承包责任制成效显著
              D.关注农业建设并取得成绩
            •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大规模的城市化始于18世纪中叶的工业革命。从1760年工业革命开始到1851年,英国花了90年时间,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城市人口超过总人口50%的国家,基本上实现城市化。而当时,世界城市人口只占总人口比例的6.5%。1863年,伦敦开通了世界上第一条地铁,便捷快速的立体交通网络和现代化的金融服务、优良的港口区位优势,使得伦敦这个19世纪末的欧洲贸易中心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最大的经济中心城市。到1921年,英国城市化水平已达77.2%。

              ——摘编自马先标等《世界城市化历程回顾》

               材料二

              ——引自许抄军等《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影响因素》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概括推动英国实现城市化的主要因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新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任意选取三个阶段进行解读。

            • 3.

              下表县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中期国民生产总值、物价指数等

              年份

              国民生产总值

              人均国民生产总值

              物价指数

              1978年

              3645.2亿元

              381.00元

              100

              1980年

              4545.6亿元

              463.00元

              107.2

              1985年

              9016.0亿元

              858.00元

              123.2

              上表说明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中期

              A.严重的经济匮乏初步缓解
              B.经济增长为物价上升抵消
              C.人民基本实现了共同富裕
              D.改革现有的体制任务紧迫
            • 4. 1977年4月10日,邓小平致信中共中央:“我们必须世世代代用准确的完整的毛泽东思想来指导我们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把党和社会主义事业,……胜利地推向前进。”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该论点提出的主要目的是(  )
              A.恢复“双百”方针
              B.抵制“左”倾错误
              C.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
              D.全面整顿国民经济
            • 5. 新加坡《民报》评价说:“中国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从天外飞来的音波,不但震荡了举世的人心,也使美、苏两国闻之相顾失色。”我国取得这一成就主要背景是(  )
              A.存在20多年的人民公社体制被废
              B.珠海和深圳已成为最早的经济特区
              C.新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D.“文革”造成了国家经济水平倒退
            • 6.

              从1957年到1978年,尽管粮食产量和单位面积产量都有了增长,但1978年全国人均占有粮食大体上还只相当于1957年的水平,全国农业人口平均全年收入只有70多元,平均每个生产大队的集体积累不到1万元,有的地方甚至不能维持简单的再生产。这主要是因为

              A.农民生产积极性受压制
              B.人口快速增长阻碍了农业发展
              C.农业生产力呈倒退之势
              D.土地公有制不适用于现代农业
            • 7.

              下图所示白色柱状、黑色柱状之比例主要用于说明新中国成立后我国

              A.轻工业与重工业之比
              B.内地工业与沿海工业之比
              C.私有制与公有制之比
              D.农村人口与城镇人口之比
            • 8.

              下面是1976年与1966年相比各种生产资料年产量增长率统计表,由此表信息可以推知()

              项目

              原煤

              原油

              发电量

              棉布

              粮食

              增长率

              33.5%

              91.7%

              499%

              146%

              20.9%

              33.8%

              A.“文革”中生产资料仍有增长
              B.国家仍然重点扶持军事工业
              C.“文革”没有影响经济的发展
              D.工业的发展比例出现了失调
            • 9.

              流行词语往往反映了时代的变迁。下列流行语与时代对应不正确的是

              A.义务教育、希望工程----新中国成立初期
              B.放卫星、赶英超美----大跃进时期
              C.上山下乡、样板戏----“文革时期”
              D.经济特区、互联网----改革开放时期
            • 10.

              阅读下表: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变动表。影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变动的主要因素是

              年份

              城乡比(以农村为1)

              1957

              3.48:1

              1979

              2.50:1

              1984

              1.71:1

              1990

              2.02:1

              1994

              2.60:1

              A.身份户口和户籍管理
              B.粮食收购价格和农资价格
              C.国家经济体制和经济政策
              D.城乡居民社会流动程度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