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2016春•西城区校级期末)人类在发展经济的历程中,曾经面临过很多问题。回答以下问题:
              (1)19世纪英国作家司各特说:在蒸汽机出现之前,纺织厂建筑在水边,建在偏僻的乡村里。那时,雇主和工人之间还保持着私人的联系,雇主必须关注工人的生活,包括吃什么,住在哪里,等等。在蒸汽机出现以后,工厂搬到了城市,这时的工人在雇主的眼睛里就只是工具了,雇主在这个星期找500个人干活,付给他们一个星期的工资,下个星期又找500个人,把前面这500个人就丢掉了,好像是丢掉500个旧梭子一样。
              根据材料,简要概括在蒸汽机使用后,英国的经济和工人生活状况所发生的变化。
              (2)20世纪30年代的苏联经济被形容为“跛脚巨人”。观察如图图片并结合所学,说说“巨人”是指什么意思?“跛脚”是指苏联经济中存在什么弊端?
              (3)19世纪的英国面临的劳资关系问题,在其他西方国家也遭遇过。20世纪的苏联面临的经济体制问题,在中国也遭遇过。简要说说其他西方国家和中国是怎样解决的。
            •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FT中文网是英国 《金融时报》 唯一的非英语网站,在2016年的5月5日把 “Pax Americana”翻译成了“美国治下的和平”。其实更多的时候是翻译成“美国治世”,意思是在美国的管理下达成的世界和平,这个词一般指二战以来持续到20世纪的90年代。……在“美国治世”之前则是18-19世纪形成的“英国治世”(Pax Britannica).……20世纪的七八十年代以后,随着“中国制造”进入世界,“中国治世”(Pax Sinica)成为了一个新名词。
              (1)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英国治世”的具体表现,并从经济的角度分析“英国治世”形成的背景。
              (2)有学者认为,“美国治世”在20世纪六七十年开始就受到挑战,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观点的合理性。
              (3)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 “中国治世”这个新名词出现的原因。
            • 3. (2015春•滨州期末)1979年3月,中央电视台播出了建台以来的第一条商业广告--国产幸福可乐;同时美国也宣布可口可乐将重返中国大陆市场。以下对材料理解最正确的是(  )
              A.中国经济与世界接轨
              B.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
              C.民族工业因此受到冲击
              D.我国对外开放开始起步
            • 4. 小说《平凡的世界》中有这么一段描述:1978年初,双水村大队第一生产队在队长孙少安主持下,制定了一份“农业作业组生产合同”,准备实行包产到组的农业生产责任制,但此时合同被村支书看到后,大叫“走资本主义道路”,迅速反映到公社,后又交由县委讨论,最后由地区革委会主任下达指示:坚决制止!以下观点中有可能正确的是(  )
              ①小说是经过艺术性加工的,带有作者的主观意图,故此段描写有可能是虚构史实
              ②中央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尚未进行,农民不可能有这样的独创性
              ③虽然十一届三中全会已经召开,但“左”倾思想依然深深地影响着人们
              ④“文革”结束后,人们的思想已经在逐渐地解放。
              A.①②③④
              B.①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 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面是陈一然主编《亲历共和国60年:历史进程中的重大事件与决策》(2009年人民出版社出版)中“20世纪70年代历史”的目录摘编:
              第二部分
              7 我所知道的“文革”发动的内情
              8 回忆我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的经过
              9 1977:570万青年是怎样走进考场的
              10 我所亲历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11 中美建交亲历记
              12 回顾安徽的农村改革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该目录提出一条修改建议,并说明修改理由。(所提修改建议及理由需观点正确,符合历史事实)
            • 6. 中共某会议公报:“我们在明年把工作中心转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并取得应有的成就,将是对建国三十周年的最好献礼。”此次会议是中共(  )
              A.七大
              B.八大二次会议
              C.十一届三中全会
              D.十二大
            • 7. 1979年4月,广东方面希望扩大自主权,在毗邻港澳的地方举办出口加工区。有的领导对 此提出建议:“那得在边界拉起7000公里的铁丝网,把广东与相邻的几省隔离开来,以防止 国门打开时资本主义的东西会洪水猛兽般涌进来。”这反映出当时(  )
              A.国际局势十分紧张
              B.改革面临较大风险
              C.城市体制改革展开
              D.思想禁锢亟待打破
            • 8. 2013年11月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会议做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1978年以来,中国共产党的历次三中全会做出了许多重大的决策。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某次三中全会内容的是(  )
              A.作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B.通过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若干问题的决定
              C.通过《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D.指出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
            • 9. 学者刘迎秋在《我国从大国走向强国的战略思路》中写道:“当前,中国经济发展已经站在了一个新的起点上,我国年度国民经济活动总量已经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这主要得益于(  )
              A.1978年改革开放的决策
              B.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
              C.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确立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中国的建立
            • 10. 某历史兴趣小组对“民”进行了深入研究,对“民”有了更新更深的认识,阅读相关材料回答问题。
              问题一 民主启蒙
                  材料一 16至17世的中国,新的经济形态还十分微弱、脆嫩,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先天不足,是有一种时代性的缺陷……黄宗羲、唐甄们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而只能用扩大相权、限制君权、提倡学校议政等办法来修补封建专制制度。孟德斯鸠、卢梭们则拿出了“三权分立”、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这样的资产阶级国家蓝图。
              --张岱年、方克立编《中国文化概论》
              问题二 民动(社会阶层的流动)
                  材料二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阶层结构发生深刻变化,农业劳动者数量在大量减少,农民大量向其他阶层流动和转移,也意味着有更多的人开始向上流动,这为社会中间阶层的发展和壮大提供了重要条件,社会中间层是指几个具有相近或相似特征特别是收入处于中等或接近中等以上水平的阶层的合称,一部分是中小私营企业主、富裕个体工商户;另一部分主要包括专业技术人员、经理人员、行政与管理人员等,他们不但在收入上处于中等及中等以上平,而且接过良好教育拥有较好社会声望。
              --《中国社会阶级阶层结构变迁60年》
              问题三 民观
                  材料三 近代以来,随着西方民主思想逐渐传入中国,“民”的含义开始发生变化。首次给“民”注入现代意义的是梁启超。1899年,他对“国民”的含义作了解释:“国者,积民而成,含民之外,则无有国。以一国之民,治一国之事,定一国之法,谋一国之利,捍一国之患。”后来他又指出:“国者,民之国也。”国民应该能“治一国之事”,“享一国之权”,具有“权利”、“责任”、“自由”、“平等”、“独立”等几方面的基本素质。
              --据《论晚清至五四现代个人观念的发生》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外启思想的异同。
              (2)据材料二指出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社会阶层流动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3)据材料三并结合时代背景,从背景、内涵、影响三个方面评述梁启超的“国民”观。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