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1988年底,山东临沂九曲乡农民褚延泽承包的72亩田喜获丰收,被授予“全国售粮大户”的荣誉称号,他高高兴兴地贴出一副春联:“吃陈粮烧陈柴承包政策好,迎新春迈大步科技威力大。”横批是“展翅高飞”。这幅对联本质上反映了
              [     ]

              A.“人民公社化”运动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B.生产关系的变革适应了生产力的发展
              C.农业合作化运动给农民带来了新的希望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建立起来
            • 2. 下图是《农民眼中的农村改革三十年——基于安徽省16市农村千人问卷调查》的一份结果。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

              [     ]

              A.受外来因素的影响
              B.生活水平的提高
              C.商品经济意识的增强
              D.生活习惯的变化
            • 3. 下图是我国某地城乡居民年人均收入表,图中的城乡差距最小年的出现是因为

              [     ]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建立
              B.实行从沿海到内地的开放格局的确立
              C.农村改革已全面展开,城市改革刚刚起步
              D.对国有企业进行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 4. “采取了统一经营与分散经营相结合的原则,使集体的优越性和个人的积极性同时得到发挥。”与之相关的重大历史事件是
              [     ]

              A、1950年的土地改革
              B、国有企业改革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5. 在探讨“中国计划经济的形成和变革”问题时,某同学发现在20世纪30年代中国兴起了一股计划经济思潮,并摘录了以下材料。请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在下列问题的指引下,进行深入探究。
              材料 许多人“对苏俄表示同情之美感,有的甚至替它大事鼓吹,以为苏俄成功之秘诀,在于它的社会经济制度,因为这个制度是有计划的,有组织的”。
              ——据《东方杂志》(1933年)

              “在内外层层叠叠的高压状态底下的中国”,最急需的是“整个地实行社会主义的统制经济(计划经济)和集体生产”。
              ——据《申报月刊》(1933年)

              “左倾的也好,右倾的也好,大家都承认放任经济的末日到了。”
              ——据《独立评论》(1934年)

              (1)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范围内兴起了经济调整之风。概括指出20世纪70年代西方发达国家经济政策进行了怎样的调整;简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表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通过上述探究学习,你获得什么历史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 当代美国经济学家西奥多·舒尔茨认为:“小农的经济行为,绝非西方社会一般人心目中那样懒惰、愚昧,或没有理性。事实上,他是一个在传统农业的范畴内,有进取精神并对资源能作最适度运用的人”。按照其观点,可能是对下列哪一历史事件作相对较高的评价

              A.苏联的农业集体化运动
              B.苏联赫鲁晓夫的农业改革
              C.1953——1956年中国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D.中国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7. 下列关于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农产品全部由农民自行处理
              B.改变了以往分配中的平均主义
              C.以土地公有制为基础
              D.有利于农村经济向专业化、商品化发展
            • 8.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农村改革的主要发展方向是
              ①专业化②商品化③集体化④社会化
              [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 9. 德国两位经济学家说:“在20世纪最后二三十年里,我们目睹了中国在赶超中给人印象最深的进步要归功于中国人的机敏和勤劳,但也应归功于中国再次向外部世界开放了她的经济。中国经济体制中的这些基本变化将使发展新的可依赖的制度变得必要。”这里的“基本变化”不包括
              [     ]

              A.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
              B.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
              C.现代化股份制企业制度的建立
              D.社会主义商品市场体系基本建立
            • 10. 下图是我国某地城乡居民年人均收入表,图中的城乡差距最小年的出现是因为

              一城市居民家庭年人均收入……农村居民家庭年人均收入

              [     ]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建立
              B.从沿海到内地的开放格局的确立
              C.农村改革已全面展开,城市改革刚刚起步
              D.对国有企业进行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