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四川省广汉市向阳人民公社在二十年间农民人均分配仅仅增长了6元钱,1980年该地区撤销公社,成立了向阳乡人民政府。1997年,向阳乡农民人均收入达到了2677元。这一变化出现的主要原因在于(  )
              A.高新科技应用于农业生产
              B.土地私有调动了人民的热情
              C.向阳乡政府大力对外引资
              D.农业生产组织形式发生变化
            • 2. 1978年后,中国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取得突破性进展是在(  )
              A.城市
              B.农村
              C.沿海地区
              D.广大内地
            • 3. 有人把中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概括为“分田在家单干”、“离土不离乡”和“离土又离乡”等三个阶段。其中“离土不离乡”为农民致富和国家实现工业化、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新路,它是指(  )
              A.建立农业生产合作社
              B.大力发展乡镇企业
              C.继续推行联产承包制
              D.鼓励农民进城务工
            • 4. 2016年4月,习近平在安徽考察时指出:“当年贴着身家性命干的事,变成中国改革的一声惊雷,成为中国改革的标志.”其中“贴着身家性命干的事”指(  )
              A.经济特区的建立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土地改革运动
            • 5. 1978-1993年中国农产品价格变化情况说明了(  )
              农产品收购比率1978年1985年1988年1991年1993年
              国家定价(%)94.437.024.022.210.3
              国家指导价(%)023.019.020.07.0
              市场调节价(%)5.640.057.057.882.7
              A.农业商品化的程度越来越高
              B.计划经济体制已经废除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
              D.农产品收购价逐步提高
            • 6. 改革开放后农村的民谣唱到:“过去是喊破嗓子打烂钟,出工最早九点钟。现在不用队长叫一声,上工天不明,收工点了灯。”这一变化源于(  )
              ①农民拥有了土地的所有权            ②产品分配方式发生变化
              ③“一国两制”方针的实施            ④生产经营形式的改变。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 7. 小说《平凡的世界》中有这么一段描述:1978年初,双水村大队第一生产队在队长孙少安主持下,制订了一份“农业作业组生产合同”,准备实行包产到组的生产责任制,但此合同被村支书看到后,大叫“走资本主义道路”,迅速反映到公社,后又交县委讨论,最后又有地区革委会主任下达指示:坚决制止!以下观点有可能正确的是(  )
              A.文革结束后,人们的思想已经普遍得到了解放
              B.十一届三中全会已经召开,会议精神尚未传达
              C.中央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已经开始在全国推广
              D.小说带有作者的主观意图,有可能是虚构史实
            • 8. 根据材料与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3~1985年中国农业总产值平均增长率
              时  间1953~19571958~19621963~19651966~19701971~19751976~19801981~1985
              年均增长率4.5%4.3%11.1%3.9%4.0%5.1%8.1%
              --摘自《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
              材料二 1952~1956年我国国民经济中公、私成分比较表
              所有制性质经济成分1952年1956年

              公有经济
              国营经济19.1%32.2%
              合作社经济1.5%53.4%
              公私合营经济0.7%7.3%
              私有经济资本主义经济6.9%0%
              个体经济71.8%7.1%
              材料三 1978~1997年我国工业总产值中各种经济成分比重表
              类别
              年份
              国有及国有
              控股工业
              集体工业城乡个
              体工业
              其他经济
              类型工业
              197877.6%22.4%
              199725.5%39.1%17.9%18.5%
              (1)根据材料一表中的相关数据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53~1985年期间两次农业总产值增长高峰出现的时间及主要原因。
              (2)分析材料二,指出1952~1956年我国国民经济中公、私成分变化的主要原因和意义。
              (3)材料三中的“其他经济类型工业”应该是什么类型工业?与1956年相比,1997年的经济成分有何变化?出现这些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 9. 中共中央某文件指出:采取统一经营和分散经营相结合的原则,使集体优越性和个人积极性同时得到发挥。这一制度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必将使农业社会主义合作化的具体道路更加符合我国的实际。这份文件最有可能发布于(  )
              A.1953年
              B.1958年
              C.1975年
              D.1983年
            • 10. 总面积排在广东省第六县级行政区的惠东,从1983年拥有2445个自然村,到2011年锐减到2010个,近30年时间全县有435个村庄消失,年均消失14.5个。这反映了(  )
              A.农业生产衰败
              B.城市化进程发展
              C.计划生育使人口减少
              D.乡镇企业发展壮大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