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16分)人类的梦想始终伴随着经济发展的历程。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古老的梦

              图一                    图二                               

               

              (1)图一反映了小农经济的什么特点?图二反映了古代农民的什么梦想?(4分)

              救国梦

              (时间:1898年初秋。 地点:北京裕泰大茶馆。)

              秦仲义 我不但收回房子,而且把乡下的地,城里的买卖也都卖了!     

              王利发 那为什么呢?

                   秦仲义 把本钱拢到一块儿,开工厂!

                   王利发 开工厂?

                   秦仲义 嗯,顶大顶大的工厂!那才救得了穷人,那才能抵制外货,那才能救国!……只有那么办,国家才能富强!好啦,我该走啦。

              ……

              王利发 您看秦二爷,他又办工厂,又忙着开银号!

              崔久峰 办了工厂、银号又怎么样呢?……他越来越有钱了!可是他那点事业,哼,外国

              人伸出一个小指头,就把他推倒在地,再也起不来!

              ——老舍剧本《茶馆》

              (2)根据材料,概括秦仲义的梦想,结合崔久峰的话,说说秦的梦想为什么难以实现?(4分)

              乌托邦梦

              1958年生产的1,100万吨钢铁中,有300万吨在1959年8月被宣布不适合用于工业——小高炉根本取代不了大型钢铁厂那样的作用。在这些一步登天的乌托邦梦想中间,一种实用主义情绪开始抬头,强调计划中的现实性和技术操作中的专业性。要实现真正的经济发展,仅仅靠精神的力量还远远不够,这一点变得越来越明显。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1949—1965)

              (3)材料中的“乌托邦梦”出现在哪一运动中?造成了什么消极影响?(3分)

               “入世”梦

              2001年,世界贸易组织第四次部长级会议正式接纳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中国终于圆了漫长而艰辛的“入世”梦! 世贸组织需要中国,中国需要世贸组织。

              (4)世贸组织的英文简称是什么?为什么说“世贸组织需要中国,中国需要世贸组织”?(5分)

               

            • 2.

              (26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个国家的经济增长确实包含许多因素:劳动力、土地、资金、资源等。但能使各要素有机、合理的发生作用,还是取决于制度安排。这就是为什么同样一个中国,(1978年)前后三十年的基本国情和自然禀赋并无质的差异,但发展程度却有天壤之别。

              ——宋鲁郑《从西方丑闻看中国崛起》

              (1)根据材料一,列举18世纪英美两国制度建设的有关史实。(10分)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60年,如果说在思想上是不断追求解放,其中,前30年是以某种意识形态原则为标准的思想解放历程,后30年是以实践为惟一检验标准的思想解放历程;那么,在行动上,60年来就是在体制、战略和政策上的不断寻求变革道路的历史。其中,前30年是试图建立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的理想主义变革道路,以不断的“革命”运动为特征;后30年则是探索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现实主义变革道路,以“摸着石头过河”或者“渐进式”的改革开放为特征。

              ——金碚《总论中国工业变革振兴60年》

              材料三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有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两个历史时期,这是两个相互联系又有重大区别的时期,但本质上都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探索。他强调,对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要正确评价,不能用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也不能用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以下简称“两个不能否定”)。

              ——2013年11月8日《人民日报》载文《正确看待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制度革新、思想解放与经济体制的角度对材料三的观点进行论证。(16分)(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楚;200字左右)

               

            • 3.

              1983年(中国)政府推出了“以税代利”政策。大中型企业要求将其55%的利润交作税收,小企业则按照分成八个等级的税则表纳税,这样就切断了国营企业与政府部门之间的直接联系。材料中的举措推动了

              A.政府部门职能的转变
              B.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
              C.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出台
              D.实现了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
            • 4.

              (2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有学者认为:鸦片战争以来,中国的现代化可以划分为六个阶段,经历了六次政治选择。

              阶段

              时间

              政治选择

              第一阶段

              1860—1911年

              清王朝的开明专制化运动

              第二阶段

              1911—1913年

              以孙中山为代表的早期议会制模式

              第三阶段

              1914—1928年

              以袁世凯为代表的军事强人型的新权威主义模式

              第四阶段

              1928—1949年

              国民党的国家主义的权威主义模式

              第五阶段

              1949—1976年

              集权主义的计划经济模式

              第六阶段

              1978年以来

              邓小平的改革开放模式

              ——摘编自萧功秦《中国百年现代化中的六次政治选择》

              (1)此学者可以选择哪些史实来分别论证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的政治选择?(8分)

              (2)第五阶段“集权主义的计划经济模式”对国民经济采取高度集中的计划管理体制。你如何评价这种模式?(4分)

              (3)你如何理解“现代化”的含义?(4分)简要谈谈从中国百年来探索现代化的曲折道路中获得的重要启示。(4分)

               

            • 5.

              (26分)自古以来,国家作用与市场因素一直是推动经济发展的两大推手,而对其作用的界定也深刻的影响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模式。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宋神宗熙宁五年(公元1072年)市易法颁布实施,于汴京设都市易司,边境和重要城市设市易司或市易券,平价收购市上滞销的货物,市场短缺时再卖出,并允许商贾贷款或赊货,按规定收取息金。

              王安石以为“市易之法成,则货赂通而国用饶矣”(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四六)。但在此法实行的二年,政府收息钱九十六万缗,从中获得了大量的利润,而私营的大小贩则不是无利可图就是赔本,甚至负债累累,纷纷破产。甚至还出现了“市易务于御街东廊置叉子数十间,前后积累果实,逐日差官监卖,分取牙利”。(文彦博《文潞公文集》卷二0)

              (1)根据材料一从实施目的、实施效果的角度简要评述市易法。(8分)

              材料二:(一)……活泼农业金融、流畅农产运销,悉以合作社为基础,指导并改进之,以达到粮食自给自足为初步目标。

              (四)……赞助政府实施征工制度,鼓励民众参加义务劳动.尤以开发交通道路,修活水利,培植森林,开辟垦地为征工之基本工作。

              (五)……对于一般工业,由政府分别保护并奖励之。

              (八)……由政府执行健全货币政策与汇兑政策,而人民衷诚拥护之,

              ——蒋中正《国民经济建设运动之意义及实施》(1935年)

              (2)材料一、二的经济政策有什么相似之处。(2分)结合当时的国际国内背景分析国民政府实行国家干预经济政策的原因。(8分)

              材料三: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市场决定资源配置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遵循这条规律,着力解决市场体系不完善、政府干预过多和监管不到位问题。必须积极稳妥从广度和深度上推进市场化改革,大幅度减少政府对资源的直接配置,推动资源配置依据市场规则、市场价格、市场竞争实现效益最大化和效率最优化。政府的职责和作用主要是保持宏观经济稳定,加强和优化公共服务,保障公平竞争,加强市场监管,维护市场秩序,推动可持续发展,促进共同富裕,弥补市场失灵。——《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3)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阐述中国在现代化进程中是如何处理政府与市场关系的?(8分)

               

            • 6.

              (24分)国家治理是人们十分关注的问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思想主张

              孔子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拱)之。

              孟子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荀子

              凡兼人者三术:有以德兼人者,有以力兼人者,有以富兼人者。……故曰:以德兼人者王,以力兼人者弱,以富兼人者贫,古今一也。

              材料二  要找出一种联合的形式,使它能以全部共同的力量来保卫和维护每个联合者的人身安全和私有财产。同时,在这一联合体中,每一个人在与全体人相联合的时候,所保持的服从仅仅是对他本人意愿的服从,而且仍然保留着像以前一样的自由。

              ——卢梭《社会契约论》

              (1)归纳材料一、二中的治国主张。(4分)结合所学,分别简述其影响。(4分)

              材料三  法国历史图片

              材料四  当要求在宪法条文中明确写上“共和国”字样的议案数度被尚未完全抛弃复辟幻想的君主派议员否决后,温和共和派议员瓦隆巧妙地提出了一项宪法修正案:“共和国总统,由参议院与众议院联合而成的国民议会,依绝对多数票选出。总统任期7年,连选后连任。”1875年1月30日,该议案在议会以353票对352票,即以一票之差获得通过。既然瓦隆修正案承认了共和国总统的职衔,那么也就意味着承认了共和国本身。就这样,共和制终于被议会承认了。

              ——吕一民《法国通史》

              (2)依据材料三、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法国共和进程的主要特点。(4分)谈谈你对“一票共和”的认识。(6分)

              材料五  从1979年起,中国进入了双重转型阶段。双重转型是指体制转型和发展转型的结合或重叠。

              总结1979年至今30多年的改革与发展实践,中国在推行双重转型过程中积累了一些经验,可以把这些经验归纳为以下八项。

              (一)体制转型是双重转型的重点。

              (二)思想先行。

              ——摘编自厉以宁《中国经济双重转型之路》

              (3)结合材料五和所学知识,简述“双重转型”的具体内涵。(4分)“思想先行”是改革与发展的重要经验,试以改革开放以来的史实予以说明。(2分)

               

            • 7.

              京津冀协同发展已经正式成为国家战略,为实现这一战略构想,需要转变观念,扎实推进。

              2014年3月23日河北新闻网报道:京津冀一体化首枚棋子落定,中关村将牵头建立一条“京津冀大数据走廊”。以下是中关村科技园区的发展历程:

              1980年,曾到美国硅谷考察的中科院里最年轻的研究员陈春先,“偷偷”成立了一家全新的企业——北京等离子体学会先进技术发展服务部。

              1983年,陈春先的做法得到中央领导明确支持,在其示范效应下,到1984年,以四通为代表的大批民营科技公司成立,中关村电子一条街初具规模。

              90年代,随着国际国内市场竞争的白热化,特别是洋品牌开始抢滩中国,大多数从事“搬箱子”生意的科技贸易企业没落了,打造自己品牌的联想、方正等企业开始扬威市场。

              1999年,经国务院批复,中关村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实现两个根本转变(经济体制、经济增长方式)的综合改革试验区,中关村成为科技就是生产力的典型代表。

              2004年,联想集团收购美国IBM全球个人电脑业务,一跃成为全球第三大PC制造商。

              2009年,国务院《关于同意支持中关村科技园区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批复》发布,明确中关村的目标是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请依据材料并结合历史背景,概括推动中关村科技园区崛起的国内外因素。(8分)

               

            • 8.

              下面是被誉为“江南猫王”的画家陈莲涛送给邓小平的《双猫图》。图中一只猫毛色雪白、茸毛轻柔,另一只猫毛色乌黑、黑里透亮。画的右上方,是一行遒劲苍古的题词: “不管白猫黑猫,能捉老鼠就是好猫。”下列举措与此画寓意一致的有

              ①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②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③成立经济特区

              ④以“一国两制”构想解决香港、澳门问题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 9.

              下面是l978--1985年中国进出口贸易额变化图,贸易额不断增加的原因包括

              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②外交新局面的开创

              ③经济特区的设立

              ④城乡经济体制改革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 10.

              1987年9月,国务院颁布《投机倒把行政处罚暂行条例》,打击投机倒把分子。当时投机倒把包括就地转手倒卖、购买大型运输工具贩运等行为,个体户、下海商人也被列为投机倒把对象受到打击。1997年《刑法》取消“投机倒把罪”,2009年正式删去法律中有关 “投机倒把罪”的规定。以上变化主要说明

              A.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
              B.法制建设取得重大成就
              C.法律建设是经济建设的前提
              D.中国经济环境趋于稳定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