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题文】(17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大型电视政论片《复兴之路》自2007年10月5日热播以来,引起观众的反响。《复兴之路》围绕千年巨变、峥嵘岁月、中国新生、伟大转折、世纪跨越、继往开来等六大主题,反映自1840年以来,中国艰难曲折的民族振兴之路。其中第一部分以林则徐、魏源等少数人睁眼看世界为起始,到洋务运动试图以封建统治秩序与西方技术相结合来实现自强,再到维新派试图以君主立宪来改革政体、变法图强从而挽救清王朝的腐朽统治。这些复兴之路先后都失败了,直到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才为中华民族的复兴打开了闸门……
              材料二  2007年10月13日,《复兴之路》大型主题展览也在北京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开幕。近800米的展线,一件件文物,一幅幅图片。既是历史的产物,又是历史的见证,浓缩了一百年来中华民族复兴的艰难历程。“我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来自四川的八旬谭姓老者,一边重复着毛主席的这句话,一边在开国大典巨幅图片前留影。五名来自首都钢铁工学院机电工程专业的大二学生,也一起在这里留影,他们说:“站在这里我们心潮澎湃,感觉自己重生了。”开国大典揭开了新的篇章,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也由此进入了新纪元。
              材料三  2007年10月15日上午举世瞩目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人民大会堂开幕,胡锦涛同志作了重要报告。其中报告中指出:“我们即将迎来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一九七八年,我们党召开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新时期。从那时以来……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
              (1)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如何为中华民族的复兴打开闸门的?(6分)
              (2)结合新中国成立后前期(1949年一1956年)的重大举措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如何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开辟“新纪元”的?(6分)
              (3)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我们取得一定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3分)
              (4)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中华民族复兴过程中产生了哪些思想文化?(3分)
            • 2.

               目前,社会生活史日益成为历史研究的一种取向。一位学者对中国的一个村庄进行了长期的跟踪研究,为我们揭示了私人生活与社会变迁之间的深层联系。

              材料一  下岬村家庭结构变迁示意图

              问题1:材料一反映了下岬村的家庭结构出现了什么样的变化 ?(2分)

               

              材料二  上世纪60、70年代,下岬村人从集体公社分得生活必需品,人们很少买新衣服,消费被压缩到最低限度。80年代以来,下岬村在衣食住行方面出现了翻天覆地地变化。1983年至1990年,共建了102所新房,同时还扩建了121所房子,村民的“彩礼”也由自行车、缝纫机、手表、收音机等老“四大件”转变为电视机、录音机、洗衣机、摩托车等新“四大件”。

              问题2:从材料二来看,下岬村人的生活水平经历了怎样的转变?简述造成这一转变的体制性原因及其过程。

               

              材料三  从下列两图可见,下岬村的居住格局也出现了变化:住宅空间日益私密,房间的称呼日趋现代,并且增添了新的设施。

              问题3:为什么农村的住宅格局与城市日益趋同?(2分)

               

               

               

               

               

               

               

            • 3.

               下表反映了我国某一时期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在工农业总产值中所占比重的变化情况。该时期是

              年份

              农业()

              工业

              轻工业(%)

              重工业(%)

              第一年

              26.6

              32.1

              41.3

              第二年

              27.2

              34.3

              38.5

              第三年

              28.8

              36.7

              34.5

               

              A.1949~1951年
              B.1953~1955年
              C.1958~1960年
              D.1979~1981年
            • 4.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就是包括--------,--------以及-------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将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②科学发展观③邓小平理论按照形成的先后顺序填入空格,正确的是

              A ①②③   B ①③②    C  ②①③   D ③①②

               

            • 5.

               表1 1978、1997年我国工业总产值中各种经济成分比重表(%)

              类别

              年份

              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

              集体工业

              城乡个体工业

              其他经济类型工业

              1978年

              77.6

              22.4

               

               

              1997年

              25.5

              38.1

              17.9

              18.5

              表1反映了我国工业总产值中各种经济成分的变化。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工业结构不断调整
              B.企业管理体制的改革
              C.市场经济逐步形成
              D.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
            • 6.

               [c1] 邓小平曾公开评价某次会议,“虽然过去我们已经进行了多年的社会主义建设,但是我们仍然有足够的理由说,这是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的开端。”这次会议是

              A.中共八大
              B.中共十四大
              C.中共十二大
              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c1]9.
            • 7.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由1978年的3 624亿元猛增到1998年的79 39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平均每年增长9.7%,不仅大大高于改革前26年(1952~1978)平均每年增长6.1%的速度,也明显快于周边一些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增长。

                                                              ──国家统计局编《新中国五十年》

              材料二   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在经历了80年代初以农村改革为重点的第一阶段,和80年代中后期以城市为重点、城乡联动和全面改革以来,以中国共产党十四大为标志,改革进入了新阶段。……新阶段是改革的攻坚阶段,是以建立新体制为主要使命的阶段。

                                                              ──宁可主编《中国经济发展史》

              材料三   由于长期政局不稳、社会动荡,以及在经济改革和发展的决策方面屡有失误,1988年起苏联的经济每况愈下,陷入了深刻的危机之中……。据苏联国家统计局发表的数字,与1989年相比,1990年苏联国民收入下降4%,国民生产总值下降2%,劳动生产率下降3%,对外贸易就下降6.9%……

                                                                    ──周尚文等《苏联兴亡史》

                  (4)材料一反映了中国这一时期的什么经济现象?(2分)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历史知识,概括这一时期中国经济体制改革进程的主要特点。

               

               

               

                  (5)材料三所述时期的苏联是哪位领导人执政?(2分)根据材料三,归纳当时该国的经济状况。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苏联发生剧变和最终解体的内外原因。

               

               

               

                  (6)中苏改革出现不同结果,对你有何启示?(2分)

               

               

               

               

               

               

            • 8.

               [c1] 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是

                  A 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路线      B.四项基本原则   

                  C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D.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

               


               [c1]16.

            • 9.
              【题文】结合史实概括说明20世纪70—80年代中国社会在政治、经济、思想等领域的变化,
            • 10.
              【题文】《走向21世纪的中国和世界》一书中指出:“20世纪在世界现代化发展道路上有着三次重大改革调整机遇,一次是在20年代初的俄国,一次是在30年代西方大危机时期的美国,还有一次是在70年代末期以来的中国。”
              (1)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表:
               
              背景
              主要内容
              实质
              影响
              美国罗斯福新政
              1929年,美国出现严重的经济危机,1933年罗斯福总统开始实行新政

              是资本主义国家生产关系的一次重要调整

              中国改革开放

              确定新的指导思想,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决定拨乱反正

              改革开放使中国社会主义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人民的生活得到了改善,综合国力不断增强
              (2)他们的决策和措施有什么共同点?对我们有何启示?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