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美国经济学家弗理德曼访问中国后写到:“1988年,街道上的色彩与服装明显多元化,与此伴随的,则是经济增长与发展的明显迹象。农业改革效果十分明显……私营企业有所发展……得到允许的、有限的经济自由已经在改变中国的面貌。”这主要反映当时中国

              A.改革开放改变着社会面貌
              B.农民获得了土地所有权
              C.市场经济体制逐步确立
              D.私有经济主体地位上升
            • 2.

              农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开始实行时,人们议论纷纷,一些人感叹说“辛辛苦苦三十年,一夜回到解放前”、“不但是资本主义要复辟了,地主富农也要回来啦”。产生这种想法主要是因为

              A.当时大多数农民衷心拥护人民公社的管理体制
              B.担心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不利于农村经济发展
              C.没有认识到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前提是土地属于集体
              D.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仍旧根深蒂固,束缚人们的思想
            • 3.

              中国农村问题研究中心主任徐勇说,农村改革的这30年,分成3个阶段.第一阶段:1978—1988年的黄金十年……第二阶段:1988—2002年的曲折十五年……第三阶段:2003—2007年的历史跨越五年……三个阶段都有一些相应的关键词,与之对应的关键词是

              A.“粮票布票”、“信用卡”、“互联网”
              B.“合作社”、“包产到户”、“三下乡”
              C.“乡镇企业”、“民工潮”、“新农村建设”
              D.“国企改革”、“现代企业”、“股份制改造”
            • 4.

              1978开始的农村改革走过了30年的光辉历程,30年前农民年纯收入133.6元,如今增加到4140元;30年前我国的贫困人口大约有2.5亿,如今在耕地减少、人口增加的情况下,贫困人口减至2500万……导致中国农村发生巨大变化的原因是

              ①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②改革农村土地所有制度

              ③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④改革农产品的统购派购制度

              A.①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 5.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相对于1958年的人民公社化运动,最重要的进步作用在于

              A.打破了“一大二公”的局面
              B.消灭了“干好干坏一个样”的现象
              C.打破了“吃大锅饭”的局面
              D.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 6.

              (25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作为一种新生的制度创新,它注定是不完善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带有明显的传统小农经济与自然经济的痕迹,而这些东西对于一个有过长达两千多年封建社会的中国来说,对于现代农业生产具有根深蒂固的深远影响,已经越来越不能适应现代农业的规模化经营和社会化生产的要求了。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甚至飞跃,必然要求在承包制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这一创新要继续保持和调动农民的生产经营积极性,同时,实现经营权的平稳和适度集中,维护好集体所有制。

              ——吴江  张艳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研究30年回顾》

              材料二  1984年的中共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承包期应在15年以上;1993年《中共中央关于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的若干政策措施》提出将土地承包期再延长30年。2008年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又提出赋予农民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现有土地承包关系要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

              ——吴敬琏《当代中国经济改革教程》

              材料三  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权能,依法保障农民对承包土地的占有、使用、收益等权利。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

              ——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不完善”体现在哪些方面。(12分)

              (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中的“不变”与“变”。(4分)并说明“不变”的原因。(6分)根据材料三指出 “变”的具体措施。(3分)

               

            • 7.

              2013年中国新一届国家领导人换届后,有网友从网上找到了与他们有关发表于上世纪90年代的著作及目录,据此推测该书的主题应是              (  )                                                                                   

              A.清算“文化大革命”的“左”倾错误
              B.总结真理标准问题讨论的理论成果
              C.记录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改革历程
              D.探讨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展方向
            • 8.

              “在人民公社期间,中国农村共建起了七、八万座大小水库以及相应的灌溉渠网络,当我们翻开新旧中国的两本分省地图一对照,就会发现,新中国的地图上,造福于农民的人工湖泊星罗棋布,与旧时代有天壤之别。我国的农业灌溉面积在1980年以前每年以1700万亩(3.5%)的速度增加。到1980年达到7.33亿亩。”材料反映出(   )

              A.人民公社化为中国的农业发展作出一份贡献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提高生产力
              C.大跃进运动带动农村水利工程的快速发展
              D.人民公社期间中国经济建设中更注重对农村的投入
            • 9.

              1980年代初期,大量知青和工人返回城市,为解决这部分人的就业问题,国家允许他们开办“个体企业”,同时规定“个体户雇工不得超过7人”,企业主自己也必须从事劳动。这说明

              A.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开始改变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开始建立
              C.单一公有制经济结构有所突破
              D.城市经济改革已摆脱计划经济束缚
            • 10.

              “十四大”报告指出:“它不是要改变我们社会主义制度的性质,而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材料中的“它”是指

              A.国有企业改革
              B.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C.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