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20世纪的中国百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中国人民经历了“醒过来——站起来——富起来”的三个过程。引导中国人民“富起来”的政策指导方针是(  )

              A.一化三改
              B.市场经济
              C.改革开放
              D.国企改革
            • 2.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中国农村发生了深刻变化,其优越性在于(  )

              A.生产经营方式的自主性
              B.使土地所有权发生改变
              C.实现分配中的共同富裕
              D.完善了人民公社体制
            • 3.

              “松绑”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国有企业改革的代名词,反映出当时的国有企业改革的特点是

              A.政企分开,所有权和经营权适当分离
              B.实行全行业公私合营
              C.国家计划统一调配人力、物力和财力
              D.采取自由放任的政策
            • 4.

              1984年3月24日,福建省55位厂长经理在《福建日报》上发出“请给我们松绑”的呼吁。随后,《人民日报》转载了这封呼吁信,将“松绑”风吹向全国。这里的“松绑”主要是指

              A.允许企业实行公私合营
              B.承认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完全分离
              C.增强企业活力
              D.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5.

              《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记载:“……集体农业的痕迹,大量从中国农村消失了。”“消失”的原因应是(   )

              A.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
              B.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建立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D.土地归农民所有的实现
            • 6.

              有学者在评价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时说:对中国发展而言,小岗村既是成功的,但也有不足。下列对“不足”的分析,正确的是

              A.没有解决农民的生产经营权
              B.没有改变农民的土地所有权
              C.没有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D.没有促进农村经济的规模发展
            • 7.

              下列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②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③安徽凤阳县农民自发实行包产到户

              ④中共中央首次突破把“包产到户”等同于资本主义的观念

              A.③①④②
              B.③④①②
              C.③②④①
              D.①③④②
            • 8.

              (13分)中国梦,是2012年11月29日,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在国家博物馆参观《复兴之路》展览过程中,习近平发表的重要讲话之一。中国梦代表了新一届政府对于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和信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随着另一场梦的破碎产生的。长期以来,中华文明以其独有的特色和辉煌走在了世界文明发展的前列,为世界文明进步作出过巨大的贡献。然而,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兴起,随着近代工业革命脚步的加快,中国很快落伍了。固步自封的封建统治者仍然沉浸在往日的辉煌所造就的梦想之中,等待着“万国来仪”。不料,等来的却是西方列强的船坚炮利,等来的却是亡国灭顶之灾。

              (1)材料一中“另一场梦的破碎”是由什么事件导致的?(1分)这一事件对中国的经济结构产生了哪些影响?(2分)

              材料二  2011年4月24日,胡锦涛同志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100年前,“中国爆发了震惊世界的辛亥革命,为中国进步打开了闸门,推动全民族更加自觉地走上了振兴中华的奋斗历程。”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辛亥革命为“中国梦”的实现创造了哪些有利条件?(4分)

              材料三  1979年和2006年国民经济主要指标比较表

              年份

              国内生产总值(亿元)

              国家财政收入(亿元)

              城镇居民

              恩格尔系数(%)

              农村居民

              恩格尔系数(%)

              1979

              3645

              1132

              57.5

              67.7

              2006

              218071

              39500

              35.8

              43

              注:恩格尔系数是指食品支出占家庭支出的比重,它能够说明(反映)家庭生活水平的程度。

              (3)依据材料三,概括指出改革给中国带来的变化。(4分)

              (4)综上所述,从先进的中国人实现“中国梦”的奋斗历程中得出的启示主要有哪些?(2分)

               

            • 9.

              一九八二年十二月三十一日中央政治局讨论通过的《当前农村经济政策的若干问题》指出:“现在,方向已经明确,道路已经开通,群众正在前进。我们面临的主要的问题是,不少同志对这一历史性变革缺乏充分的思想准备,某些上层建筑的改革赶不上经济基础变化的需要。”这一历史性变革是指

              A.农村经营方式变化
              B.农村生产关系的根本性变革
              C.农业经济发展状况
              D.农村所有制的变革
            • 10.

              2012年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揭晓,在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前10名中,江苏省占7席。下列直接有利于加快江苏经济发展的举措有

              ①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                  

              ②在长江三角洲开辟经济开放区

              ③上海浦东的开发和开放                   

              ④划定海南岛为经济特区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