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1981年,某外国公司意欲到中国投资环境比较优越的城市投资,他这时可选择的城市是( )

              A.深圳
              B.上海
              C.福州
              D.广州
            • 2.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春天的故事》歌词中写道:“一九九七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迹般地聚起座座金山。”

              材料二:1984年,邓小平在《办好经济特区,增加对外开放城市》中说:“我们建立经济特区,实行开放政策,有个指导思想要明确,就是不是收,而是放。”

              请回答:

              (1)“画了一个圈”指建立了四个经济特区,这四个经济特区分别是哪四个城市;1988年又把哪个地区作为经济特区。



              (2)从工业布局的因素考虑,我国设立经济特区的原因是什么?




              (3)到20世纪80年代末,我国初步形成了对外开放格局。请问该格局的特点是什么?

            • 3.

              深圳、珠海等地是我国的第一批经济特区,当时其特殊性主要表现在( )

              A.突破了计划经济的限制
              B.确立了市场经济体制
              C.对外关系可以独立自主
              D.具有特别的行政权力
            • 4.

              20世纪90年代,中国政府提出对外开放沿海、沿边、沿江、沿路的“四沿战略”。其中为实施“沿江”战略而采取的重大措施是

              A.开放港口城市
              B.开辟经济开放区
              C.浦东的开发开放
              D.开放长江三角洲地区
            • 5.

              1979年7月,中国通过了《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80年代相继颁布《涉外经济合同法》《外资企业法》和《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等。这些文件的发布 ( )

              A.表明中国已经融入世界经济体系
              B.巩固了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
              C.表明中国开始注重对外经济立法
              D.增强了政府对外开放的可信度
            • 6.

              我国逐渐形成的对外开放新格局是

              A.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经济特区—内地
              B.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C.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内地
              D.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海开放城市—内地
            • 7.

              1980年,《广东经济特区条例》规定:特区外商投资企业进口生产所需要的机器设备、零配件、原材料、运输工具和其他生产资料,免征进口税。这一规定( )

              A.标志着对外开放的启动
              B.扩大了广东外贸自主权
              C.减轻了国家的财政负担
              D.有利于引进外资和技术
            • 8.

              2012年在党的十八大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努力提高我国对外开放的质量和水平,形成开放型经济新格局的目标。回顾30多年对外开放的历程,中国是如何一步步扩大对外开放,融入世界潮流的呢?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措施

              典型代表

              意义

              经济特区

              成为中国对外开放的突破口和经济体制改革的“试验田”。

              开放14个沿海城市

              形成我国对外开放的“黄金海岸”,有力增强了中国改革开放的活力。

              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南三角区等地区

              加快了对外开放的步伐,有力推进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20世纪90年代设立新区

              成为我国进一步对外开放的标志。

               
              材料二:区位优势是什么?我觉得它应该包括优越的地理位置、所依托的国际与国内市场及所处的交通、能源大环境等方面。毗邻港澳(或面对台湾)、华侨众多、商品经济比较发达,是中央对广东、福建两省在对外经济活动中实行特殊政策、灵活措施的一个重要因素。这就是我国经济特区的区位优势。——摘自罗木生《区位优势对经济特区的影响》
              (1)根据所学知识,完成表格。(2)根据材料指出我国对外开放为什么首先选择在广东、福建两省试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我国对外开放格局的特点。
              (3)英国《卫报》曾发表了题为《如果20世纪止于1989年,那么21世纪则始于1978年》的文章。作者马丁·雅克提出 “21世纪始于(中国的)1978年”。结合所学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理解。
            • 9.

              1980年国家正式将“出口特区”定名为“经济特区,”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成为我 国第一批经济特区。经济特区其“特殊性”主要在于

              A.突破了计划经济体制的限制
              B.实行特殊的经济发展政策
              C.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 10.

              是1842年《南京条约》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也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批经济特区的城市 是 ( )

              A.厦门
              B.广州
              C.上海
              D.深圳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