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对联是人们喜闻乐见的文学艺术形式,其内容的演化也折射出历史的沧桑巨变。下列对联,反映了我国20世纪80年代历史现象的是
              A.万里山河归人民,五亿群众庆新生
              B.新长征起步春光明媚,现代化开端金鼓欢腾
              C.深翻土地亩产万斤粮,土法上马日产千吨钢
              D.港澳回归扬眉吐气,申奥成功万众欢呼
            • 2. (13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从古到今,孙悟空的艺术形象发生了很大变化。

              时期

              宋元

              明清

              “文革”时期

              改革开放以后

              形象

              特点

              神通广大,追求个人享乐,爱憎不鲜明

              从任性妄为到诚心向佛

              不畏强权,敢于抗争

              斩妖除魔的正义化身,向现实妥协的悲剧代表,叛逆不羁的个人英雄

              ——摘编自张久瑛《试论孙悟空形象的形成和演变》

              刘继兴《毛泽东耐人寻味的“孙悟空情结”》

              从以上材料中任选两个相邻的时期,指出孙悟空形象的差异,并从艺术形象的时代性角度进行论述。(13分。说明:可以赞同或反对材料中所呈现的“差异”,但是必须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 3.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由1978年的3 624亿元猛增到1988年的79 39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平均每年增长9.7%,不仅大大高于改革前26年(1952-1978)平均每年增长6.1%的速度,也明显快于周边一些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增长。       
              ──国家统计局编《新中国五十年》
                  材料二  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在经历了80年代初以农村改革为重点的第一阶段,和80年代中后期以城市为点、城乡联动和全面改革以来,以中国共产党十四大为标志,改革进入了新阶段。……新阶段是改革的攻坚阶段,是以建立新体制为主要使命的阶段。
              --宁可主编《中国经济发展史》
                  材料三  由于长期政局不稳、社会动荡,以及在经济改革和发展的决策方面屡有失误,1988年起苏联的经济每况愈下,陷入了深刻的危机之中……据苏联国家统计局发表的数字,与1989年相比,1990年苏联国民收入下降4%,国民生产总值下降2%,劳动生产率下降3%,对外贸易下降6.9%……
              ──周尚文等《苏联兴亡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1978年后中国经济发展的趋势是什么?其主要原因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归纳指出我国经济改革的重要阶段。
              (3)根据材料三,归纳当时苏联的经济状况。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这一状况导致的严重后果。
            • 4. 下列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北京电视台试播节目 ②设立海南省并设置为经济特区  ③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④中国正式接入互联网
              A.①③②④
              B.②①③④
              C.③①②④
              D.①②④③
            • 5. 2008年8月,举世瞩目的第29届奥运会在中国首都北京举行。北京向全世界人民展现了她悠久沧桑的历史文化和充满魅力的现代气息。某中学同学为了纪念北京奥运会,准备组织一个大型图片展览,题为“首都北京的过去、现在和将来”以下是展览中同学们搜集的一部分图片
              第一组:


              请回答:
              (1)圆明园世称“万园之园”,是中国古典皇家园林的经典之作。她被劫掠焚烧是在列强发动的哪次侵略战争期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900年,八国联军再度攻陷北京,强迫清政府签订了近代史上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请问这个不平等条约的名称是什么?给中国社会带来了什么严重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仿照第二组请为这组图片拟一个小标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组 北京——中国民族独立、国家富强、社会进步的象征
              (4)20世纪以来,中国人民为了实现民族独立、国家富强和社会进步而不断奋斗。请仿照图3的示例,为图4、5、6撰写解说词。


              图3五四风雷:1919年的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开端。
              图4卢沟烽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5开国大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6伟大转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  邓小平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中国改革开放的起步应是
              [     ]

              A.中共成立之后     
              B.新中国成立后  
              C.抗日战争胜利后   
              D.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 7. 2008年10月,15家主流媒体发起的征集“中国新时期的10大流行语”揭晓。分别是

              其中①处的流行语是对其余九条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它应该是
              [     ]

              A.独立自主
              B.改革开放
              C.基层民主
              D.“一国两制”
            • 8. 1992年,邓小平再次出现在《时代》周刊封面上。《时代》周刊介绍到:“‘航空母舰’在13年里转了第二圈。”这主要是因为中国
              [     ]

              A.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B.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化
              C.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
              D.实现了香港顺利回归
            • 9. 1978年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直接推动了中国社会
              [     ]

              A.对外开放
              B.经济建设
              C.体制改革
              D.拨乱反正
            • 10. 1978年,我国展开了一场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其意义是
              [     ]

              A.为十一届三中全会做了思想准备
              B.彻底否定了“文化大革命”
              C.提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D.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