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邓小平1992年南方谈话中提出“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这“三个有利于”对改革开放的意义主要是
              A.消除了人们姓“资”姓“社”的困惑,解放人们思想
              B.指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
              C.体现了改革以人为本的特点
              D.为改革开放指明了今后的工作重点
            • 2.
              同是发展中国家,20世纪90年代前,中国和印度的国内生产总值相差不大。但是自1992年后,逐渐拉开了差距。依据图可判断,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是
                            
              A.中国比印度更早实行对外开放B.中国在资本市场竞争中超过印度
              C.印度依然是国际“资本洼地”D.中国的计划经济比重比印度更大
            • 3.
              1993年4月1日起,按照国务院《关于加快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通知》精神,取消了粮票和油票,实行粮油商品敞开供应。从此,伴随城镇居民近40年历程的粮票、油票等各种票证就此谢幕,象征着一个新时代的来临。“新时代”是指
              A.向社会主义过渡时代B.人民公社化时代
              C.计划经济时代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代
            • 4.
              下图是我国某一历史时期的经济结构示意图,它最有可能属于
              A.过渡时期
              B.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C.文化大革命时期
              D.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
            • 5.
              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专栏作家吴晓波说:“自1978年以来,中国企业有三次创业的高潮,分别是1984年、1992年和.2001年。”催生第二次创业高潮的主要原因是
              A.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确立
              C.上海浦东新区的设立
              D.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 6.
              下表是l975—2003年中国国有经济发展状况表,从表中数据不能看出

              ①国有经济占CDP的比重呈下降趋势           ②城镇人口的就业环境恶化
              ③国有经济不利于社会经济发展               ④国有经济呈逐年衰退之势
              A.②④B.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 7.
              在建国后相当长的时期内,我国城乡居民都要凭票购买棉布(见右图)。1983年12月1 日,商业部通告全国:敞开供应棉布,取消布票。从此,曾长期使用的布票成为历史文物。上述政策的变化表明  ①中国的经济状况发生了很大改变 ②政府不再单纯以行政手段调配资源③中国逐渐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 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建立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③④
            • 8.
              在改革开放中,经过三次思想解放,我们先后冲破了“个人崇拜”、“计划经济崇拜”和“所有制崇拜”,其中冲破“计划经济崇拜”的关键是哪次会议的召开
              A.中共十三大B.中共十四大C.中共十五大D.中共十六大
            • 9.
              “……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继往开来的领路人,带领我们走进新时代,高举旗帜,开创未来。”歌曲《走进新时代》反映的时代主旋律是
              A.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B.探索民主革命道路
              C.建立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D.完成祖国统一大业
            • 10. 2006年3月15日,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首次将延续了五十多年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计划”表述改为“规划”。发生这一变化主要是因为我国
              [     ]

              A.全面实行了对内搞活、对外开放政策
              B.废弃了计划调控经济的手段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建立
              D.正式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