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618年,在与后金交战不利的情况下,明廷接受徐光启建议,购买西洋新型大炮,并聘请西洋铸炮师参与火炮铸造。清朝康熙年间命传教士南怀仁监制的神威大炮质量颇佳,在平定三藩和雅克萨战役中都发挥了重大作用。但全国平定后,刀枪入库,造炮高潮戛然而止,自南怀仁去世后就没有再招外国人协助发展中国的火器制造业。同时以少数民族入主中原的清朝对火器控制极严,1715年康熙帝严斥奏请自造子母炮的山西总兵:“子母炮系八旗火器,各省概造,断乎不可。”清廷满足于中国火器对周边国家或某些民族的暂时优势地位,乾隆年间将英国使团炫耀实力的礼品——八门野战炮当作摆设束之高阁,未加以研究和仿造。徐光启的遗篇长期被当作经典研读,直到鸦片战争的爆发。
              ——摘编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中国人发明的火药大约通过阿拉伯人再通过十字军东征带回欧洲,此后,频仍的战争和军事征服成为欧洲新文明的发动机和助产婆。罗宾斯的《新的射击学原理》和马勒的《火炮论》对火炮的后坐力、射程和炮弹的飞行速度作了详尽分析和修正,这是近代力学的基础性工作。根据这些理论,锥形炮弹取代了球形炮弹,……大炮镗床技术后来被用于蒸汽机制造,大大提高了蒸汽机的气密性和效率。而枪弹要求高度的可换性又开辟了近代技术的标准化、规范化之先河。欧洲火炮的进步被运用到舰船上,配置成坚船利炮体系,有实力闯进任何它想征服的海域。
              ——摘编自吴国盛《科学的历程》等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请分析指出中西火炮技术进步的共同因素以及清代中国火炮技术停滞不前的原因。(15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欧洲火炮技术的进步带来了怎样的影响。(10分)
            • 2. 材料一、考古工作者曾在新疆、陕西、甘肃、内蒙古等地的汉代遗址和墓葬中发现了西汉纸的残片。材料二、《后汉书·蔡伦传》记载:“伦乃造意,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 ……自是莫不从用焉,故天下咸称‘蔡侯纸’。”研读上述材料而得出的结论最为合理的是(  )
              A.造纸术诞生于西汉               
              B.蔡伦发明了造纸术
              C.汉代是造纸术发明的重要阶段     
              D.两汉时期纸是唯一的书写材料
            • 3. 通过发明创造,人类不断地实现跨越,跨越了海洋,跨越了天空……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指南针的发明导致……因而使全世界,而不再是欧洲成为历史的舞台。
                  一一卡特《中国印刷术的发明和它的西传》
              材料二 1903年美国人莱特兄弟自制载人动力飞机试飞成功,轰动了全世界。冯如誓言:“吾闻军用利器,莫飞机若,誓必身为之倡,成一绝艺以归飨祖国,苟无成,毋宁死!”经过在美国10多年的实践和学习,冯如成为一名出色的机械师和发明家,191 2年8月25日,广州燕塘人头攒动,天气晴朗,冯如驾驶中国人本土制造的第一架飞机凌空而上,在天空中操纵自如,地面掌声不绝于耳。
              一一《中国航空报》2012年8月28日《苟无成毋宁死:中国航空之父冯如殉国一百周年》
              材料三 1981年初,经过十年的研制开发,美国第一架航天飞机一一哥伦比亚号终于建造成功,它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架用于在太空和地面之间往返运送宇航员和设备的航天飞机。1988年11月15日,苏联于莫斯科时间6时在拜科努尔发射场使用“能源”号大型通用运载火箭把航天飞机“暴风雪”号送入太空。这是苏联经过多年研制、试验后首次发射的大型实用型航天飞机。
                  一一百度·百科·航天飞机
              材料四:中国的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号2012年9月25日正式入列海军。辽宁号的启用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十个拥有现役航母的国家,也是最后一个拥有航母的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众所周知,辽宁号是从前苏联未完工的瓦良格号航母改装而来的。
              (1)材料一中指南针发明于什么时候?简要说明它的发明与“使全世界,而不再是欧洲成为历史的舞台”之间的历史关联。
              (2)材料二中冯如发明制造飞机的历史背景是什么?
              (3)材料三中美苏两国争相研制航天飞机的时代背景是什么?给世界局势带来了什么影响?
              (4)材料四中中国拥有航空母舰的事实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是不可想象的,为什么?辽宁号入列中国海军的历史原因有哪些?
            • 4. 阅读下列材料:(17分)
              材料一 : 五千年中华文明成就辉煌,但在一定的条件下,也会成为中国向前发展的包袱。先民修筑了万里长城,抵御了北方游牧民族的侵扰,但也限制了自己的视野和对外交往。先民开凿了大运河,沟通了中国南北,但这对于封建统治者来说,主要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满足了专制者游玩的需要。运河往来最多的是官吏们的游船和运送皇粮的漕船。中国拥有“四大发明”,这固然是中华民族的奇迹和骄傲,但是造纸术和印刷术可以促进文化的发展亦可大搞迷信活动。更为关键的似乎是文化的取向,中国有远航,郑和下西洋早在哥伦布诞生之前,但主要的目的不在于开辟国际贸易,对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和提高生产力没有显而易见的深远的促进作用。
              材料二 : 中国数千年的文明史,古圣贤的道德、教诲、祖宗的制度的成法,是古代辉煌的象征,同时也是进取的阻力。立论,言必称三代;著文,开篇子日诗云;行事,祖宗成法不可更改。因循守旧,不思变革,是我们伟大民族的另一种“色彩”。                         
                                                        ——以上材料均摘自《中西对比500年》
              材料三 : 词是一种新的诗歌体裁,起源于民间,句子长短不一,适于表达丰富的思想感情。北宋苏轼开创一代词风,达到了“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的境界。……当时有人将苏轼的词与柳永的词作比较,说“柳词只能让十七的女孩子手执红牙拍板,唱‘杨柳岸,晓风残月’,而苏词就必须关西大汉手执铁板,唱‘大江东去’”。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分析中华文明的特征?(2分)并再举—个例子加以说明(举例不能引材料中的史实)。(2分)
              (2)据材料一和所学过的知识回答火药与罗盘针的发明对欧洲社会的进步、世界文明的发展有何作用? (4分)
              (3)根据材料二,分析说明四大发明没有起到推动中国社会进步的原因。(3)
              (4)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词繁荣的原因?(3)中国文学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特色,词是宋代文学的代表,请问在战国时期、汉代、元朝时期的主要文学成就是什么?(3分)
            • 5. 棋盘上的历史
              右图是一张摆满棋子的中国象棋棋盘。观察右图,回答问题。

              问题:(15分)
              (1)传说象棋是舜的弟弟象发明的。如果这种说法成立,那么中国象棋最早应发明于何时?(1分)
              (2)请解说一下棋盘上“楚河”、“汉界”的来历。(4分)
              (3)棋子中的“炮”,有时也写作“石”字旁。“火”字旁的“炮”出现最早应在中国古代的哪个朝代?请说明理由。(2分)
              (4)作为中央官职的“相”,曾一度被称作“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请简要叙述中国历史上“相”制演变过程中的重大事件及其影响。(8分)
            • 6. 阅读以下材料
              材料一 《韩非子·有度》载:“先王立司南以端朝夕。”(朝夕,指东西方向)《鬼谷子·谋》称:“郑(国)人之取玉也,载司南之车,为其不惑也。”(惑,指迷失方向)
              材料二 据《萍洲可谈》载,北宋时有人在广州看到“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观指南针。”
              材料三 马克思在《机器·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中说:“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
              材料四 鲁迅在《电的利弊》中说:“外国用火药制造子弹御敌,中国却用它做爆竹敬神;外国用罗盘针航海,中国却用它看风水;外国用鸦片医病,中国却拿来当饭吃。”
              请回答:
              (1)从材料看,司南至迟发明于什么时候?司南和指南针在哪些方面发挥了它的辨别方向的功能?(4分)
              (2)应如何理解材料三的内容?(2分)
              (3)材料四中鲁迅揭露了当时中国社会的什么问题?(2分)
              (4)从鲁迅生活的时代来看,他如此评判火药和指南针在中西方的不同用途是想说明什么?(2分)
              (5)指南针在近代西欧和中国的不同用途说明了什么?(2分)
            • 7. (32分)留学生在国家发展和国际交往中做出了独特的贡献。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留学生享受唐政府的优待。为了照顾外国和其他民族的学生,特设宾贡科,考中者称宾贡进士。宾贡进士以新罗、大食、渤海等国的留学生为多。宾贡进士在唐朝可入仕做官,如新罗留学生崔致远十八岁考中进士,后在唐淮南节度使军中任职。各国入唐学生对国际交往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他们在长安招聘人才,交结其他国家使节,搜集或出资购买书籍,特别是他们将学习、了解的唐文化与典章制度传播于各国,从而更增加了盛唐气象的国际色彩。
              ——摘编自任士英《盛唐气象》
              材料二 玻利瓦尔在书信中写道:“我被送到欧洲学习。……我研究过洛克、孟德斯鸠、卢梭、伏尔泰等人。”玻利瓦尔研究者比拉认为:“近代法国作家和哲学家的作品给了他以最坚实的文化知识。孟德斯鸠的作品主要给玻利瓦尔以思想上的启迪,而卢梭的著作则引起他感情上的共鸣。”玻利瓦尔访问意大利期间,到蒙特萨克罗远足,想到罗马的光辉和贫困,激动得脸色骤变,宣誓要为美洲的独立献身。可以说,这就是解放者诞生的时刻。
              ——摘编自[委内瑞拉]奥古斯托·米哈雷斯《解放者》
              材料三 戊戌变法失败后,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纷纷东渡日本,重新探索救国真理。1901年,邹容离开重庆前往日本。到日本后,邹容一面勤奋地学习西方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理论和历史,如《民约论》、《法国革命史》等书;一面积极投身于孙中山领导的民主革命斗争。在日本期间,他还写成《革命军》一书初稿,回国后以“革命军中马前卒”署名出版。章太炎为之作序,称许《革命军》为“义师先声”。
                                                  ----摘编自周勇主编《重庆通史》等
              (1)根据材料一,概括入唐留学生增加唐朝国际色彩的表现。(4分)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新罗在教育和科技方面受到唐朝哪些影响。(4分)
              (2)根据材料二,回答玻利瓦尔的思想来源和奋斗目标。(4分)结合所学知识,归纳玻利瓦尔作为“解放者”的巨大贡献。(6分)
              (3)根据材料三,概括邹容在日本留学期间的活动,(6分)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邹容等留学生所传播的革命思想在中国近代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的作用。(4分)
              (4) 简要说明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应如何发挥留学生归国人才的积极作用。(4分)
            • 8.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灿烂辉煌,长期领先世界。对世界文明的进程产生过巨大影响。文学艺术绚丽多姿,反映时代风貌和作者的心声。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造纸术西传过程一览表
              时间
              重大事件 
              时间
              重大事件
              793年
              大马士革也开办了造纸厂
              1405年
              由法国传入比利时
              900年
              造纸术传入埃及
              1494年
              传入英国
              1150年
              阿拉伯人渡过地中海,在西班牙的沙提瓦城建起了一座造纸厂
              1567年
              传入俄国 
              1189年
              由西班牙传入法国的耶洛城
              1856年
              传入荷兰
              1276年
              阿拉伯人通过地中海,经西西里岛在意大利建立了造纸厂
              1694年
              由荷兰传入美国
                                        ——根据王连科的《造纸术从中国走向世界》编制
              (1)请指出材料一中一处明显的史实错误并说明理由。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造纸术对欧洲历史发展的推动作用。(6分)
               
               
              材料二:18世纪之后,欧洲各国的纸张生产,逐步从手工劳动方式向机械操作过渡,改进了工艺,提高了效率和质量,翻开了造纸工业新的一章。……(但是我国在纸发明以后)1700年内一直停留在手工造纸阶段,直到1881年(清光绪七年)在上海成立了由美商出面经营的华章造纸厂,中国才有了第一家机器造纸厂。
                                                   ——王连科《造纸术从中国走向世界》
              (2)结合材料二,简要分析18世纪之后欧洲“翻开造纸工业新的一章”,而中国却长期“停留在手工造纸阶段”的原因。(7分)
                
               
              材料三  新儒学讲究由心而发,格物致知,在文学艺术和社会生活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苏轼认为:“书必有神、气、骨、肉、血,五者阙一,不为成书也”,强调书法的精神气度。他还认为,“我书意造本无法”,“自出新意,不践古人。”宋徽宗赵信以画鸟擅长,不仅建立了皇家画院,而且有考试制度。如一次出考题“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获得第一名的却画着船夫躺在船尾,独自吹着笛子,是“非无舟人,只无行人”。
                 (3)根据材料三概括指出新儒学的产生对宋代文人书法、绘画特点的影响。(4分)
               
            • 9.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 (宋)苏轼《枯木竹石图》
              材料三:宋代时,一个以拥有土地为特征的地主阶级——特别是中小地主阶层发展壮大起来,这些人经济地位高,物质生活优裕,对文化的要求高。……由于土地制度的变化,宋元时期的文化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整个社会的文化素质提高了。
              宋元商业的发展,推动了城市经济的发展。从《东京梦华录》中可以看到这时期城市繁荣的梗概。它使宋元社会的许多方面增加了新因素。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说明宋元科技在中国古代科技发展史上的地位。(2分)
               
              (2)材料二的两幅图分别反映了宋代什么绘画风格?(4分)
               
               
              (3)据材料三分析宋元文化繁荣的原因。据此,你得出什么认识?(4分)
            • 10. 美是人类永恒的追求,中外历史上的文化艺术异彩纷呈、绚丽多姿,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文化艺术在延续本身的传统、呈示多元化和多样性特点的同时,推动着全人类文化艺术的共同进步。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  书以晋为最工,亦以晋人为最盛。晋之书,亦犹唐  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尚也。               ——(清)马宗霍《书林藻鉴》
              材料二  味摩诘(王维)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宋)苏轼
              材料三  这种音乐所特有的战斗性,令人想起产生它的时代。……在他生命晚期最熟知他的申德勒说:“他主张无限制的自由与民族的独立……他渴望法国实现普选……。”……于是他接连写下《英雄交响曲》……。   ——(法)罗曼·罗兰


               
               
               
               
               
               
               
               
               
               
               
              请回答:
              (1)被后人尊称为“书圣”的古代书法家是谁?图5所示该书法家代表作品中的字体是什么?列举擅长此种字体的四个宋代书法家。(6分)
               
              (2)图6属于“士大夫画”,“士大夫画”又被称为什么画?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种画有哪些特点?(4分)
               
               (3)材料三中的“他”指谁?哪国人?指出其在欧洲音乐史上的地位和贡献。结合材料三分析指出其作品《英雄交响曲》蕴涵的时代精神。(6分)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