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在一个占世界人口1/5的发展中国家做到这一点,是一项史无前例的壮举,它改变了中国的命运。这项“壮举”是指我国:

              A.1950年开始的扫盲教育
              B.1977年恢复统一高考招生的制度
              C.1986年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D.2001年实现了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
            • 2.

              199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做出《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强调坚持以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这一决定的核心主张是(    )

              A.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B.教育提升国民素质
              C.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D.科技转化为生产力
            • 3.

              (17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科举制度曾被当做封建糟粕,受到过猛烈的批判,然而“贫苦子弟,类皆廉谨自勉,埋首窗下……即纨绔子弟,亦知苦读,以获科第,否则虽富不荣……因此之故,前清时代,无分冬夏,几于书声遍野,夜静三更,钻研制义。是皆科举鼓励之功有甚于今日十万督学之力也。”……(科举制)西国莫不慕之,近代渐设考试以取人才,而为学优则仕之举。今英、法、美均已见端,将来必至推广。

              ——改编自邓嗣禹《中国考试制度史》等

              材料二  1932年,国民政府公布《中小学毕业会考暂行规定》,引起了极大的争论。教育部长朱家骅说:会考“可以检查一般学生程度是否提高”,“会考制度,并非用以使任何学识突出之学生得一荣誉,实为考查学校成绩之另一方法”。陶行知说:“学生是学会考。教员是教人会考……会考所要的必须教。会考所不要的,不必教,甚而至于必不教”,“在学生赶考的时候……把中华民族的前途赶跑了”。还有人著文说太死知识不合教育原理,不利学生健康。1936年,教育部令各省教育厅、局,将原依学生会考成绩计算学校成绩办法改为仅发表参加会考学校名单,重申对毕业学生之操行及体育成绩,各校应严加考核。

              —— 摘编自高奇《中国教育史研究•现代分卷》

              材料三  我们要实现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要能上去。发展科学技术,不抓教育不行。靠空讲不能实现现代化,必须有知识,有人才。没有知识,没有人才,怎么上得去?科学技术这么落后怎么行?要承认落后,承认落后就有希望了。现在看来,同发达国家相比,我们的科学技术和教育整整落后了二十年。……抓科技必须同时抓教育。从小学抓起,一直到中学、大学。我希望从现在开始做起。

              ——邓小平《尊重知识,尊重人才》(1977年5月)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说明历史上科举制曾经起到的积极影作用。(8分)

              (2)根据材料二,回答国民政府公布会考规定所引起的争论的焦点是什么?(2分)概括争论双方的理由。(4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70至90年代为“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党和国家采取的主要政策措施。(3分)

               

            • 4.

              费正清在《美国与中国》中说:“毛(泽东)后的领导转变了方针。为了现代化,国家重视专甚于红,重新建立为国选拔人才的传统制度。”这种“制度”具体是指

              A.恢复统一高考招生制度
              B.推进九年义务教育制度
              C.提出“科教兴国”战略
              D.确立教育“三个面向”思想
            • 5.

              王军同学在整理父亲的书房时。偶然发现书中夹着一张阵旧的大学招生宣传册,其中介绍有“教育大革命”的内容,学校办学体制有全日制、半工半读、业余学习三类。这经宣传册最早应印刷于(  )

              A.20世纪50年代
              B.20世纪60年代
              C.20世纪70年代
              D.20世纪80年代
            • 6.

              如下图,这是一部反映我国于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的电影的海报,对高考制度的恢复,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A.标志着十年动乱的结束
              B.宣告了改革开放的开始
              C.体现了社会公正的重建
              D.意味着拨乱反正的完成
            • 7.

              下列科技、教育方面的成就,不属于我国改革开放时期的是

              A.颁布《义务教育法》
              B.培育“南优二号”杂交水稻
              C.“银河—Ⅰ号”计算机研制成功
              D.建成秦山、大亚湾核电站
            • 8.

              (20分)国运兴衰,系于教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一个青年跑进太学求学,毕业后被派到地方服务。待服务地方行政有了政绩,再经长官察选到中央,又须经过中央一番规定的考试,然后才始正式入仕。那是当时入仕从政的唯一正途,政府的一切官吏,几乎全由此项途径出身。这样的政府,我们再也不能叫它做贵族政府……我们只能叫它做读书人的政府,或称士人政府。                           

              ——摘编自钱穆《中国历史政治得失》

              (1)材料一反映了当时怎样的选官制度?(1分)为什么“这样的政府,我们再也不能叫它做贵族政府”?(2分)

              材料二  16一18 世纪初期英国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增设教授席位的情况

              (2)根据材料二的信息,概括英国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从16世纪中期至18世纪初期新增课程的变化趋势,(2分)并分析导致这种变化的原因。(3分)

              材料三  同文馆于同治元年(1861年)成立。馆学最初只有英文、法文……同文馆是成立了,但招不到学生,因为风气未开,无人肯入,大家以为学了洋文,便是降了外国。

              ——齐如山《齐如山回忆录》

              (3)据材料三指出当时同文馆的处境(1分)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造成这种处境的社会背景。(4分)

              材料四  2004年,广东教育出版社编写的语文新教材中特设了“走近经济”单元,收录了经济学家王则柯的《钱》、茅于轼的《市场经济中新的道德和法治》等文章。……在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关外国选文有92篇,占所有课文的20%,内容涉及科学、人文、自然、风物等各个方面,而且,选文所涉及的国家以西方发达国家为主。

              ——以上材料均摘自中国新闻网《六十年语文书变迁》

              (4)根据材料四,概括21世纪以来语文教材内容的主要变化。(3分)并分析导致其变化的经济条件。(4分)

               

            • 9.

              1951年10月,中国的政务院公布了《关于改革学制的规定》,对高等学校的院系进行了调整,不久北京相继成立了北京航空学院、北京矿业学院、北京林学院、北京钢铁学院、北京机械化农业学院等八大院校。当时进行这种院系调整的主要目的是

              A.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
              B.引进苏联模式培养人才
              C.适应经济建设的需要
              D.贯彻全面发展教育方针
            • 10.

              (11分)科技、教育、国防的发展深刻影响整个国家的发展进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像印刷术、大炮、气球和麻醉术这些发明,中国人都比我们早。可是有一个区别,在欧洲,有一种发明,马上就生气勃勃地发展成为一种奇妙的东西,而在中国却依然停滞在胚胎状态,无声无息。中国真是一个保存胎儿的酒精瓶。

              ——(法)雨果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成为“保存胎儿的酒精瓶”的原因。(3分)

              材料二  观察下列图片

              (2)根据材料二,概括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事业取得了哪些巨大成就?(3分)还存在着什么问题?(2分)

              材料三  中国的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号2012年9月25日正式入列海军。辽宁号的启用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十个拥有现役航母的国家,也是最后一个拥有航母的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众所周知,辽宁号是从前苏联未完工的瓦良格号航母改装而来的。

              (3)材料三中辽宁号人列中国海军的历史原因有哪些?(3分)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