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如表为中国近代报刊业发展情况简介,对此理解有误的是(  )
              19世纪40-90年代 19世纪90年代 20世纪初期
              代表刊物 外国人拉开中国近代报刊业序幕;《昭文新报》开创国人办报先例 维新派《时务报》、《强学报》、《中外纪闻》等宣传维新思想 《新青年》的创办;革命派在国内外一共创办了近120种报刊
              A.国人向西方学习逐步深入到制度层面
              B.国人办报逐渐占据新闻产业主导地位
              C.近代报刊业的发展体现社会变革要求
              D.近代报刊业的发展推动国人思想解放
            • 2.

              被誉为“中国近代历时最为长久、影响最大”的中文报刊是

              A.《时务报》
              B.《申报》
              C.《民报》
              D.《新青年》
            • 3.

              梁启超认为:“报馆之议论既浸渍于人心,则风气之成不远矣。”在此,梁启超

              A.肯定报纸的商业功能
              B.认识到群众力量的重要性
              C.主张首先改革社会风气
              D.肯定报纸的舆论教化功能
            • 4.

              在只有邸报的年代,怀疑官方记载的人们只能如鲁迅先生所说,到野史杂说中探求真相。而晚清近代化报刊的出现改变了这一传统格局。”材料认为近代报刊

              A.取代政府成为社会的评判法官
              B.迎合民众多方了解信息的需求
              C.剥去了朝廷官方活动的神秘面纱
              D.实际是社会上野史杂说的汇编
            • 5.

              下列大众传播媒介在近现代中国出现时间最晚、功能最强大的是( )

              A.报纸
              B.电影
              C.无线广播
              D.互联网
            • 6.

              19世纪末20世纪初,大量外来词最先通过报刊译介过来,经报章媒体广泛传播,并在中国经过一段时间运用、磨合、变异和普及,进入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领域,并最终推动中国近代化的历史进程。这说明( )

              A.报刊杂志有利于推动社会政治变革
              B.科学著作是由大量外来词构成的
              C.报刊杂志是新思想传播的重要媒介
              D.报刊杂志是以传播西方思想为主
            • 7.

              1920年全国报界联合会通过《劝告勿登有恶影响于社会之广告与新闻案》指出:“如奖券为变相之彩票,究其弊端可以凋敝民力而促其生计,且引起社会投机之危险思想。又如春药及诲淫之书,皆足以伤风败俗,惑乱青年。此种广告,皆与社会发生极大之恶影响,而报纸登载,恬不为怪。”这反映出当时

              A.政府立法整顿,规范广告业秩序
              B.民族危机加深,报业界抵制外货
              C.报刊业发展迅速,广告比重加大
              D.缺乏有效管束,广告业乱象丛生
            • 8.

              民国时,有人会议说,“别的地方我不清楚,在我幼年的江南穷乡僻壤,都是把《申报》和报纸当作同义语的,比如,新媳妇要回娘家,会叫他的男人:这些东西不好带,拿张申报来包包”。材料反映出《申报》

              A.主要面向市井小民
              B.社会影响较为广泛
              C.便利了民众的生活
              D.在报界发行量最大
            • 9.

              近代以来,科技不断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下列场景不符合历史史实的一项是( )

              A.1839年,广州市民通过阅读《申报》了解虎门销烟情况
              B.1939年,上海市民观看获奖电影《渔光曲》
              C.1949年,南京居民收听北平和谈最新进展
              D.1999年,济南市民在街头观看国庆阅兵直播
            • 10.

              梁启超在《时务报》第一期发表的《论报馆有益于国事》一文,首次把报纸比作耳目、喉舌,具有“去塞求通”的功能,有了报纸,“待以岁月,风气渐开,百废渐举,国体渐立,人才渐出,十年以后而报馆之规模亦可以渐备矣”。由此可见,梁启超

              A.希望将报馆作为维新变法的机构
              B.专注于办报而忽视了维新变法
              C.将言论自由作为变法的终极目的
              D.重视舆论宣传对维新变法的重要性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