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近代中国掀起了办报热潮,出现了一批有代表性的报刊,如王韬的《循环日报》、梁启超的《时务报》、严复的《国闻报》、孙中山的《中国日报》。它们的共同点是(  )
              A.都为传播进步思想,开启民智
              B.都采用白话文写作
              C.都为满足市民文化消遣的需要
              D.都为宣传革命思想
            • 2. 20、创刊于1872年,并且成为近代中国出版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报纸是(   )
              A.《点石斋画报》
              B.《申报》
              C.《新小说》
              D.《民报》
            • 3. 1897年11月《时务报》曾记载:“乡人某蓄鸡鸭甚伙,而得蛋甚少,约计徒食而无所出者,五分而有其一。于是以曷格司射光(即X射线)验之,果见所蓄鸡鸭中,不生蛋者居其弱半。自此以后,该乡人购鸡鹎,必携射光机器,能生蛋者留之,否则售之于市。”这一记载反映了(  )
              A.西方科技在农村得到广泛应用
              B.大众媒介关注近代科技的应用
              C.维新思想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
              D.西方科学思想在中国得到弘扬
            • 4. 1949年12月,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颁布《关于统一发布中央人民政府及其所属各机关重要新闻的暂行办法》,规定所有公告和公告性新闻均由新华通讯社统一发布。这一举措的目的在于(  )
              A.建立起高效的新闻宣传网络
              B.实现信息传播业的结构性调整
              C.便于及时通报国内国际形势
              D.建立集中统一的新闻宣传制度
            • 5. 在中国近代史上历时最长、影响最大的中文报刊是

                

              A.《新青年》
              B.《万国公报》     

                

              C.《申报》
              D.《生活周刊》
            • 6. 《故都杂咏》中写道:“啧啧沿街卖报声,成天奔走送新闻;秀才不出门前去,一样全球消息灵。”材料表明近代报纸

                

              A.改变了人们的阅读方式
              B.丰富了大众的娱乐生活
              C.宣传民主革命政治主张
              D.加速了社会新闻的传播

            • 7. 1986 年7 月12 日,《中国纺织报》登载了一篇有关北京早期服装市场的稿件,题目是《北京流行黄裙子》。谁都没有预料到,一篇报道掀起了穿黄裙子的风潮,几乎一夜之间,大街小巷不同年龄段的女人们穿起了黄裙子。这则材料能够说明
              A.服装的变化反映了妇女社会地位的提高
              B.改革开放推动了女性服饰的多样化发展
              C.大众传媒的发展丰富了人们的文化生活
              D.大众传媒的信息影响了人们的日常生活
            • 8. (12分)大众传媒深刻地影响着社会生活。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那时我已稍能读报纸,也稍知时事,广州起义失败,七十二烈士合葬黄花岗,上海的《民立报》所发表的惋惜痛恨文章,我读了深受感动。林觉民遗妻书,曾教我流了不少眼泪。

                                                                   ——《苏雪林自传》

              辛亥武汉起义,上海《民立报》日事制造利于革命之电报新闻,清吏震惊,党人气盛。

                                                          ——邹鲁编著《中国国民党史稿》

              材料二  自北京大学学生发生五四运动以来,一般爱国青年,无不以革新思想,为将来革新事业之预备,于是蓬蓬勃勃,抒发言论。国内各界舆论,一致同倡。各种新出版物,为热心青年所举办者,纷纷应时而出。扬葩吐艳,各极其致,社会遂蒙绝大之影响。虽以顽劣之伪政府,犹且不敢撄其锋。此种新文化运动,在我国今日,诚思想界空前之大变动。推其原始,不过由于出版界之一二觉悟者从事提倡,遂至舆论大放异彩,学潮弥漫全国,人皆激发天良,誓死为爱国之运动。

                                               ——孙中山《致海外国民党同志函》(1920年1月)

              材料三  (2011年底)网友对2011年的微博大事件进行总结:一月:空巢老人;二月:微博打拐;三月:日本地震;四月:瘦肉精;五月:私奔;六月:郭美美事件;七月:甬温高铁事故;八月:京沪高铁全线贯通;……

                                                     ——罗志渊:《微博时代,微博力量不可忽视》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辛亥革命期间报纸发挥了怎样的作用?(3分)

              (2)据材料二归纳在孙中山看来新文化运动的原因有哪些?(3分)

              (3)据材料三指出,微博在公共事件中起着怎样的作用?与报纸相比,微博有什么特点?(4分)

              (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大众传媒的发展趋势。(2分)

            • 9. 11、四大媒介是指 

                ①报纸 ②广播 ③互联网 ④影视 ⑤书刊 

               

              A.①②③⑤
              B.①③④⑤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⑤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