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1945年4月23日,中共“七大”在延安城西北郊的杨家岭村中央大礼堂召开,主席台前的石拱上写着“在毛泽东的旗帜下胜利前进”大幅标语。这说明
              ①毛泽东积极探寻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②毛泽东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③中共开始了由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的过渡
              ④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革命实践经验进行了科学的概括与总结

              [     ]


              A.①②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 2. 外国记者到延安采访时,发出这样的感叹:“原来还有另一个中国啊!”称延安是“思想工厂”。这里的“思想”主要是指中国共产党

              [     ]


              A.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理论 
              B.发表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C.揭示了中国革命的前途问题
              D.解决了新中国的国家性质等问题
            • 3. 抗战胜利前后,中国共产党为实现和平民主建国,提出的政治主张是

              [     ]


              A.建立民主联合政府
              B.结束国民政府的统治
              C.建立工农民主政权
              D.消灭国民党反动势力
            • 4. “我们主张在彻底地打败日本侵略者之后,建立一个以全国绝大多数人民为基础而在工人阶级领导之下的统一战线的民主联盟的国家制度,我们把这样的国家制度称之为新民主主义的国家制度。”据内容判断,这段文献资料应当出自

              [     ]


              A.中共“七大”
              B.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C.中共“八大”
              D.中共八届八中全会
            • 5. 胡锦涛主席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四中全会上强调坚持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全党,建设一支高素质干部队伍,使党的基层组织真正成为贯彻“三个代表”的组织者、推行者、实践者,增强党的团结和活力。
              请回答:
              (1)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20世纪以来先进中国人在理论创新上的最突出成就,那么这三大理论成就分别形成的标志是什么?分别说明这些理论创新的历史背景及其对中国革命和建设所起的重要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些理论创新成果反映了怎样的共同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 下面是有关中国共产党某次会议场景的描写:主席台上方“在毛泽东的旗帜下胜利前进”的横幅和会场后面“同心同德”四个大字交相辉映。会场两侧张贴着“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的标语,四周二十四面党旗标志着中国共产党走过的二十四个春秋。该会议应是
              [     ]

              A.八七会议
              B.遵义会议
              C.中共七大
              D.中共八大
            • 7.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理论成果,对于指导我国的革命和建设都有着重大的意义。它形成于下列哪一时期
              [     ] 

              A.红军长征时期
              B.抗日战争时期
              C.解放战争时期
              D.新中国成立后
            • 8.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毛泽东在同周世钊的谈话中,谈了中国革命在1935年遵义会议以前,因为没有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和中国革命运动结合起来,或者结合得不好,走了很多弯路,吃了很多的亏,遭受了很大的损失……从1935年起,中国革命斗争的实践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比较好地结合起来,到1945年党的七大召开时,“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结合的正确思想体系,可说已经到了成熟的地步了。于是,大家觉得很有必要给这种思想体系安个名称。”他说:“党中央当时确定把这种思想体系叫做‘毛泽东思想’,决不是说‘毛泽东思想’就完全是我一个人的思想,它是包括一班人的正确思想在内的。”……“当然,在这种正确思想体系里面,我的东西可能要多一点。”
              ——陈明新《领袖毛泽东与周世钊》

              材料二 1956年,毛泽东在探究斯大林犯错误的原因和教训时说,最重要的是独立思考,把马克思列宁主义与实践相结合,“现在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我们要进行第二次结合,找出在中国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正确道路”。
              ——梁柱《毛泽东倡导实行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

              材料三 毛泽东思想永远是我们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的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要完整地准确地理解和掌握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原理,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以发展。
              ——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材料四 邓小平审阅向十四大作的政治报告稿时,郑重指出:“报告稿中讲我的功绩,一定要放在集体领导范围内。可以体现以我为主体,但绝不是一个人脑筋就可以钻出什么新东西来……这是群众的智慧,集体的智慧。我的功劳是把这些新事物概括起来,加以提倡。报告对我的作用不要讲得太过分,一个人、几个人,干不出这么大的事情。”
              ——《<论党>与刘少奇的晚年悲剧》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请概况出什么是“毛泽东思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分别列出毛泽东思想形成、成熟的时期及该时期的最重大理论成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材料二中标志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进行“第二次结合”,开始探索自己社会主义建设正确道路的文献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毛泽东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以发展”形成的理论成果分别解决了什么重大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根据材料一、材料四说明毛泽东和邓小平体现了怎样的个人品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9. 毛泽东在七大预备会议的报告中说:“决议案上把好事都挂在我的账上,所以我对此要发表点意见。写成代表,那还可以,如果只有我一个人,那就不称其为党了。”毛泽东的这些言论最能说明毛泽东思想是
              [     ]

              A.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B.中国革命实践的产物
              C.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D.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
            • 10. 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先后形成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大理论,这三大理论被写入党章并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分别是在哪些会议上
              [     ]

              A.七大、十五大、十六大
              B.七大、七届二中全会、十五大
              C.七届二中全会、八大、十六大
              D.八大、十一届三中全会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