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1980年4月20日,邓小平在接受卢森堡记者采访时说:“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这个制度的性质决定了我们奉行和平外交政策。”下列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

                A.国家利益是外交政策的决定因素

                B.中国一贯奉行和平外交政策

                C.要树立社会主义中国的和平形象

                D.邓小平强调新中国的外交原则

               

            • 2.

              1978年,邓小平在中央工作会议结束时发表重要讲话:“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该讲话的本质是

                A.指出“文革”时期盛行个人崇拜

                B.强调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C.全面纠正“文革”的“左”倾错误

                D.否认“两个凡是”的观点

               

            • 3.

              江泽民说:“如果没有邓小平同志,中国人民就不可能有今天的新生活,中国就不可能有今天改革开放的新局面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光明前景。”对此理解错误的是(   )

              A.邓小平开创了中国现代化建设新纪元
              B.邓小平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做出巨大贡献
              C.邓小平开创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新局面
              D.邓小平创造中国的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
            • 4.

              确立邓小平理论为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的会议是(   )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B.中共十四大
              C.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
              D.中共十五大
            • 5.

              材料一 尽扫专制之流毒,确定共和,普利民生,以达革命之宗旨,完国民之志愿。个人不可太过自由,国家要得完全自由。到了国家能够行动自由,中国便是强盛的国家,要把我们国家的自由恢复起来,就要集合自由成一个很坚固的团体,中国国家自由了,中国民族才真能自由。我们实行民族革命、政治革命的时候,须同时想法子改良社会经济组织。

              ——《孙中山文集》

              材料二 作为一个民族国家,中国是由于日本的大举入侵和举国抗战体制的形成,才在当时条件下最大限度地实现了统一,国人的民族意识也因此得以极大提升。我们说,抗日战争使近百年饱受分裂之苦的中国重新统一起来了,增强了国民对国家认同的程度和对政府的监督程度,它自然也就促进了国民对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关心和参与,从而成为中华民族复兴的重要枢纽。——杨奎松《抗战燃起中国现代国家梦想》现代——“梦想照进现实”

              材料三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中央在考虑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问题时,认识到要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道路、方针,制定发展战略。1979年12月,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来华访问在第一次谈话中,邓小平正式提出了中国式现代化战略——“小康战略”。小康战略是不断充实和发展的。1987年,中共十三大确认“温饱”(到1990)——小康(到2000)——基本现代化(到2050)”的三步走战略。——何爱国《重探新中国现代化战略的演变》

              (1)据材料一概括孙中山的主要思想观点。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抗日战争为什么“成为中华民族复兴的重要枢纽”。

              (3)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小康战略”提出的时代背景。

              (4)关于“百年坎坷寻梦”到“梦想照进现实”的曲折历程,谈谈你的认识。

               

            • 6.

              1992年4月8日《一九九二春邓小平与深圳》一书面世,并在社会上引起轰动。不单是深圳人民争相购买阅读,全国各地很多人都争相购买。这主要是因为该书(  )

              A.确立了经济体制改革的最终目标
              B.肯定了深圳改革开放的突出成果
              C.明确提出政治体制改革的方向
              D.解决了困扰改革进程的路线问题
            • 7.

              2012年6月,习近平同志在中央党校讲话中指出:“邓小平最大的功绩就是提出了新的理论,是对中国现实条件的全新理解下的新世界观,是对历史经验的有效借鉴。”这里邓小平“新的理论”主要指(  )

              A.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B.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C.“一国两制”理论
              D.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思想
            • 8.

              20世纪90年代初,邓小平头像再次出现在《时代》周刊封面上。《时代》周刊介绍到:“'航空母舰'在13年里转了第二圈。”以下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A.他作出了“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
              B.他系统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规定了党在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C.他的南巡谈话,为创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理论提供了基础
              D.他明确提出了“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道路
            • 9.

              邓小平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这句话

              A.指出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B.概括了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
              C.明确了社会主义发展的方向
              D.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 10.

              有西方学者指出:“毛泽东的继承者发起了‘现代化,运动,不仅采取了以前被视为‘修正主义者,的措施,而且还沿着这条修正主义的道路走得更远。”这些“措施”包括

              ①部分恢复个体经营②建立现代企业制度③努力改善外交环境④积极发展高新科技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