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20世纪50年代后期,中国植物学家胡先骕因批驳苏联生物学家李森科而遭到批判。周恩来闻之,讲话指出:“科学是科学,政治是政治,如果李森科不对,我们没有理由为他辩护,我们应向被批评的胡先骕承认错误。对一切科学。都要这样。”周恩来的这些话(  )
              A.反映了学术问题政治化的要求
              B.说明当时国内人们不尊重科学
              C.体现了“双百”方针的基本精神
              D.明确了“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
            • 2. 毛泽东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的时代背景是(  )
              ①三大改造即将完成 ②大规模经济建设的展开 ③调动知识分子的积极性 ④十一届全中全会的召开。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 3. 1964年10月2日,《东方红》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首演。全剧共分《东方的曙光》《星火燎原》《万水千山》《抗日烽火》《埋葬蒋家王朝》《中国人民站起来》《祖国在前进》《世界在前进》等八场,采用了歌舞、合唱等艺术表现方法,并且有民族乐队和西洋管弦乐队联合演奏。这一艺术创作反映出(  )
              A.这一时期艺术作品以革命题材为主
              B.政策支持推动了艺术精品的创作
              C.“样板戏”占据了“一枝独秀”的地位
              D.“二为”方向对艺术的指导作用凸显
            • 4. 著名美学家朱光潜说:“在‘百家争鸣’的号召出来之前,有五六年的时间我没有写一篇学术性的文章,没有读一部像样的美学书籍,或者是就美学里的某个问题认真地作一番思考。其所以这样,并非由于我不愿,而是由于我不敢……‘百家争鸣’号召出来了,我就松了一大口气。不但是我一个人如此,凡是我所认识的有唯心主义烙印的旧知识分子一见面就谈到这个‘福音’,没有一个不喜形于色的。”这说明了“双百方针”中的“百家争鸣”(  )
              A.推动了文学创作的繁荣
              B.突破了意识形态的禁区
              C.有利于学术研究的开展
              D.促成了思想解放的潮流
            • 5. 仅1956年,我国学术著作出版的数量比1950-1955年6年的总数还多。文学创作方面,初步打破了题材和主题的禁区,题材范围扩大,体裁风格多样,涌现了一批富于创新精神的作品。1957年1月,全国60多个专业歌剧团体在北京举行音乐舞蹈会演,20多天演出的节目有360多个。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
              A.三大改造胜利完成
              B.“双百”方针的贯彻
              C.大跃进运动的浮夸
              D.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
            • 6. 旅美华裔学者许芥昱认为:中国大陆自1976年10月后,短篇小说最为活跃,并说:“最引大众注目的内容,我称之为'Hurts Generations”。你认为“Hurts Generations”的核心思想内涵是( )
              A.从国际角度审视中国社会现象
              B.检讨各级各类民主制度被破坏
              C.反思严重践踏社会主义法制
              D.谴责极“左”路线造成的影响
            • 7. 1957年科学家钱伟长在《人民日报》上发表了题为“高等工业学校的培养目标问题”的文章,对清华大学的教学思想提出了不同意见,与清华园内外的潮流相背,引发了一场历时三个月的大辩论。清华报刊连篇累牍地刊登批判钱伟长的文章,并最终把他打成了“右派”。“批判钱伟长”在当时违背了(  )
              A.“百花齐放”方针
              B.“百家争鸣”方针
              C.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思想
              D.学术自由,兼容并包的主张
            • 8. 新中国成立后,曾出现许多有深刻社会影响的口号、标语等。下列口号接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人民公社好
              ②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③科教兴国
              ④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①③②④
              D.②①④③
            • 9. 评弹是一种盛行于江南地区的曲艺门类,在新中国成立前曾广为流传。1951年3月后评弹书目一度停演。50年代末60年代初,评弹再次焕发了新春,许多传统书目被保存、整理和传承,同时大量新的评弹书目不断推出。评弹艺术的再度发展主要得益于(  )
              A.社会民众强烈需求
              B.“双百”方针的提出
              C.国民经济恢复发展
              D.“双为”方针的提出
            • 10. 20世纪50年代,郭沫若和范文澜这两位历史学家,对于中国历史的分期问题看法截然不同,有些学者想提请中央宣传部决定,但中央还是认为应由历史学家自己去讨论决定。这反映了中央积极贯彻(  )
              A.“一枝独秀”的做法
              B.“百花齐放”的方针
              C.“百家争鸣”的方针
              D.压制学术争论的政策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