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下列说法体现了“双百”方针内涵的是(  )
              A.“要革命派,不要流派”
              B.争论会引起党内思想不一致”
              C.“止样板戏占领革命舞台”
              D.“不打棍子、不戴帽子、不抓辫子”
            • 2.

              1980年,潘祎和黄晓菊两位青年因为不堪生活的揉搓发出了一个引起全国大讨论的哲学疑问——“人生的路啊,怎么越走越窄?”杂志社收到6万多封来信参与讨论。以下结论错误的是

              A.经济高速发展中青年们的迷茫
              B.此后出现反思文革的伤痕文学
              C.文革对人们心灵造成巨大伤害
              D.人们的思想观念呈现多元化趋势
            • 3. 新时期以来,邓小平强调:“无论如何,思想理论问题的研究与讨论,一定要坚持执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这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了的,现在重申一遍,不允许有丝毫动摇。”据此,我们可以判断(  )
              ①“双百”方针得到恢复               
              ②新时期文化事业又走上了健康的轨道
              ③“双百”方针具有长久性的指导意义   
              ④文化事业成为党的工作重心。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 4. 1956年是中国新闻史上的改革年,《人民日报》进行了首次改版,主要内容包括:扩大报道范围、开展自由讨论、改进文风。《人民日报》发表文章,除少数中央负责同志的文章和少数社论以外,一般可以不代表党中央的意见,而且允许一些作者在《人民日报》上发表意见相反的文章。这次新闻改革(  )
              A.改变了《人民日报》的性质
              B.借鉴了苏联党报的经验
              C.体现了“双百”方针的精神
              D.理念得以持续贯彻执行
            • 5. 20世纪50年代,涌现出一大批人民喜闻乐见的文学作品。长篇小说有杨沫的《青春之歌》、梁斌的《红旗谱》;散文方面有杨朔、刘白羽、秦牧等创作了不少优秀作品;诗歌方面有何其芳的《我们最伟大的日子》等。出现这一繁荣局面的主要原因是(  )
              A.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B.扫盲教育的实施
              C.“双百”方针的提出
              D.国民经济得到发展
            • 6. 1956年中共提出在科学文化工作中实行的“双百”方针是指(  )
              A.艺术问题上“百花齐放”,学术问题上“百家争鸣”
              B.科技问题上“百花齐放”,文艺问题上“百家争鸣”
              C.科学问题上“百家争鸣”,文艺问题上“百花齐放”
              D.艺术问题上“百家争鸣”,学术问题上“百花齐放”
            • 7. 1956年12月21日新华社报道,这一年举行的比较重要的全国类学术会议有50多次,多于过去任何一年。科学工作者提交的学术论文和报告共有2000篇以上,也超过了以往任何一年。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中共八大的胜利召开
              B.“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
              C.“双百”方针的贯彻实施
              D.社会主义制度的最终确立
            • 8. 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指出:“利用行政力量,强制推行一种风格、一种学派,禁止另一种风格、另一种学派,我们认为会有害于艺术和科学的发展。艺术和科学中的是非问题,应当通过艺术界、科学界的自由讨论去解决。”此决定(  )
              A.是新中国政治民主化的体现
              B.有利于“双百”方针贯彻执行
              C.方便了文学领城的统一领导
              D.提高了文艺工作者的社会地位
            • 9. 1956年6月,江苏省文史研究馆馆员高二适写文章反驳郭沫若关于《兰亭序》是赝品的观点,但无处发表。为此,毛泽东给郭沫若写信表示“笔墨官司,有比无好”。毛泽东的意见体现了(  )
              A.“百家争鸣”的方针
              B.“百花齐放”的主张
              C.“文化革命”的观点
              D.“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 10. 邓小平在1979年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上指出,“我们要坚持……文艺为最广大的人民群众,首先为工农兵服务的方向,……文艺题材和表现手法要日益丰富多彩,敢于创新。要防止和克服单调刻板。机械划一的公式化概念倾向”。以下不符合这一指示精神的是(  )
              A..“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
              B.“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C..“八亿人口八个戏”
              D..“古为今用,推陈出新”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