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新中国实行的高考制度在“文化大革命”中中断,其间,高等学校在1966~1969年未招生,1970——1976年实行“群众推荐,领导批准,学校复审”的办法招收工农兵入学。由此可见,1977年“恢复高考”主要指恢复
              [     ]

              A.高等教育
              B.以群众推荐为主的招生方式
              C.高校招生
              D.以文化考试作为录取的 主要依据
            • 2. 下图反映了近几十年来文盲、半文盲在我国总人口中的比例变化情况,以下对其原因的分析正确的是

              [     ]

              A.国民教育体系的初步形成
              B.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确立
              C.“双百”方针的顺利实施
              D.《义务教育法》的颁布和实施
            • 3. 1977年,邓小平同志提出让高中学生参加高考,不再搞群众推荐,从此拉开恢复高考的序幕。其最重要的现实意义是
              [     ]

              A.否定了群众推荐制度
              B.实现了“学而优则仕”
              C.提供了平等竞争的权利
              D.为下乡知识青年提供出路
            • 4. “第十一条:父母或者监护人必须使适龄的子女或者被监护人按时入学……”这是我国哪部法律的规定
              [     ]

              A.《共同纲领》
              B.《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 5. 王军同学在整理父亲书房时,偶然发现书中夹着一张陈旧残破的大学招生宣传册,其中介绍有某学校本科牛在校人数,并设有硕士、博士学位授予点等。这张宣传册最早应印制于
              [     ]

              A.20世纪60年代
              B.20世纪70年代
              C.20世纪80年代
              D.20世纪90年代
            • 6. 邓小平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这”三个面向”的实质是
              [     ]

              A.通过教育的发展提高国家和民族的竞争力
              B.教育的发展要适合本国国情
              C.教育发展需要加强国际交流
              D.教育发展需要超前性
            • 7. 邓小平曾说过:“对全国教育战线十七年(建国后十七年)的工作怎样估计?我看,主导方面是红线。应当肯定,十七年中,绝大多数知识分子,不管是科学工作者还是教育工作者……取得了很大成绩……如果对十七年不作这样的估计,就无法解释我们所取得的一切成就了。”最能证明这一观点的史实是
              [     ]

              A.完成了对高等院校的大规模调整
              B.创办了一系列的工人学校
              C.全面开展了“上山下乡”运动
              D.初步建成了国民教育体系
            • 8. “1978年春天,27万多青年学子白日放歌、青春作伴,跨入大学校门,尽情拥抱‘科学的春天’。”能够与这一情景联系起来的是
              [     ]

              A.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实行改革开放
              B.邓小平复出,恢复中断十年的高考制度
              C.提出优先发展教育,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D.实施“211工程”计划,发展高等教育
            • 9. 电影《高考1977》反映了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次考试。如果让你来设计这场考试的场景,可能出现的是
              [     ]

              A.背景音乐:反映粉碎“四人帮”的歌曲
              B.外景:考场门口悬挂着“改革开放送春风”的横幅
              C.内景:考场中张贴有“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标语’”
              D.特写:作文题目“评‘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
            • 10. 《人民日报》曾发表文章《20年后重温邓小平“三个面向”题词,内涵仍丰富》。文中称:重温这一题词,深刻学习领会其丰富内涵……具有重要意义。下列对文中“丰富内涵”的解读比较全面和准确的是
               [     ]

              A.通过教育的发展提高国家和民族的竞争力
              B.教育的发展要适合本国国情
              C.教育的发展需要加强国际交流
              D.教育的发展要有一定的超前性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