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孝公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除井田,民得买卖”,“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居五年,秦人富强,天子致胙于孝公,诸侯毕贺。”
              --摘编自《史记•商君列传》等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卫鞅“以农求富”的经济改革措施及其影响。卫鞅的富国图强之术体现了当时哪个学派的主张?
               材料二  1933年  5月12日,美国国会通过了第一部《农业调整法》(the Agricultural Adjustment Act)主要策略是“限额耕种”,凡是根据政府“按户分配耕地面积计划”,“自愿”减少耕地、限制产量的农户都可以得到政府的津贴。1936年1月6日,联邦最高法院在一起案件中宣布《农业调整法》违反了美国宪法第10条修正案,认为只有地方政府才能管理各自辖区的农业生产。1936年《农业调整法》被宣布无效。
              --《政府对农业的“哺育”--浅析罗斯福新政的农业政策》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第一部《农业调整法》出台的背景,概括《农业调整法》的主要内容及其作用。1936年联邦最高法院的宣判体现美国民主政治体制中的哪些特点?
               材料三  19  82年11月中共中央制定了《当前农村经济政策若干问题》的文件指出:联产承包责任制采取了统一经营与分散经营相结合的原则,从而推动了我国农业的极大发展。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阐释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能够“推动我国农业极大发展”的原因。
            • 2. 商鞅以“治世不一道,便国不必法古”的创新精神,对旧制度进行深刻变革,对后世影响深远。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民本,法也。故善治者,塞民以法……不刑而民善,刑重也。刑重者,民不敢犯,故无刑也。而民莫敢为非,是一国皆善也……
              --《商君书•画策第十八》材料二  秦孝公用商鞅,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然王制遂灭,僭差无度。庶人之富者累巨万,而贫者食糟糠;有国强者兼州城,而弱者丧社稷。
              --《汉书》请回答:
              (1)据材料一,说明商鞅的治国策略及目的。对此你如何评价?
              (2)据材料二,概括对商鞅变法持否定态度的依据。(不得照抄原文)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商鞅变法的认识。
            • 3. 民族复兴和国家发展道路的智慧选择是时代的主题。阅读材料,结合所学 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富,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 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商鞅为实现秦国“移风易俗”所釆取的措施。
              材料二:据《长江日报》2012年ll月16日报道,西安铁路局23岁的见习路线工渠敬 雷在路线巡查中偶然发现一处110年前“汉阳造”钢轨至今还在正常使用。该钢轨位于四川省 达州一处铁路桥上,全长约25米,作为护轨使用。在钢轨内侧清晰铸有繁体字:1902年汉 阳铁厂造。《武汉通史》主编、著名历史学家皮明庥就此评论说,“4汉阳造,钢轨至今能在 四川的铁路线上使用,足以证明武汉曾经的工业辉煌”。“汉阳铁厂是中国第一家近代钢铁企 业,被誉为中国近代工业化的开端,武汉也被视为中国近代工业发祥地之一”。
              --(《武汉通史》主编、著名历史学家皮明庥语)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统治者创办汉阳铁厂根本目的是什么?依据材料二简述 汉阳铁厂的历史地位。
              材料三:各区域性贸易集团在对内和对外贸易方面都建立了一整套法律机制。这些法律 和行政往往是利己排他的。……区域性经济集团各成员国除进行经济合作外,还把合作项目 扩展到环保、科技、知识产权等非经济领域方面,甚至延伸到减少贪渎、制止毒品交易、反 对恐怖主义,制药和保健等方面的食作……例如,欧盟还利用反倾销的法律,限制经济组织 外的某些产品输入,每年引发的反倾销案有几十起,大多数案件是涉及发展中国家的产品。北美自由贸易区也有类似规定……国际间也制定一些法律规则来遏制单边主义和“灰色区 域”的利用,但一些国家还是以反倾销措施作为保护公平竞争。
              --摘编自《区域性国际经济组织的发展对国际经济法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概括当今国际经济法的特点和影响。
              材料四:1978年以来,中国改革开放30年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奏响了中华民族伟大复 兴的序曲。“中国模式”的成功,带来了中国的发展,使世界重新认识了中国。到2050年,中国很可能成为全球第一大经济体。中国需要一个新的经济奇迹。而且全球经济兴衰可能 取决于中国是否能再创奇迹。--美国《时代周刊》
              (4)简要指出“中国模式”下经济体制的探索历程?分析“中国模式”给中国和世 界带来哪些影响?面对当今国际形势的新发展,你认为应该如何加快中国现代化发 展的进程。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