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官员质问某人:“这些是你的书吗?你会撤销你的主张吗?”这人坚持:“我只接受《圣经》的权威和自己良心的约束;我不能撤回我写的任何东西,因为我的良心是跟随着《圣经》的,而昧着良心做事既不稳妥,也不正确。”这应是下列哪两人的对话(    )

              A.苏格拉底与雅典的大陪审团
              B.布鲁诺与异端裁判所的法官
              C.马丁?路德与罗马教廷的官员
              D.赫胥黎与威尔伯福斯主教
            • 2.

              加尔文认为:“一个人之所以发财致富,不在于他的品德、智慧或勤劳,而完全靠上帝的恩赐。”这一观点反映了加尔文

              A.第一次提倡人们在内心世界中发现宗教
              B.首次挑战罗马教皇至高无上的绝对权威
              C.用先定论为资产阶级发财致富进行辩护
              D.主张没收天主教会的大量土地以及财产
            • 3.

              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写道:“路德战胜了信神的奴役制,只是因为他用信仰的奴役制代替了它。”“信仰的奴役制”是指

              A.“人皆上帝”
              B.“人皆僧侣”
              C.“因行称义”
              D.“理性至上”
            • 4.

              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促进了近代欧洲的思想解放。因为它们都

              A.抨击封建君主的专制统治
              B.体现人们实现自我价值的诉求
              C.倡导理性至上和科学思维
              D.揭露资本主义社会的黑暗现实
            • 5.

              下列漫画的寓意为“德国是教皇的奶牛”,对其表述准确的是(  )

              A.德国的养牛业发达
              B.德国是罗马教皇的牛奶供应国
              C.罗马教皇对德国的剥削
              D.表达了德国宗教改革的根本原因
            • 6.

              西方人文精神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至于神,我们既然无法真切的感受他们是否存在,也不知道他们到底长什么样子,有许多东西是我们认识不了的。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

              ——普罗塔哥拉

              材料二 上帝的道不是用什么行为,而是单用信才能领受爱慕的。因此,既然灵魂为它的生命与义所需要的只是信,那么,灵魂称义显然单是因信,而不是因任何行为,因为它若可因别的称义,就不必需要道,这样,也不必需要信了。

              ——马丁?路德《论基督教的自由》

              材料三 孟德斯鸠:这个禁欲的职业(神职)摧残了许多人,即使瘟疫与最惨烈的战争也从来不至如此。

              伏尔泰:难道农民的儿子生来颈上带着项圈,而贵族的儿子生来在腿上带着踢马刺吗?

              卢梭: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却无处不在枷锁之中,自以为是其他一切的主人,反而比其他一切更是奴隶。

              康德:启蒙运动就是人类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不成熟状态。不成熟状态就是不经别人的引导,就对运用自己的理智无能无力。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古希腊人文精神的具体内涵并指出其产生的历史背景。(4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马丁?路德在灵魂得救途径问题上的观点并说明此观点在当时的积极意义。(4分)

              (3)根据材料三,概括启蒙运动时期人文主义的基本内涵。(4分)

              (4)综合上述材料,指出不同历史阶段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特征。(2分)

               

            • 7.

              在教义方面亨利八世宗教改革的内容不同于加尔文教主张的是(   )

              A.没收天主教会的土地
              B.教职人员可以婚嫁
              C.保留天主教主教制基本教义和仪式
              D.先定论
            • 8.

              中世纪的欧洲,天主教会势力强大占据着支配地位,在经济上( )

              A.征收“什一税”、兜售“赎罪券”
              B.控制各国的高级教职任命权与教会司法权
              C.规定了统一的《圣经》版本
              D.推行重商主义
            • 9.

              宗教改革前,关于教皇和皇帝的权利,有这样一个形象的比喻,教皇是太阳,皇帝是月亮;宗教改革后,人们换了一种说法:上帝的归上帝,凯撒(泛指皇帝)的归凯撒。这种认识的改变反映了

              A教皇和皇帝的权利一直是平等的        B教皇的权利在上升,皇帝的权利在下降

              C教皇的权利始终大于皇帝的权利        D皇帝的权利在上升,教皇的权利在下降

               

            • 10.

              “它破除了对权威的信仰,却恢复了信仰的权威;他把僧侣变成了俗人,但又把俗人变成了僧侣”一上材料反映的思想是

              A因行称义    B   因信称义    C人非工具    D理性至上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