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我陷于信仰的苦恼中,不断叩问圣保罗的这句话,想弄清他的意思。……而那段话的意思就是:福音书表现了神的裁判……慈悲为怀的神通过它让信仰使我们成为义人。”这种观点

              A.要求废除天主教及其教会
              B.使人获得灵魂自救的自主权
              C.增强了宗教改革引发的信仰苦恼
              D.表达了对民主政治的向往
            • 2.

              (12分)人文精神是世界思想文化领域的瑰宝,推动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他的出名主要是由于他的学说,即“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

              ——罗素《西方哲学史》

              材料二    下面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品

              材料三     灵魂得救只须靠个人虔诚的信仰,根本不需要教会的繁琐仪式。上帝的恩典是上帝给人的礼物,只有上帝才能赦免罪人。信徒得救不靠行为,全凭信仰。要得救上天堂,不靠教会或行善,更不靠赎罪券。

              ——《路德选集》

              材料四     中国近代军事学家、政论家蒋百里著《欧洲文艺复兴史》后,梁启超评价说:“然则此书者,吾不敢径指为百里所得之曙光,然吾有以窥其求曙光所由之路也。……吾证其为极有价值之作,盖述而有创作之精神者也。”金宝山也评论道:“蒋百里撰写的《欧洲文艺复兴史》是我国人士所撰有关文艺复兴的第一本著作。……蒋百里在文中提出的‘人之发见,世界之发见’两点,正是‘民主、科学’的生动注脚,符合时代精神。”

              (1) 材料一中的“他”指的是谁?(1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他的学说有何进步性和局限性。(4分)

              (2)材料二、三所反映的思想有何相似之处?(2分)指出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的关系。(1分)

              (3)材料四中的评论者认为文艺复兴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发展起到了怎样的作用?(2分)他们又是怎样认识文艺复兴的精神实质的?(2分)

               

            • 3.

              有学者认为,文艺复兴中的人义主义者通过文学、艺术及其他形式对天主教会的腐败现象揭露得淋漓尽致,为马丁•路德提供了攻击天主教的炮弹。路德的宗教改革思想是用神学的理论与话语表达了人文主义自由、平等的思想。可见,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的共同之处是

              A.都坚持国家权力高于神权
              B.都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C.都从根本上否定上帝的权威
              D.传播人文主义手段相同
            • 4.

              赫·乔·书尔斯认为“他们反对教皇不是因为他是世界的宗教领袖,而是因为他不是这样的领袖;因为他本应该是他们的精神领袖,而他却是一个富有的世俗君主。”这从本质上说明宗教改革是一场    

              A.反教皇的宗教斗争
              B.反对主的民主革命
              C.反宗教的民族革命
              D.反封建的政治斗争
            • 5.

              马丁路德和加尔文宗教改革主张的相同点有

              ①新教摆脱了宗教的体系 ②主张信仰得救

              ③都受文艺复兴的影响   ④都反对因行称义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 6.

              罗马城内有架“圣梯”凡人只要爬上去便可赎罪。一天有人爬到中间又突然退了下来,旁人问其原因,他说:“只要心中有信仰,就能赎罪,不必在乎表面的礼仪。”此人最有可能是

              A.但丁
              B.马丁·路德
              C.达·芬奇
              D.莎士比亚
            • 7.

              下图是《柏林日报》刊登的一则广告。这则广告出现于

              A.古罗马时期
              B.15世纪以前
              C.15世纪
              D.16世纪以后
            • 8.

              16世纪的特兰托会议宣称:“基督教的真理和道德规范,除依据《圣经》外,还依据不成文的传统,而传统任凭教会选择决定,《圣经》的诠释亦必须遵照教会意见。”此次会议主要目的是

              A.反对宗教改革
              B.强调信仰的纯洁性
              C.推动民族国家的发展
              D.阐释信仰和道德的关系
            • 9.

              李平晔教授在评价近代某事件时指出:“使基督教世俗化,或使西欧人民的世俗生活神圣化,把人们的精神和潜能从封建桎梏下解放出来,在现实的拯救和解放的道路上,迈出了关键的一步。人们的心灵从追求天国的虚幻,转向现实的生活和劳作,使人们重新认识到人生的价值和意义,重新投身于改变现实的活动中。”李平晔教授评价的近代事件是

              A.文艺复兴
              B.宗教改革
              C.启蒙运动
              D.工业革命
            • 10.

              马克思说:“的确,路德战胜了虔信造成的奴役制,是因为他用信念造成的奴役制代替了它,他破除了对权威的信仰,是因为他恢复了信仰的权威,……他把人从外在的宗教笃诚解放出来,是因为他把宗教笃诚变成了人的内在世界。”对材料最恰当的理解是(  )

              A.说明路德教实际上否定了教会的权威
              B.肯定了虔诚信仰灵魂便获救的主张
              C.批判了路德教背教离人文主.义精神
              D.指出了路德思想的双重作用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