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下列关于“人文精神的发展历程”的叙述和其所对应的历史时期,不正确的是(   )

              选项         叙述                                                                  历史时期

              A               从自然哲学走向人文哲学                           古代希腊

              B                以神为本转为以人为本                               文艺复兴

              C                从简化宗教仪式到取消宗教仪式              宗教改革

              D               从人文主义走向理性主义                           启蒙运动

               

            • 2.

              下面图片描绘了修士和修女们在野宴中纵情声色的情景,它们反映了那个时候西欧知识阶层的(    )

              A.发展资本主义的信心
              B.复兴古希腊罗马文化的信心
              C.对宗教信仰的渴望
              D.对思想自由和解放的渴望
            • 3.

              16世纪,马丁·路德说:“善功不能造就善人,但是善人行善功。邪恶之行不能制造邪恶之人,但是邪恶之人行邪恶之事……善功不是凭借着上帝之言,也不是出自于人的内心,只有信仰与上帝之言才能对人的内心加以改造。”马丁·路德此话的主旨是(     )

              A.肯定基督教礼拜仪式的作用
              B.强调善功对于灵魂救赎的意义
              C.善功是信仰的前提而非结果
              D.灵魂救赎的关键是自我的信仰
            • 4.

              (16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苏格拉底说,智慧的人总是做美而好的事情,愚昧的人则不可能做美而好的事,即使他们试着去做,也是要失败的。既然正义的事和其他美而好的事都是道德的行为,很显然,正义的事和其他一切道德的行为,就都是智慧。

              ──色诺芬《回忆苏格拉底》

              材料二  我陷于信仰的苦恼中,不断叩问圣保罗的这句话,想弄清他的意思。我日夜思索这句话(神的裁判表现在神本身,正如所写的:“义人靠信仰生活”),神终于怜悯我,让我明白:神的裁判就是义人蒙受神恩所经历的裁判,就是信仰,而那段话的意思就是:福音书表现了神的裁判,被动的裁判,慈悲为怀的神通过它让信仰使我们成为义人。

              ——马丁·路德《拉丁文作品第一卷序言》

              材料三  “启蒙运动就是人类脱离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不成熟状态,不成熟状态就是不经别人的引导,就对运用自己的理智无能为力。当其原因不在于缺乏理智,而在于不经别人的引导就缺乏勇气与决心去加以运用时,那么这种不成熟状态就是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了。Sapereaude(意思:勇于认识)!要有勇气运用你自己的理智!这就是启蒙运动的口号。”

              ——康德《对一个问题的回答:什么是启蒙?》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苏格拉底的基本观点。这一观点的提出是基于怎样的背景?(4分)

              (2)据材料二概括马丁·路德的主张。(2分)说明这一主张的积极意义。(2分)

              (3)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启蒙思想家对未来社会的政治构想。(6分)这些构想是材料三中康德阐述的哪一观点的体现?(1分)这表明西方人文主义思想发展到了怎样的新高度?(1分)

               

            • 5.

              赫·乔·韦尔斯认为“他们反对教皇不是因为他是世界的宗教领袖,而是因为他不是这样的领袖;因为他本应该是他们的精神领袖,而他却是一个富有的世俗君主。”由此可见宗教改革从本质上说是 (    )

              A.反教皇的宗教斗争
              B.反君主的民主革命
              C.反宗教的民族革命
              D.反封建的政治斗争
            • 6.

              有人说:“古代西方什么都禁,就是不禁人的本能。中国什么都不禁,独禁本能。”假如你同意上述观点,你可以找到能论证这一做法的论据是(   )

              A.“人文主义”,“民贵君轻”
              B.“因信称义”,“天人感应”
              C.“人文主义”,“存天理,灭人欲”
              D.“因信称义”,“致良知”
            • 7.

              “一个人之所以发财致富,不在于他的品德、智慧或勤劳,而完全靠上帝的恩赐。”这句话反映的观点出自(  )

              A.马丁·路德
              B.加尔文
              C.拉斐尔
              D.康德
            • 8.

              1534年,英国国会通过《至尊法》,宣布英国国王是“英国教会和教士的保卫者和唯一的最高元首”。一切臣民在需要时都得作效忠至尊的宣誓,承认亨利而否定教皇的宗教领袖地位。英国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A.建立本民族的教会
              B.加强世俗统治的权力
              C.摆脱罗马教皇控制
              D.维护民族国家的利益
            • 9.

              罗马城内有架“圣梯”,凡人只要爬上去便可赎罪。一天,有人爬到中间,又突然退了下来,旁人问其原因,他说:“只要心中有信仰,就能赎罪,不必在乎表面的礼仪。”这个人是                                                     (   )

              A.马丁·路德
              B.克伦威尔
              C.亨利八世
              D.加尔文
            • 10.

              关于16世纪的宗教改革,有人曾这这样比喻:“教会原本是教徒与上帝的接线员,于是借助这个电信垄断地位大发横财。自此之后,人人自带直拨上帝的热线了”材料反映了这场宗教改革

              A.主张废除宗教仪式
              B.否定信仰上帝
              C.挑战天主教会权威
              D.宣扬《圣经》至高无上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