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弗洛姆深刻地指出“19世纪的问题是上帝死了,20世纪的问题是人死了。”你认为以下哪种理解正确?

              A.19世纪宗教信仰不存在了,20世纪人们因缺少信仰而失去人生意义
              B.19世纪人从神学束缚中解放,20世纪人类陷入信仰危机和精神困境
              C.19世纪强调人的价值,20世纪人类面临传染病、灾难和污染的威胁
              D.19世纪科学快速发展,20世纪科学面对伦理道德的巨大挑战
            • 2.

              罗马城内有架“圣梯”,凡人只要爬上去便可赎罪。一天,有人爬到中间,又突然退了下来,旁人问其原因,他说:“只要心中有信仰,就能赎罪,不必在乎表面的礼仪。”这个人是(    )

              A.马丁•路德
              B.克伦威尔
              C.亨利八世
              D.彼特拉克
            • 3.

              “一个人之所以发财致富,不在于他的品德、智慧或勤劳,而完全靠上帝的恩赐。”这句话反映的观点出自

              A.马丁·路德
              B.加尔文
              C.亚里士多德
              D.伏尔泰
            • 4.

              “因信称义”(唯信仰得救)是路德宗教神学的主要教义,也是他进行宗教改革的基石。这一神学观点的最重要意义在于

              A.促进了“新教”的形成与传播
              B.否定了罗马教廷的权威
              C.大大简化了宗教仪式
              D.否定了出售赎罪券的合法性
            • 5.

              《九十五条论纲》指出:“教皇的财富今日远超过最富有者的财富,他为了建筑一个圣彼得教堂,为何不用自己的钱,而要用贫穷信徒的钱呢?”材料反映作者的态度是

              A.认可教皇搜刮财富
              B.天主教徒应该忠于信仰
              C.要求推翻神权统治
              D.反对天主教会的经济掠夺
            • 6.

              宗教改革前,关于教皇和皇帝的权力,有这样一种形象的比喻:教皇是太阳,皇帝是月亮;宗教改革后,人们换了一种说法:上帝的归上帝,恺撒(泛指皇帝)的归恺撒。这种认识的改变反映了(    )

              A.教皇和皇帝的权力一直是平等的
              B.教皇的权力在上升,皇帝的权力在下降
              C.教皇的权力始终大于皇帝的权力
              D.皇帝的权力在上升,教皇的权力在下降
            • 7.

              德意志宗教改革领袖马丁·路德的墓志铭上写道:“我的话就是上帝的话。”这一观点重要意义在于

              A.完全否定了上帝的存在
              B.挑战了罗马教廷的精神权威
              C.彻底摧毁了天主教会的思想控制
              D.推动了宗教改革运动的兴起
            • 8.

              马克思在谈到马丁?路德宗教改革时说:“他打破了外在的枷锁,但是给人们的心灵套上了枷锁。” 材料中前后两个“枷锁”分别是指 

              A.赎罪券和《圣经》
              B.天主教会和宗教思想
              C.封建统治和人文主义
              D.禁欲主义和人文主义
            • 9.

              改革是人类历史上发展的一曲不朽旋律。下列关于改革的说法和认识正确的是

              ①改革就是要彻底的革除旧的、传统的一切东西

              ②改革所采用的是一种自上而下的、和平的方式

              ③改革是统治者希望通过和平的、没有暴力的方式来完善社会制度并巩固自己的统治

              ④改革中也充满了复杂性、多样性与艰巨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②③
            • 10.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2分)

              材料一 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对俄罗斯的民族主义者和斯拉夫派来说是一个严重打击,因为与许多事先就警告俄罗斯会因其没能跟上西方的脚步而即将遭到失败的西欧派人不同,斯拉夫派人则很有信心地预言俄罗斯专制制度的优越性将会导致一场可与1812年对拿破仑的胜利相媲美的胜利。实际上,这场失败暴露了旧制度的腐败和落后。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百日维新”虽然失败了,但它毕竟触动了传统中国政治体制,为现代国家的建立作出了有益尝试。以后发生的历次革命运动,从现代化的进程看,都与戊戌变法有着历史的连续性。也正因为如此,史学界才会把戊戌变法视作近代中国现代化进程的起点。

              ——《回顾戊戌重温历史》(《光明日报》2008年12月7日)

              材料三 在明治维新期间,我们发现了一个奇特的现象。一方面日本全面学习西方,从军事、技术、政治体制一直到生活习惯,日本的精英阶层善于学习,全力促进日本的现代化和西化;另外一方面明治政府在改革过程中出现了许多矛盾和不符合西方现代化模式的改革措施,其改革过程中融入了大量日本本身的传统和文化的因素。

              ——刘涛《中国崛起第十四:从“万世一系”的宗教神话看日本的崛起》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中“西方的脚步”和“旧制度”的内涵。(4分)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史学界部分学者将戊戌变法看作是“中国现代化进程起点”的主要依据。(4分)

              (3)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日本明治维新“融入了大量日本本身的传统和文化的因素”的主要表现。(2分)

              (4)综合以上材料,俄、中、日三国近代化的改革给我们的重要启示。(2分)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