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五条誓文》
              一.广兴会议,万机决于公论;
              二.上下一心,大展经纶;
              三.官武一体以至庶民,各遂其志,务使人心不倦;
              四.破例来之陋习,基于天地之公道;
              五.求知识于世界,大力振兴皇基。

              1868年日本天皇颁布《五条誓文》材料二 京师大学堂牌匾

              结合上图回答:        
              (1)以上两则材料分别反映了日本和中国的什么重大历史事件。在此之前两国面临的背景形势有何共同之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两大历史事件在性质上有何相同之处?两大事件结果迥然不同,试扼要概括导致这种差异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改革必然会触动旧制度和一些特权者的既得利益,使改革充满阻力。上述两个改革都遇到这个难题。请运用你所学知识谈谈中日两国改革者在改革前是如何处理这个难题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不论是寻求富国强兵,还是挽救统治于危亡,改革都是重要手段。结果是如愿以偿,抑或是事与愿违,改革都是改革者应对时局诉求的回应。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56年,亚历山大二世向莫斯科贵族发表演说,他说:“到处在谣传,我要给农民自由,这是不公正的,……但是,遗憾的是,农民和他们的地主之间存在着敌对情绪,并因此发生了许多不服地主管束的事情。……因而,从上面解决要比从下面解决好得多。”  
              ——摘自孙成木《俄国通史简编》 

              材料二 1868年4月的一天,天皇率领群臣宣读誓词:“广兴会议,万机决于公论;上下一心,大展经论;官武一体以至庶民,各遂其志,务必人心不倦;破历来之陋习,基于天地之公道;求知识于世界,大力振兴皇基。”这就是日本历史上著名的“五条誓文”。          
              ——自人教版历史选修一 

              材料三 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上谕,上谕说:“……嗣后中外大小诸臣,自王公以及土庶,各宜努力向上,发愤为雄,以圣贤义理之学,植其根本,又须博采西学之切于时务者,实力讲求以教空疏迂谬之弊”。以皇帝名义“诏定国是”,其目的是“以变法为号令之宗旨,以西学为民之讲求,著为国是,以定众向。然后变法之事乃决。人心乃一,趋向乃定。”                          
              ——摘自梁启超《戊戌政变记》

              材料四 “予之定名中华民国者,盖欲于革命之际,在破坏时则行军政,在建设时则行训政。所谓训政者,即训练清朝之遗民而成为民国之主人翁,以行此直接民权也。有训政为过渡时期,则人民无程度不足之忧也。”“除宪法上规定五权分立外,最要的就是县治,行使直接民权。”
              ——孙中山《论三民主义》(1919年)

              (1)“转折”是一个常用词。《现代汉语词典》中的一种解释是:事物在发展过程中改变原来状况,如方向、形式等。在历史上促进社会发展,实现社会转型的变化就是转折。请你根据所学知识,按要求回答:

              (2)依据材料一、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三国改革的侧重点分别是什么?共同的局限性是什么?三国改革对三国君主统治分别产生了什么影响?
                                                                                                                                                                              
              (3)三国改革出现了不同的结果:俄日崛起,中国改革失败。请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思考日本成功的原因有哪些?
                                                                                                                                                                               
              (4)尽管改革失败,但中国人对民主政治的追求矢志不渝,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最终推翻清政府,建立中华民国。根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概括,与近代西方民权思想相比,孙中山的民权思想有何显著特征?
                                                                                                                                                                              
            • 3. 改革年代
              材料一: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对俄罗斯的民族主义者和斯拉夫派来说是一个严重打击,因为与许多事先就警告俄罗斯会因其没能跟上西方的脚步而即将遭到失败的西欧派人不同,斯拉夫派人则很有信心地预言俄罗斯专制制度的优越性将会导致一场可与1812年对拿破仑的胜利相媲美的胜利。实际上,这场失败暴露了旧制度的腐败和落后。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在明治维新期间,我们发现了一个奇特的现象。一方面日本全面学习西方,从军事、技术、政治体制一直到生活习惯,日本的精英阶层善于学习,全力促进日本的现代化和西化;另外一方面明治政府在改革过程中出现了许多矛盾和不符合西方现代化模式的改革措施,其改革过程中融入了大量日本本身的传统和文化的因素。
              ——刘涛《中国崛起第十四:从“万世一系”的宗教神话看日本的崛起》

              问题: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别指出材料中“西方的脚步”和“旧制度”的内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你对日本明治维新期间“一个奇特现象”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基于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选择恰当的角度对当时俄日两国改革进行比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 19世纪中后期,日本政府大力推行殖产兴业政策,迅速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兴办生产事业亦属急务,但人民还没有这种志愿,所以暂时创办官立事业,示以实例,以诱导人民。
              ——守屋典郎《日本经济史》

              材料二:自明治初年,渐行所谓奖励工业。……(工部省)开拓矿山、制造机械和造船……不计利息,不计减损……产品不能销售之物,则自行标价,尽藏库中……故而穷于支付工资与购入材料,只能以补贴营业金的名义从大藏省申报领取。即或是矿山、造船等需用几十万元的官营事业也都是如此弊病。
              ——高桥龟吉《日本近代经济形成史》

              材料三:经济学者田口卯吉……(1880年)发表评论说:,已确实妨碍民间同种产业之偿起……应该中止劝奖保护之政策,使政府的事务限定在适当的领域之内……
              日本人民业已足以同外国人竞争,业已能够经营制造商业,何须政府自身为之?”
              ——米庆余《明治维新——日本资本主义的起步与形成》

              (1)依据材料一,概括明治维新之初政府殖产兴业的方式及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9世纪80年代,日本殖产兴业的方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依据材料二、三,概括这种变化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日本大地震引发福岛核泄漏事故以后,政府对东京电力公司实施了监管。据此并综合上述材料,请就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谈谈你的认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 日本历史上的“维新三杰”不包括
              [     ]

              A.木户孝允    
              B.西乡隆盛
              C.大久保利通    
              D.伊藤博文
            • 6.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李鸿章问:“阁下对贵国舍旧服而仿欧俗,抛弃本国独立精神而甘受欧洲支配,难道一点都不感到羞耻?”森有礼回答:“毫无羞耻之处,相反,我们对这些变革感到骄傲,这些变革绝对不是受外力强迫,完全是我国自己决定的……只要发现长处就要取之用于我国。”
              1875年李鸿章与日本外交公使森有礼谈日本的服装

              材料二:(明治维新时)改革的动力是西化……英国模式自然作为铁路、电信、公共建筑和市政工程、纺织工业以及许多商业方法方面的模范;法国模式用来改革法制,改革军事(后来采用普鲁士模式),海军当然还是学习英国;大学则归功于美国。
              [英]艾瑞克·霍布斯鲍姆《资本的年代》

              材料三:在明治维新期间,我们发现了一个奇特的现象。……明治政府在改革过程中出现了许多看起来非常矛盾和不符合西方现代化模式的改革措施,其改革过程中融入了大量日本本身的传统和文化的因素。
              刘涛《从“万世一系”的宗教神话看日本的崛起》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日本向西方学习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治维新在经济和政治领域采取了哪些“看起来非常矛盾和不符合西方现代化模式的改革措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综合上述材料,指出明治维新成功的经验给我们哪些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 日本明治维新是“自身条件尚未成熟、在外部因素催化下发生的”资产阶级改革。这里的“外部因素”主要是指 
              [     ]

              A.中下级武士破产        
              B.西南大名的强大
              C.民族危机的加剧      
              D.倒幕运动的胜利
            • 8.   有学者认为:历史上强国的形成与发展历程,虽特征不同、手法各异,但其兴盛颇有一些共同的规律可寻:①鼎新革故,变法图强;②发展经济,壮大国力;③创新科技,崇文重教;④对外拓展,取长补短;⑤发展军事,富国强兵等等。 
              (1)针对上述说法,19世纪中后期的俄国和日本各有什么措施使其走上近代化道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
                魏源的《海国图志》在日本引起极大反响,数年间刊印的各种版本达22种之多,被誉为“田武夫必读之书”。然而,《海国图志》在中国却不被重视,仅有三个版本。1862年,日本维新志士高杉晋作到上海考察,发现该书竟然绝版。
                (日本)福泽谕吉被誉为“东方的伏尔泰”,著述颇丰,影响巨大。他每出一本书,“天下少年就群起遵从”,“父不能制子,兄不能禁弟”。他所著的《劝学篇》总机销售了340册,平均每10个日本人中就有一人读过这本书,一直有人尊称福泽谕吉是所有日本人的老师。
              (2)根据上述材料所给的角度,评述材料中的现象与改革的关系,并据此说明日本明治维新和中国戊戌变法在这方面的差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9.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19世纪中后期,俄国、日本、中国先后进行了近代化改革的实践。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农民革命的威胁迫使政府开始准备农村改革。甚至沙皇及其赖以存在的支柱农奴地主也意识到必须废除农奴制。……中等地产的贵族希望农业沿着资本主义方向发展,这些地主占有全部地主半数,占有大部分农奴。……农奴主也好,自由派也好,他们所关心的都是防止农民革命,想用和平的方法,以让步和妥协为代价使俄国的农村转入资产阶级的逐渐改革,从而把权利和土地留在地主手中。
              一一《苏联通史》第二卷

              材料二 一、 广兴会议,万机决于公论;二、上下一心,大展经纶;三、官武一体以至庶民,各遂其志,务使人心不倦;四、破例来之陋习,基于土地之公道;五、求知识于世界,大力振兴皇基。
              一一明治天皇颁布的《五条誓文》

              材料三 数年以来,中外臣工讲求时务,多主变法自强。……嗣后中外大小诸臣,自王公以及士庶,各宜努力向上,发愤为雄,以圣贤义理之学,植其根本,又须博采西学之切于时务者,实力讲求,以救空疏迂谬之弊。
               一一光绪帝《定国是诏》

              请回答:
              (1)材料一中俄国社会各阶层(或阶级)对农奴制的基本态度如何?据材料一综述他们持这一态度的主要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俄日中三国的改革在近代化道路上各自产生了怎样的重要影响?这些影响及其它们的局限性,说明了近代化发展进程的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 某论文将“俄国在克里木战争中失败,开始农奴制改革”“日本遭遇黑船来航的冲击,继而明治维新”
              “中国遭受列强的侵略,开展戊戌变法”作为重要论据。该论文的主题可能是
              [     ]

              A.两方的殖民侵略与世界市场的形成
              B.工业文明冲击下的近代化改革
              C.资产阶级民主制度在亚洲的确
              D.工业革命在亚洲的扩散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