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近年来,许多史学家在研究戊戌变法时,认为康有为依靠光绪帝进行变法,反映出他具有高超的政治艺术。所谓“高超”应是指这种方 式有利于(  ) ①减少变法阻力                  ②弥补资产阶级力量的不足
              ③获得列强的支持                ④取得顽固派的支持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 2. “本会以国地日割,国权日削,国民日困,思维持困救之,故开斯会以冀保全。……保吾家政权土地,保人民种类之自立,保圣教之不失。”材料描述的是(  )
              A.强学会
              B.保国会
              C.兴中会
              D.保川会
            • 3. “教育不当仅及于士,而当下达于民;不当仅立于国,而当遍及于乡;必使四万万之民皆出于学。”为实现上述思想,百日维新中维新派采取的主要措施有(  ) ①允许官民上书言事          ②普遍设立中小学堂
              ③设立京师大学堂            ④改革科举制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 4. 百日维新期间,光绪帝最终并没有采纳维新派提出的“开国会”“定宪法”等主张,这主要表明(  )
              A.维新派不敢触动封建制度
              B.光绪帝认为这一主张不符合中国国情
              C.光绪帝从根本上不属于资产阶级的皇帝
              D.变革阻力太大
            • 5. 康有为曾说:“设上下议院,无事讲求时务,有事集体会议,议妥由总理衙门代奏。事虽议于下,而可否之权仍操之于上,庶免泰西君民争权之弊。”这种观点主张(  )
              A.议院的功能在于限制君权
              B.议院独立于政府之外
              C.议院是朝廷的咨议机构
              D.议院由民选,君民共治
            • 6. 在戊戌变法的诏令中,致使“举国守旧迂廖之人,失其安身立命之业,自是日夜相聚,阴谋与新政为敌”的内容是(  ) ①改定律例,裁撤冗员             ②兴办商会、农会等民间团体
              ③改革科举制度,废除八股         ④裁汰旧军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
            • 7. 康有为、梁启超发动的维新变法运动,其进步性在于(  ) ①有利于维新知识分子参与政权           ②有利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③使民主共和思想得到传播               ④有利于西方科学技术的传播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 8. “人人封章,直达于上。举国鼓舞欢蹈,争求上书,民间疾苦,悉达天听。每日每署封章皆数十。”这一现象主要反映了(  )
              A.戊戌变法得到全国各阶层的热烈欢迎
              B.民族资产阶级参与政权的强烈愿望
              C.君主专制统治已不得人心
              D.统治者的决策有了大量依据
            • 9. 新政提出后,山西省成立了商务局,承办山西的矿务、铁路,还集股白银45万两兴办轻工业。如在盛产棉花的地区,开设纺纱、织布厂,引入进口机器生产。同时在该厂附近分设轧花、榨油两厂。以上材料反映的信息正确的是(  )
              A.戊戌变法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近代工业的发展
              B.戊戌变法法令得到广泛落实
              C.戊戌变法取得了成功
              D.戊戌变法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 10. 1898年1月的一天,在总理衙门西花厅,总理大臣李鸿章、翁同龢、荣禄等对康有为进行问话。康有为把荣禄驳得哑口无言,气得荣禄中途退场。这种现象说明的本质问题是(  )
              A.变法图强是大势所趋
              B.顽固派势力势单力孤
              C.设立议院,召开国会
              D.民族危机日益加深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