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15分)梭伦“采取曾是最优良的立法,拯救国家”,对后世影响深远。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因为雅典宪法完全是寡头政治的,……所以在群众眼中,宪法上最残酷和苛虐的部分就是他们的奴隶地位;当然,他们对于每一件别的事也一样感到不满,因为他们觉得他们自己实际上什么事都没有参与。
              ——亚里士多德《雅典政制》
              材料二 (梭伦)说:“我制定的法律,无贵无贱,一视同仁。”……双方(贵族和平民)都要适可而止,以公正为本。然而,在阶级社会中,根本利益的冲突是无法避免的。……梭伦受到了来自两方的攻击,被迫无奈,最后只身逃出希腊。
              ——冯俊科《西方幸福论——从梭伦到费尔巴哈》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雅典国家形成初期寡头政治的弊端;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些弊端给雅典带来的社会危机。(8分)
              (2)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梭伦采取的保护平民有限政治权益的措施。(3分)
              (3)据材料二,分析梭伦无法达到改革目标的根本原因,并指出梭伦的哪些观念对后世民主政治产生了积极影响?(4分)
            •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黑土,将是最好的证人,因为正是我,为她拔掉了树立着的许多界标亦即抵押地产的标识。许多被出卖的人们,我已使他们回到这神所建立的雅典,其中有的无辜被售,也有的是因故出卖;有的为了可怕的贫穷所迫,逃亡异地,也有的惨遭奴隶的卑贱境遇,甚至就在家乡,面临着主人的怪脾气发抖,我都使他们解放。
              ——梭伦
              材料二  梭伦改革对雅典公民的财产等级划分和政治权利分配
              等 级
              等级名称
              财产资格
              分享的政治权利
              第一等级
              500斗级
              年收入500麦斗以上
              可以担任一切官职
              第二等级
              骑士级
              年收入达300麦斗
              可以担任除司库以外的高级官职
              第三等级
              双牛级
              年收入达200麦斗
              可以出任低级官职
              第四等级
              日佣级
              年收入200麦斗以下
              有选举权无被选举权
              材料三  社会一天天成长,越来越超出氏族制度的范围;即使是最严重的坏事在它眼前发生,它也既不能阻止,又不能铲除了。但在这时,国家已经不知不觉地发展起来……既然氏族制度对于被剥削的人民不能有任何帮助,于是就只有期望正在产生的国家。而国家也确实以梭伦制度的形式给予了这种帮助,同时它又靠牺牲旧制度来增强自己。……迄今的一切革命,都是为了保护一种所有制以反对另一种所有制的革命。它们如果不侵犯另一种所有制,便不能保护这一种所有制。
              ——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请回答:
              (1)概括材料一中梭伦改革的措施,并指出它保护了公民的什么权利?(3分)
              (2)材料二中的改革措施是什么?它有何特点与作用?(5分)
              (3)根据材料三,恩格斯认为梭伦改革的实质是什么?贵族出身的梭伦为什么会在改革中触犯贵族的利益?(5分)
            • 3.
              【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梭伦把他个人一度掌握的很大权力和权威用在了制订和落实法律制度上,他更注意的不是他在权位上会怎样,而是他不在会怎样。有人曾嘲笑他编订的法律好象蜘蛛网,只能缠住那些落在网里的弱者,遇到富人和权贵就会被扯得粉碎。但梭伦说:“我制订法律,无贵无贱,一视同仁,直道而行,人人各得其所。”梭伦指向法治的改革成功不仅与其个人政治素质和魅力有关,也还依靠了雅典人当时已经比较尊重法律的民情。
              ——摘编自何怀宏《梭伦改革的两点启示》
              材料二  在王安石建议之下设立了一个叫做“明法”的新科,考试科目是律令、《刑统》大义和断案。……凡应“明法”考试而被录取的,即由吏部列入备用的司法人员的名单当中,其名次且列在及第进士之上。到十六年后,保守派的首脑人物司马光做了宰相,在科举方面首先就废除了明法新科。
              ——邓广拓《王安石》
              (1)据材料一指出梭伦施行法治的特点。你是否同意“他编订的法律好象蜘蛛网,只能缠住那些落在网里的弱者,遇到富人和权贵就会被扯得粉碎”这一看法?并说明理由。(8分)
              (2)据材料二指出王安石设立明法科的直接意图。依据材料概要分析梭伦改革和王安石变法一成一败的原因。(8分)
            • 4.
              (15分)【历史—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梭伦以智慧和公正著称,他用取消债务的方式解救贫困者,又以成立新政府并赋予富裕者以巨大政治权利的办法平息富人的不满。根据这一制度,富人(不是世袭贵族)成了统治阶层的主角。最富有的雅典人最为重要,他们可以单独执政。梭伦甚至使雅典政府引进了新的民主原则,即允许穷人(妇女、在当地居住的外邦人和奴隶除外)在公民大会上行使一定的否决权。                  
              ——王觉非等译《西方文明史》
              材料二: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不告奸者腰斩,告奸者与斩敌首同赏,匿奸者与降敌同罚。……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免除徭役)。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官奴婢)。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而集小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平斗桶权衡丈尺。
              ——《史记·商君列传》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概括梭伦改革的主要措施。(6分)
              (2)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梭伦改革、商鞅变法产生的社会影响有何不同。(9分)
            • 5.
              (15分)【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回眸】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下列为战国时期魏国李悝变法的部分内容:
              主张“务尽地力”:在百里见方的范围内有九万顷土地,“除山泽邑居,参分去一”,还有“六百万亩”。如果农民“治田勤谨,则亩益三升(斗);不勤,则损亦如之”。一进一出,就要相差“粟百八十万石”(《汉书·食货志上》)
              主张“平籴法”:就是“上熟,其收自四(四倍,收六百石),余四百石;中熟自三(三倍,收四百五十石),余三百石;下熟,自倍(收三百石),余百石。小饥,则收百石;中饥,七十石;大饥,三十石。故大熟,则上籴三而舍一;中熟,则籴二;下熟,则籴一,使民适足,贾(价)平则止。小饥则发小熟之所敛,中饥则发中熟之所敛,大饥则发大熟之所敛,而籴之。故虽遇饥馑水旱,籴不贵而民不散,取有余以补不足也”(《汉书·食货志上》)。
              主张禁“技巧之民”:“雕文刻镂,害农事者也:锦绣纂组,伤女工者也。农事害,则饥之本也;女工伤,则寒之原也……故上不禁技巧,则国贫民侈”(《说苑·反质》)。
              李悝还主张“夺淫民之禄,以来四方之士”,实行“食有劳而禄有功”(《说苑·政理》)。
              材料二  下列为古代雅典梭伦改革的部分内容:
              颁布“解负令”,拔除立在债务人份地上的记债碑,作为债务抵押品的土地无偿归还原主,保障小块农地的水源;禁止人身奴役和买卖奴隶。
              颁布限制谷物输出,鼓励橄榄油出口的政策。
              确立财产等级制度,把公民(不包括奴隶、妇女和不足年龄的男子)按财产多寡分为四个等级,对应不同的政治权利。建立“400人会议”,实际上掌握最高统治权。
              请回答:
              (1)综合材料一,说明李悝变法的作用。(9分)
              (2)结合材料二和结合所学知识,从从雅典民主政治确立的过程看,说明梭伦改革的作用。(6分)
            • 6.
              【改革】 改革是推动民族进步、国家富强、社会稳定的不竭动力之一。阅读下列材料:(10分)
              材料一 梭伦颁布的第一条法令就是“解负令”。根据这个法令,平民所欠的各种债务一律废除;禁止在放债时以债户的人身作抵押,废除债务奴隶制;由国家赎回因负债而被卖到外邦为奴的人。梭伦还对公民的财产进行了一次调查分析等,并按照财产等级规定相应的政治权利。这些新的法令还包括:设立四百人会议;修改死刑法;其他鼓励手工业和农业发展的措施。                                        
              ——《希腊罗马名人传》
              材料二 沙皇亚历山大二世曾说过:“我不愿农民过得优厚,但我要防止俄国暴动。我认为,我们把农民同土地割裂会点燃俄国。假使要我签字连同土地一起解放农奴,我宁肯把手指砍掉。”                                                  ——《苏联史》
              材料三 大凡国家之强弱,系于人民之贫富,人民之贫富,系于物产之多寡,而物产之多寡,在于是否勉励人民之工业。所以,归根结底是依靠政府官吏的诱导奖励之力。 
              ——大久保利通                                                    
              材料四 文明开化过程中的过火行为,使得日本的传统文化面临崩溃,甚至有人提出日本人应该改说英语,与西洋人通婚,以改良日本人种。      
              —— 《大国崛起》解说词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二,说出梭伦和亚历山大二世的改革各自要解决的主要矛盾?(2分)
              (2)归纳材料三中大久保利通的主要观点,其观点在日本明治维新改革措施中是如何体现的?(3分)
              (3)据材料四,指出日本在文明开化中存在的问题。你认为应如何对待外来文化?(2分)
              (4)概述这三次改革在社会发展方面的各自结果。(3分)
            • 7.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西方纪传体之父普鲁塔克的著作里,记载了古希腊时代和斯巴达城邦的一位改革者——吕库古(Lycurgus),他制定的法律给斯巴达带来了长期的稳定和强盛。
              材料 在吕库古之前,斯巴达内政摇摆不定,时而依附国王,倾向僭主政治;时而随和大众,拥护民主政体。他选择二十八名六十岁以上的有声望的人组成了元老院,作为国家这条船上的一种压舱物,需要抑制民主政体时,元老总是站在国王一边;相反,要反对僭主政治的侵凌时,他们又总是支援人民的行动。他说服了同胞将所有的土地变成了一整块,让每个斯巴达人拥有完全相同数量的土地和奴隶,而斯巴达公民本身完全脱离劳动,他认为完全平等的共同拥有城邦的财富,人就只能单凭美德去赢取超越别人的功名。他还取消了所有的金银货币,规定只准使用铁币,由于铁币易坏且币值极小,偷窃从斯巴达消失了;因为没有金银货币,外国商旅就不再将货物运入斯巴达的港口;外国的学者也不再涉足斯巴达的土地来宣传哲学和诡辩;再没有神汉、妓女、艺人。于是,奢侈的土壤就这么被去除了。吕库古还要公民共进三餐,饮用同样的、指定的食物,使公民们觉得自己的基本生活都不能脱离集体。他让斯巴达的母亲们教育幼儿知足常乐、不挑食、不怕黑,孩子一长到七岁,就按照吕库的命令全部由国家收养,编入军队。在这里没有其他城邦少年们习惯的舞蹈、音乐、哲学,他们只遵从划一的纪律,接受拳击、短剑、矛盾、队列训练,因而渐渐地习惯了彼此一道的服从。读书识字仅学到够用而已。其它一切训练都在于使公民学会服从命令和能征惯战。
              在吕库古之后五百年的时间里,斯巴达人一直奉行着他所制定的法律,成为了当时希腊世界首屈一指的强大城邦。其最著名的名言是:“斯巴达人从来不问敌人的数量,只问敌人的方向”
              ——摘编自普鲁塔克《名人传》
              (1)概括吕库古改革的主要内容。(6分)
              (2)斯巴达和雅典,在希腊古典时代一直是为人们所称道的强大城邦,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他们各自强大的原因。(9分)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