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阅读材料,加深对历史上江南经济变化的认识。
                  材料一   松江府“壤地广袤不过百里而遥,农亩之入非能有加于他郡邑也。所由供百万之赋……全赖此(棉织)一机一杼”。
              苏州府“郡城之东,皆习机业。……计日受值”;盛泽镇“俱以蚕桑为业”。
              嘉兴府 王江泾镇“多织绸,收丝缟之利,居者可七千余家……”
              湖州府“俗皆织绢”;“惟湖以蚕……官赋私负咸取足焉”;南浔镇“烟火万家”。
              --摘编自明清史志资料
                  材料二   1840年后,长江三角洲的村镇无不受到开埠带来的影响。时人有诗:蚕事乍毕丝事起,乡农卖丝争赴市。……小贾收买交大贾,大贾载入申江(上海)界,申江鬼国正通商……番舶来银百万计,中国商人皆若狂。今年买经更陆续,农人纺经十之六。遂使家家置纺车,无复有心种菽粟。
              --摘编自清末史志资料
                  材料三   马克思在1853年就预言:“与外界隔绝曾是保存旧中国的首要条件,而当这种隔绝状态在英国的努力下被暴力所打破的时候,接踵而来的必然是解体的过程。”马克思在这里使用了“暴力”一词,这无疑是侵略的同义词。但他并没有用侵略和被侵略来概括全部中外关系。……把侵略同侵略带来的社会变化分开来,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思想。
              --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1)指出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说明农业经济与商品经济的关系。阅读材料一,概括明清时期江南经济的主要变化。
              (2)仔细阅读材料二中的诗歌,结合时代大背景,分析长江三角洲的村镇经济发生的重大变动。
              (3)阅读材料三,按照“把侵略同侵略带来的社会变化分开来”的思路,概括19世纪外国资本主义入侵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 2. 明代文人的作品逐步具有了商品属性,郑板桥公开开出自己的书画价格(时称“笔榜”).袁枚给某盐商题跋22个字,得了2 000两银子,成为最善经营文化产业的文人。这一现象反映了(  )
              A.商人开始重视文化修莠
              B.驵清时期文化产业兴盛
              C.社会拜金逐利风气盛行’
              D.经济发展冲击传统观念
            • 3. 中国第一家票号-日升昌,以“汇通天下”而著名,从清道光初年成立票号到歇业,历经一百多年,曾经“执中国金融之牛耳”,分号遍布全国35个大中城市,业务远至欧美、东南亚等国。从上述材料中我们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
              A.明清时期商品经济有了新的发展
              B.晋商对外国资本有一定抵制作用
              C.山西是近代中国的经济重心
              D.汇兑事业在中国较快发展
            • 4. 张瀚在《松窗梦语》中记载:夫贾人趋厚利者,不西入川,则南走粤,以珠玑金碧材木之利,或当五,或当十,或至蓰(蓰:五倍)无算也。然茶盐之利,尤巨,非巨商贾不能任。第市法有禁,西北在茶,东南在盐。这一记载可作为研究明代经济哪些方面的直接证据(  )
              ①重农抑商局面开始转变  ②商品的地域性特点突出  ③商品货币经济活跃 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萌芽。
              A.①③
              B.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 5. 1916年孙中山先生曾对“宁波帮”企业家作过高度评价:凡“吾国各埠,莫不有甬人事业,即欧洲各国,亦多甬商足迹,其影响与能力之大,固可首屈一指者也”。由此可推理“宁波帮”经久不衰的原因可能是(  )
              A.引进西方工商理念
              B.诚信经营
              C.与外商进行勾结
              D.依靠封建权贵
            • 6. 读图,从图中可以看出,明朝的商业(  )
              ①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比较发达
              ②有明显的地域性专业生产分工
              ③黄淮流域的商业比长江流域繁荣
              ④农业生产的商品化程度较高。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7. 以下列晚清时期商业状况的分析,正确的是(  )
              A.传统的商业体系受到极大冲击
              B.商业基本集中在沿海通商口岸
              C.珠江三角洲是全国商业中心
              D.洋务派企业垄断全国商品生产
            • 8. 上海世博会安徽馆以“徽文化让生活更多彩--无徽不成镇”为主题,充分挖掘徽文化促进城镇发展的历史脉络,着力弘扬徽文化环境友好、“天人合一”的时代精神。以下史实中最能充分体现这一主题的是(  )
              A.徽商的兴起与发展
              B.徽班进京演出
              C.三河镇大捷
              D.小岗村推行大包干政策
            • 9.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食者,民之本;民者,国之本也;国者,君之本也。
              --[西汉]刘安《淮南子•主术训》材料二  今也以君为主,天下为客,凡天下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盖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乐。……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
              一一黄宗羲《明夷待访录》材料三  顾炎武在《天下郡国利病书》中主张在西北地区“每州县发纺织具一副,令有司依式造成,散给里下。”在东南沿海“装土产,径望东西洋而去,与海岛诸夷相贸易。”
              请回答:
              (1)材料一、二中的政治思想有何异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导致其不同的原因。
              (2)对比材料二、三,黄宗羲和顾炎武的经济思想有何异同?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黄宗羲和顾炎武的思想产生的政治、经济背景。
            • 10. 卖豆腐起家的太原王氏是明清时著名的晋商,“以商贾兴,以官宦显”。这一现象所产生的影响是(  )
              A.削弱了重农抑商的政策
              B.扩大了手工业品的市场
              C.制约工商业扩大再生产
              D.不利于农产品的商品化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