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曾有一首童谣:“三大万岁是‘乱睡’,人民公社只一岁。”(“三大万岁”是:“总路线万岁,大跃进万岁,人民公社万岁”)。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童谣所反映的事件发生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B.人民公社化运动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C.人民群众对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存在不满情绪
              D.“三大万岁”是“左”倾错误的根源
            • 2. 下列关于新中国经济建设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新民主主义制度的建立
              B.1956~1966年经济建设在曲折中前进
              C.“大跃进”期间国民经济协调发展 
              D.经济体制改革首先从城市取得突破
            • 3. 下列事件促进了新中国“一五”计划建设的有(  )
              ①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
              ②中国共产党“八大”的召开
              ③“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的提出
              ④“大跃进”运动的开展
              A.②④   
              B.②③   
              C.①④   
              D.①② 
            • 4. “高产卫星”是“大跃进”时期常用词。有人以《人民日报》为例做统计,“高产卫星”一词,1957年未有文章使用,1958年有85篇,1959年有15篇,而1960年只有1篇,并且还是“陕西长安县的一个学习组说1958年种的‘三亩六分高产卫星田’不尊重‘庄稼生长的规律’了”。下列对“大跃进”的准确认识有
              ①“大跃进”只在农业领域展开   ②“高产卫星”折射“大跃进”浮夸盛行
              ③1958年“大跃进”快速推进 ④1960年基层对“大跃进”有所反思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5. 1956年底,国家通过了由周恩来总理参与编制的“二五”计划建议,确定5年内的主要指标是“1962年的工农业总产值比1957年增长75%左右,工业总产值增长1倍左右,农业总产值增长35%左右”。下列对这一指标评价正确的是
              ①体现了中共八大制定的路线方针②违背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 
              ③国民经济开始转入“调整、巩固、充实、提高”阶段 
              ④反映了我国要求改变经济落后面貌的愿望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 6. 下图为20世纪50年代宣传画《大豆过江》,图中的题诗为:“叶作风帆荚作船,长江飞渡若云烟;出自豆类成大器,家在东吴试验田。”它反映了:

              A.当时南方大豆高产丰收      
              B.经济建设出现“左”倾错误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试行               
              D.农民生产积极性的空前高涨
            • 7. “一五”计划期间,我国实行粮食计划供应制度,各地根据国家粮食计划供应的相关规定,以户籍为依据确定粮食供应的对象与数量。这一制度的实行
              A.有利于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             
              B.保障了工业化战略实施
              C.缓解了灾害造成的粮食短缺             
              D.加速了国民经济的恢复
            • 8. 中国在1965—1976年间出现了三次经济复苏回升,分别是在1965年、1973年、1975年。其出现的共同原因是
              A.纠正“左”的错误             
              B.坚持八大路线             
              C.“大跃进”的推动             
              D.贯彻“八字方针”
            • 9. 下图反映的是中国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城镇人口数的变化情况。其中,导致从C到D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人民公社化运动                                                         
              B.“大跃进”的影响
              C.国民经济的调整                                                         
              D.自然灾害的影响
            • 10. 1949年,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中指出:“没有农业的社会化,就没有全部的巩固的社会主义。”这说明毛泽东已经认识到(  )
              A.只有解决农民土地问题才能促进农业的社会化
              B.农业的社会化是建立社会主义社会的首要条件
              C.小农经济的分散性不符合社会主义的发展要求
              D.要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必先完成农业集体化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