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美国著名的中国问题专家鲍大可,对新中国在短短几年所取得的成就印象十分深刻。在1954年的一篇调查报告中写道,中国共产党这几年间,“虽然没有显著地改变国外非共产党经济专家为中国经济描绘的图像……但在一些领域,特别是在工业领域,取得的进步远远超乎人们的一般想象……”。这种“远远超乎人们的一般想象”直接得益于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B.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   
              C.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完成             
              D.计划经济建设的开展
            • 2. 刘少奇在建国后的一次会议上说:“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这次会议应该是
              A.中共七大                    
              B.中共八大    
              C.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D.中共十四大
            • 3. 著名的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上海申新纺织公司创办于1915年,历经40多年的风雨历程后,该企业的掌门人响应中国共产党的号召接受社会主义改造。改造采用的主要形式是
              A.中外合资   
              B.承包经济(承包责任制)   
              C.私有化    
              D.公私合营
            • 4. 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为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的是
              A.1949-1952年的经济建设       
              B.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 
              C.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完成       
              D.十年社会主义建设和探索
            • 5. 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标志着我国
              ①过渡时期的总任务提前完成       ②已经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
              ③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④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A.①②③④       
              B.③④         
              C.②③     
              D.①②④
            • 6.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据统计,到1957年为止,全国城市人口增加了72.58%。这一时期城市化进程加快的主要因素是
              A.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城市            
              B.实行农业机械化,农村劳动力过剩
              C.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              
              D.开展“大跃进”运动
            • 7. 下面是《1952年到1956年我国国民经济中公、私成分变化》表,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和意义是 (    )
                                                                          
              所有制性质
              经济成分
              1952年
              1956年
              公有制经济
              国营经济
              19.1%
              32.2%
              合作社经济
              1.5%
              53.4%
              公私合营经济
              0.7%
              7.3%
              私有经济
              资本主义经济
              6.9%
              0%
              个体经济
              71.8%
              7.1%
               
              A.三大改造的完成和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的基本建立
              B.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中国基本确立
              C.土地改革的完成和我国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基础的确立
              D.改革开放和我国进入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 8. 20世纪50年代初,中国面临的困难是“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为改变这一状况,新中国人民政府(    )
              A.推行了土地改革        
              B.组织了人民公社
              C.实施了“一五”计划     
              D.发动了“大跃进”
            • 9. 使用下列两幅反映同一时期社会、生活的图片开展研究性学习,应拟定的研究主题是

              A.联产承包激发生产积极性           
              B.三大改造取得阶段性成果
              C.群众庆祝企业股份制改造成功       
              D.城乡掀起“大跃进”运动
            • 10. 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钢铁、汽车、飞机等重要项目的完成,标志着(    )
              A.“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取得成效
              B.提前完成了过渡时期总路线规定的任务
              C.社会主义工业化基础的初步奠定
              D.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完成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