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1949年6月至8月间,刘少奇在秘密访问苏联期间,在致斯大林的书而报告中说:“工人阶级要向资产阶级进行必要的和适当的斗争,才能保护工人阶级和人民民主专政的利益。但同时,还要和民族资产阶级实行必要的和适当的妥协与联合。”刘少奇的书面报告( )

              A.旨在争取苏联对中国建设的大力帮助
              B.形成中共未来数十年的经济发展思路
              C.因与苏联模式相悖而未获得苏联支持
              D.体现了尢产阶级专政下的政策灵活性
            • 2.

              1946年5月,晋察冀边区政府发布公告:“饲养员已编成运输大队,从事生产自力更生。凡规定有专门公马人员因公外出时,均酌发车马费。……今后各方人员,乘马来本府时,须自带饲养员喂养,本府概不负责,特此声明。”“公马改革”主要意义在于( )

              A.发扬民主作风,反对专制主义
              B.充实生产人员,发展边区经济
              C.扩充边区军队,增强军事实力
              D.减少行政开支,改善干群关系
            • 3.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关于政党政治必烦采取由由竞争、且“最宜两大对峙,不宜拜小分立”的两党制主张,关于“非采政党内阁制,无以善治”的政党内阁主张,梁启超与宋教仁英雄所见略同,几手如出一辙。宋救仁说,“飘忽敢死者易得,条理缜密之士盖寡,非先植其基,虽满洲倾覆,犹足为忧”。仅1906年初至1907年初,宋教仁一年间编译出版的政法文献就多达数十万字,如《日本宪法》《英国制度要览》等等,1908年,他翻译了长达1400多页的《比较财政学》.1907年,宋教仁潜赴东北,欲联络“马贼”起义,偶然获悉日本意欲吞并我国间岛的图谋。他立即中止起义计划,转而撰写《间岛问题》一书,运用中日韩三国的史地资料,从国际法角度驳斥日本的谬论,有力帮助了清政府对日交沙成功。
              --摘编自杨光《梁启超宋教仁的道路:宪政中国之道》
              (1)根据材料,概括宋教仁的政治主张,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政治主张无法实现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宋教仁。
            • 4. 1946年,中国民主建国会主张:“建设一种新资本主义的经济和新民主主义的政治,而其斗争方法和态度又是和平的、渐进的,在本质上面是改良的”,这一主张得到了多数民主党派的赞成。这说明当时多数民主党派(  )
              A.主张建立社会主义共和国
              B.支持中共反对独裁
              C.追随国民党实行社会变革
              D.要求实现和平民主
            • 5.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一  (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的)建国大纲第一条言:“国民政府本革命之三民主义、五权宪法,以建设中华民国。”标示革命建国的方针-并明定建设程序为军玫、训政和宪政三时期……为国民革命的革命法典。
                 材料二  (1925年7月1日)国民政府成立宣言中,昭示要端四点:
              (1)国民政府之职责,在履行中山先生的遗志,贯彻国民革命志业。
              (2)国民革命之目的,在造成独立平等自由之中国,首在废徐不平等条约。
              (3)废除不平等条约,当召开国民会议为执行之枢机,以收回帝国主义和国内军阀夺去的主权。
              (4)执行国民党党纲及政策,扫除障碍,从事建设。
              --摘自王正华:《国民政府初创时期之组织及党政关系》(1925年)
                (1)根据上述材料,概括国民党革命建国的基本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革命建国方针的意义。
            • 6. 有人在致国共两党领袖的公开信中说:“政治必须彻底民主,此为国人一致之要求。纵国共双方存有若干特殊问题,不妨事先商论,但所作成之解决方案,必须不与国人之公意相违。”此事应发生在(  )
              A.1924年
              B.1937年
              C.1945年
              D.1949年
            • 7. 1945年国共重庆谈判,取得的重大成就之一是

                 

              A.解决了人民军队的合法性问题
              B.国民党承认解放区政权的合法地位

                 

              C.达成了建立联合政府的协议
              D.决定召开政协会议,保证人民权利
            • 8.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引自许章润、翟志勇主编《历史法学—家国天下》

              请回答:

              (1)根据材料,概述两部宪法的区别。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简析这种区别产生的原因。

            • 9. 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土地政策是(    )
              A.继续实行减租减息
              B.实行土地公有制
              C.没收地主土地分给农民
              D.保留富农土地
            • 10.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一  为今之计,政府所执之政策,应急倾注于社会方面,力为民众谋裕其生计,毋使不均。并须速求教育之普及,使民众关于生计得有相当之智识,自由发展。而先知先觉诸人,而将公平正确之国家社会主义著为书报,发为演说,介绍于我国民,使咸晓然于社会主义之真,非同于强盗土匪之掠夺。盖必先求避去无意识之社会革命,使社会秩序不至于破坏。

              ——1919年4月28日张澜《答梁乔山先生书》

                  材料二  1949年4月、张澜出席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他说:“这个新的政治制度,将不同于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的现有制度。我们的新制度,当然放弃了旧民主主义中的总统制、內阁制那一套陈腐的旧东西、同时我们亦不同于苏联及东欧各国的政权治权合一的制度。根据我们的民主集中制,中国人民把政权掌握在自己的手里,而人民又确确实实有了一个集中行使立法权和行政权的最高权力机关。”

              (1)概括材料一中张澜的观点。

              (2)指山材料二中张澜思想主张的新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