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19世纪三四十年代,法国里昂丝织工人提出“不能劳动而生,勿宁战斗而死”和“废除君主制度,建立共和政体”的口号;英国工人在其《全国请愿书》中也提出:“劳动是一切财富的唯一来源,劳动者对于自己的劳动果实享有优先权。人民是权力的唯一来源。”材料表明,英法工人阶级( )

              A.开始走向国际联合
              B.推动代议制走向完善
              C.成为新兴政治力量
              D.追求社会主义政治理想
            • 2.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一:宪章运动是英国工人第一次单独的政治活动,它单独要求议会改革,而不和(也不接受)中等阶级的结盟。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1832年议会改革后中等阶级获得选举权,成了“有权的”阶级;工人阶级则一无所获,产生一种被出卖感。在这种情况下,继续要求议会改革就只能是工人阶级的单独行动,而且必然带有强烈的反中等阶级色彩。
              --摘编白钱乘旦、许洁明《英国通史》
                 材料二:宪章运动作为一个改革的运动,它的社会基础太狭窄。它不接受与中等阶级合作,同时又对工会运动抱有敌意。这就使运动无法形成最广泛的群众基础,从而无法造成一个成功的改革所需要的强大社会压力。……宪章运动只是工人阶级单独的改革运动,而且只包括工人运动中一个部分,它无法形成强大的压力,无法迫使统治者做出让步。但宪章运动的成功之处又恰恰在于它是工人阶级一次独立的政治运动。它的成功与不成功都出自同一个原因,无论如何,它为工人阶级取得政治权利开通了道路。
              --摘编白钱乘旦、许洁明《英国通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英国宪章运动的特点及该运动发生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宪章运动失败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宪章运动对英国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影响。
            • 3. 材料一  18l1年3月初,诺丁汉地区的一些工厂主削减工人工资,愤怒的工人起采反抗,几个工厂的六十多台织机被毁.到11月,诺丁汉的工厂主们收到有“奈德卢德”将军或“卢德王”签名的书信,信中解释了捣毁机器的理由.捣毁机器活动在诺丁汉爆发时,主要采用焚烧工厂、制造机器故障、夜晚突袭、匿名信恐吓等方式,临近的约克郡、兰开郡…纷纷效
              =--陈红兵等《新老卢德运动比较研究》
              材料二 贵院并不是由全国人民选举出来的  目前大不列颠及爱尔兰的人口约有2600万,而其中只有90余万人有权投票选举代表,以制定法律,统治全民.现行产生代表的办法不但是极有限制的和不公平的,而且分配不均一威胁利谤、作伪舞弊甚至扰乱治安在历届大选中层出不穷,个中情况最为贵族议员所熟知.…请愿人深知,集会自由是无可置疑的.
              --《宪章派的第二次请愿书》(1842年)
              (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英国工人运动提出的具体要求及斗争方式发生的变化.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工人运动斗争方式发生变化的原因及影响.
            • 4. 2015年10月习近平在英国议会发表讲话时指出:在中国,民本和法制思想自古有之,既要吸收中华法制的优良传统,也借鉴世界各国法治的有益做法,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依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法经》与《十二铜表法》(如图所示)的产生似乎是历史的巧合,并由此开启两大法系成文立法之先河。
              公元前5世纪“魏文侯师于李悝,集诸国法典,造《法经》六篇”“秦汉律令其文起自《法经》”。李悝认为“王者之政莫急于盗贼”,故《法经》始于《盗》《贼》.《法经》还包括审判、断狱、追捕罪犯及定罪量刑的通例与原则,是一部诸法合体、刑重民轻的刑法和刑事诉讼法法典。
              (1)阅读材料结合所学,概括两部法律的异同。
              (2)结合史实说出英国在世界法治文明发展进程中的贡献。
              (3)阅读材料结合所学,以“挑战与应对--中国比较法学的诞生”为主题进行解读。
              要求:提取信息充分;总结和归纳准确、完整;解释和分析逻辑清晰。
            • 5. “贫困是没有代表权的结果,而不是原因”,“假如工人有选举权,就会有一个比现在的议会更愿促进工人利益的立法机构……就会采取一些措施来保证更平等地分配他们创造的财富”。这是英国宪章运动中工人的呼声。由此可见当时工人阶级(  )
              A.要求获得政治权利
              B.希望重新分配财富
              C.由于贫困导致无权
              D.缺乏科学理论指导
            • 6. 13世纪初,英王与贵族签订《大宪章》,该事件对英国政治产生的影响是(  )
              A.形成王权受限的传统
              B.引发了资产阶级革命
              C.确立了英国君主立宪制
              D.国王丧失了行政权力
            • 7. (14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鉴于国会下议院的议员选举办法存在弊端,亟宜采取有效措施以矫正之。宜扩充有权参加议员选举之人数……凡在能产生一名或数名国会代表之各城市或城镇选区居留之成年男子,未被剥夺法律能力者……拥有或租有住宅、仓房、账房、商店的有权选举该城市或城镇选区一名或数名国会代表。   ——据英国《改革法案》(1832年)整理
                材料二 (1)凡年满21岁之男子,精神健全,目前不在因犯罪而坐牢之列者,都有选举权。(2)秘密投票——以保障选民运用其投票权利。(3)国会议员不应有财产的资格限制——使各选区能够选出他们爱戴的人,不论贫富。
                                                  ——英国宪章运动中的《人民宪章》(1837年)
                材料三 1832年改革法案颁布时,人民曾寄以深切企望,希望他们受的种种苦难能够大部分——即使不是全部——得到消弭……所谓改革法案无非是把权力从某一个掌权派移到另一个掌权派,而人民仍得不到任何保障。      ——英国《全国请愿书》(1839年)
                材料四 凡具有下列各项资格的男子,得有权在1868年及以后登记作为选举人……即:(1)已届成年,并未被剥夺法律行为者……(2)在同年7月20日或21日以前。曾与其他居民一样,根据其居住房屋……诚实无欺地缴纳自 1月 5日以来的一切税金者。
                                                        ——英国《人民代表制度法案》(1867年)

              (1) 依据材料一指出1832年英国的议会改革对选举权作了哪些规定。 (3分)

              (2) 材料二与材料三实际上反映了当时工人阶级怎样的要求? (6分)

              (3) 从材料四看,英国的选举制度又作了什么变革?从人民权力方面对此作一简要评价。(5分)

            • 8. 19世纪三四十年代,法国纺织工人提出“不能劳动而生,勿宁战斗而死”和“废除君主制度,建立共和政体”的口号;英国工人在其《全国请愿书》中也提出:“劳动是一切财富的来源,劳动者对于自己的劳动果实享有优先权。人民是权力的唯一来源。”材料表明,英法工人阶级
              A.开始走向国际联合
              B.推动代议制走向完善
              C.成为新兴政治力量
              D.追求社会主义理想
            • 9. 9、宪章运动争取普选权的斗争形式主要是 (   )
              A.组织工人请愿活动
              B.组织工人武装起义

               

              C.组织工人罢工
              D.组织工人破坏机器
            • 10. 【历史一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宪章派中只有一小部分人在思想上是明显的社会主义者,但所有人都反对资本主义制度,他们一致认为,第一步必须争得工人阶级在议会里的代表权。……宪章派赢得了全国一半的成年男子明确的支持。尽管如此,下院仍然以287票对49票否决了这次请愿书……面对政府与企业主阶级坚决的反对,宪章运动逐步地平息下来。……但宪章运动并不是完全没有成效的。
              --[美]R.R.帕尔默《现代世界史》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为何英国“政府与企业主坚决的反对”宪章运动?
              (2)你是否认同“宪章运动并不是完全没有成效”的观点?简要说明你的理由。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