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华盛顿体系的形成意味着
              ①欧洲为中心的政治格局开始动摇  ②中国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
              ③资本主义同社会主义的矛盾暂时得到缓和 ④美国开始和英国共同分享海上霸权
              A.①②④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 2.
              (10分)【历史——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威尔逊的“十四点原则”(节选):
              (1)公开缔结和平条约;……(9)根据民族的分布情况,调整意大利的疆界;(10)允许奥匈帝国境内的各民族实现自治;(11)恢复罗马尼亚、塞尔维亚和门的内哥罗的领土;(12)承认奥斯曼帝国内的土耳其部分有稳固的主权,但土耳其统治下的其他民族在自治的基础上有不受干涉的发展机会,同时规定达达尼尔海峡在国际保证下,永远开发为自由航道:(13)创建独立的、拥有出海口的波兰国家,并以国际条约保证波兰的政治经济独立和领土完整;(14)国家不分大小,签订相互保证政治独立和领土完整的特别盟约,设立国家的联合机构。
              (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威尔逊外交政策的支柱和基础。(4分)
              (2)战前美国推行孤立主义外交,但威尔逊的“十四点原则”体现了其外交政策的重大变化。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变化的核心目标和主要原因。(6分)
            • 3.
              近200年来,欧洲局势纷繁复杂。
              材料一  200年前,拿破仑帝国盛极而衰。下图是某次拿破仑战争形势图。

              (1)请写出该战役的作战双方并概述该战役对欧洲各国的政治影响。(6分)
              材料二  100年前,欧洲笼罩在世界大战的阴影中。一位美国历史学家在谈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欧洲形势时说:“欧洲变成一只‘火药桶’,只等一粒火星将它引爆。”
              (2)简述欧洲变成一只“火药桶”的主要史实。一战前后,围绕世界霸权和殖民地进行了一系列争夺,在此期间各大国国际地位变化?(10分)
              材料三 欧洲一体化大事记(1951年~2000年)
              时间
              进程
              1951年
              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比利时、荷兰和卢森堡建立煤钢共同体。
              1958年
              上述六国建立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决定建立关税同盟。实行共同农业政策,组成农产品共同市场。
              1967年
              上述三个共同体合并为欧洲共同体 
              1975年
              欧共体首脑会议正式定名为“欧洲理事会”。
              1979年
              欧共体各国成立欧洲议会,加强各国的政治联系,协调彼此的对外政策。
              1991年
              欧共体通过欧洲联盟条约即《马约》。两年后正式生效,欧洲联盟正式成立,成为一个具有经济和政治双重性质的组织。
              1993年
              欧洲统一大市场正式启动,实现了人员、货物、资本和服务的自由流动。
              1999年
              1999年1月1日,欧元正式启动。3年后,欧元正式进入流通领域。
              (3)根据材料三概括指出二战后与一战后的法德关系有何变化?从政治经济、国际地位和社会思潮等角度分析导致这些差异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10分)
            • 4.
              (15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集体安全是一种保障所有国家生存与国际和平的制度。在这种机制下,每个参与国都认为破坏和平是对所有参与国共同的挑战,即参与国认为其他国家的安全是所有国家的安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公开的和平条约必须公开缔结……(2)领海以外……必须保持公海航行的绝对自由……(4)……各国军备必须裁减至符合维持国内安全所需的最低限度。(5)对所有殖民地的要求做出自由的、坦率的和绝对公正的调整……(14)为了大小国都能够相互保证政治独立和领土完整,必须成立一个普遍性的国际联盟。——(美国)威尔逊《世界和平纲领的“十四点原则”》1918年
              不符合有关国家人民的愿望,不得改变他们的领土状况;所有国家的人民,愿意在何种形式的政府之下生活,都有权自由选择;……在公海上不受阻碍地自由地航行;……任何国家如侵略威胁他人,则须解除其军备。一大西洋宪章》1941年8月
              材料二 既然大地上各个民族之间普遍已占上风的共同性现在已经到了这样的地步,
              以致在地球上的一个地方侵犯权利就会在所有的地方都被感觉到;所以,世界公民权利的观
              念就不是什么幻想的或夸诞的权利表现方式,而是为公开的一般人类权利、并且也是为永久
              和平而对国家权利与国际权利的不成文法典所作的一项必要的补充。唯有在这种条件之
              下,我们才可以自诩为在不断地趋近于永久和平。——康德《论永久和平》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大西洋宪章》比威尔逊的“十四点原则”在构筑集体安全方面更为务实。(9分)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当今集体安全的展望有何看法。(6分)
            • 5.
              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在《和约的经济后果》一书中说:“凡尔赛条约是一个残忍的胜利者在文明史上所干出的最凶暴的行为之一。”这是因为
              A.它建立在相对平等的经济军事制裁的基础上
              B.它建立在武装干涉苏维埃政权的基础上
              C.它建立在对战败国割地、赔款、分赃的基础上
              D.它建立在对殖民地进行委任统治的基础上
            • 6.

              有人说生活就是妥协的结果,国与国之间的外交也是如此;妥协一定要有底线和原则,一旦突破了底线和违背了原则,就会给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带来伤害。在20世纪30年代,面对法西斯国家的疯狂扩张,西方大国在妥协中丧失了原则,采取牺牲弱小国家和民族的办法来“保障和平”,结果加速了二战的全面爆发。最能体现上述观点的历史文献是(  )
              A.《凡尔赛和约》B.《九国公约》C.《联合国家宣言》D.《慕尼黑协定》
            • 7.
              1918年2月末的一天,布尔什维克的领袖们在列宁的办公室激烈争吵。列宁愤怒地说:“够了,够了,别玩弄词句了!我一秒钟都不能忍受了!要进行革命战争就得有军队,可我们没有。革命的夸夸其谈该结束了……我再不能忍受空谈了!我说完了,恳请接受我的辞职!”列宁以辞职相威胁,是为了迫使布尔什维克的领袖们通过                                    (   )
              A.《四月提纲》B.对德和约
              C.战时共产主义政策D.新经济政策
            • 8.
              《凡尔赛和约》签订后,竭力主张削弱德国的原协约国联军总司令法国元帅福熙对之评论说:“这不是和平,这是20年的休战。”在这里,福熙的实际意思是指《凡尔赛和约》
              A.体现了帝国主义的本质,埋下世界二十年后冲突的种子
              B.对德国过于宽容,埋下德国在二十年后卷土重来的种子
              C.对德国过于严厉,埋下德国在二十年后民族复仇的种子
              D.体现了过度的民族自决原则,埋下新的世界大战的种子
            • 9.
              1933年1月,希特勒任德国总理,德国进入了法西斯专政时期,与此同时,世界局势也处于动荡不安之中。以下符合史实的是:
              A.罗斯福总统在就职典礼上发表演说,准备实施新政
              B.中国人可以从报刊、广播和影视中了解世界大事
              C.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加紧了在国际市场的争夺
              D.日军制造了华北事变,平津危急
            • 10.
              .凡尔赛体系的确立表明
              A.以欧洲为中心的传统国际关系格局被打破B.一战后资本主义世界新秩序确立
              C.美国攫取了世界霸权D.国际联盟成为维护和平的主要力量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