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时代》杂志将1947年视为美国“承担世界领导责任的又一重要时机”,称“这个国家正面临新的角色和责任”。其意在
              A.为美国国会通过“欧洲复兴计划”制造舆论
              B.称颂美、英等国签订的《北大西洋公约》
              C.为美国政府干涉朝鲜内战推波助澜
              D.促建以美元为中心的“布霄顿森林体系”
            • 2.
              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   )
              ①促进了西欧经济的恢复                 ②加强了美国对西欧的控制
              ③刺激了经互会的成立                   ④标志了“冷战”的正式开始
              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
            • 3.
              (18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二战后期)美国认为,“一个稳定、统一、亲美的中国,会是整个亚洲的关键”。 1945年1月,美国国务院在为罗斯福总统出席雅尔塔会议所准备的文件中说:“我们建议由我国负起领导责任,帮助中国发展一个强大的、稳固的和统一的政府,以便它可以成为远东的主要稳定因素”;“它必定会成为抑制日本、排斥老殖民主义势力和遏制苏联向亚太地区扩张的有力因素”。 美国支出几十亿美元和派出大批军事顾问帮助国民党打内战。
              ——郭新昶《美国西太平洋地区战略透视》
              (1)根据材料一归纳二战后期美国西太平洋战略的主要内容。(4分)
              材料二  1951年9月8日美国主导的《旧金山和约》签订,并单独与日本签订了《日美安全保障条约》,使日本实际上摆脱了被占领状态,同时决定美军长期驻扎日本,日本为美军提供军事基地,日美最终以结盟的方式结束了占领,由敌国变成了盟国。旧金山和约和日美安全条约,把日本拉入美国阵营,构成了一个相互联系的条约体系,即人们通常所称的“旧金山体制”,日本在形式上恢复了主权。
              ——根据相关材料整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旧金山和约》出台的影响。(6分)
              材料三 时至今日,东亚地区的紧张和动荡都与美国当时的亚太战略有关。冷战结束后,美国并未因为苏联的解体而解散西太平洋集体防御体系,更进一步加强了美国在远东地区的军事存在。
              ——范丽萍 《冷战初期美国建立西太平洋集体防御体系原因探析》
              (3)根据所学知识,为什么说“时至今日,东亚地区的紧张和动荡都与美国当时的亚太战略有关”?(8分)
            • 4.
              1946年9月,美国总统特别顾问克拉克提交了一份题为《美国与苏联的关系》的报告,被美国决策层采纳。其主要内容是:美国应准备与英国和其他西方国家联合起来,努力缔造其想象中的世界。这一报告
              A.宣告了美国欧洲复兴计划的出台B.标志着美苏盟友关系的破裂
              C.为美国冷战政策提供了理论依据D.标志着美苏冷战的全面展开
            • 5.
              1947年马歇尔发表声明,“任何图谋阻挠别国复兴的政府,都不能指望行到我们的援助。”欧洲复兴计划“必须是联合性质的,即使不能取得所有欧洲国家的同意,也应该取得一部分国爱的同意。”由此可见,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A.扩大了美国与西欧的矛盾B.阻碍了西欧一体化的进程
              C.加速了战后欧洲的分裂D.成为了“冷战”开始的标志
            • 6.
              从1948年到1950年,欧洲共有16个国家接受了美国130多亿美元的援助,其中90%是赠与,10%是贷款。这一被丘吉尔称为“人类历史上最慷慨的举动”指的是
              A.杜鲁门主义B.马歇尔计划C.北约的成立D.华约的成立
            • 7.
              阅读有关“经济外交”的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一般认为“经济外交”包括两个实质性的内容:一是由国家或其代表机构与人员以本国经济利益为目的,制定和进行的对外交往政策与行为;二是由国家或其代表机构与人员以本国经济力量为手段或依托、为实现和维护本国战略目标、或追求经济以外的利益,制定和进行的对外交往政策与行为。
              ——张静《中国的经济外交》
              材料二  1947年6月5日,美国国务卿马歇尔在哈佛大学演说时提出了复兴欧洲的计划。他陈述了欧洲所面临的严峻的经济形势,要求给欧洲大量的额外援助,“不然就得面临性质非常严重的经济、社会和政治的恶化”,“美国应该尽其所能,帮助世界恢复正常的经济状态……否则就不可能有安定的政治和稳固的和平。……我们的政策的目的应该是恢复世界上行之有效的经济制度,从而使自由制度赖以存在的政治和社会条件能够出现。”
              ——张盛发《苏联对马歇尔计划的判断和对策》
              材料三 当前,世界多极化曲折前行,经济全球化加速推进,国际政治经济格局发生深刻变化,注重经济外交成为各国的共同选择。在变革中,发展中国家整体实力有所增强,国际影响力不断加大,对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抱有强烈愿望。发展中国家人口众多,发展潜力巨大,与我国的经济互补性很强,与我国发展经贸合作的要求十分迫切。作为发展中大国,我国与发展中国家没有根本利害冲突,相互需求广泛,合作机会广阔……
              ——《人民日报》社论《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外交大有可为》(2004年9月3日)
              (1)经济外交的根本出发点是什么?(2分)
              (2)结合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指出美国实施马歇尔计划的实质和效果。(4分)
              (3)依据材料三概括中国实行经济外交的必要性,(3分)简要分析新时期中国经济外交与二战后美国马歇尔计划在政治动机上的不同之处。(4分)
            • 8.
              历史推论离不开对史实的正确解读。下列是德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些重要事件,其中推论符合史实的是(  )
              A.1870年普鲁士在普法战争中获胜——普鲁士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比法国高
              B.1871年德意志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国王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
              C.1948年柏林危机爆发——德国成为冷战在欧洲的前沿阵地
              D.1990年,民主德国并入联邦德国——联邦德国的社会制度更先进
            • 9.
              美国总统杜鲁门说:“我深切地感觉到,如果听任南朝鲜沦丧,那么共产党的领袖们就会越发狂妄地向更靠近我们海岸的国家进行侵略。”下列评述正确的是
              A.为此美国悍然挑起了朝鲜战争
              B.美国的随后行动导致了朝鲜的分裂
              C.这标志着杜鲁门主义的提出
              D.这种思想体现出了典型的冷战思维
            • 10.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今日世界已面临严重局势……几乎所有国家必在两种生活方式中选一种……集权政治之种子……在贫穷与争斗之劣土中蔓延及生长。重大责任及任务落到我们头上。
              ——杜鲁门1947年在美国国会发表的演说
              材料二 政治漫画,图中两导弹分别指代美国和苏联,导弹下法国人和德国人正在讨论。

              材料三 现在,旧的世界格局已经打破,新的格局尚未形成,世界处于新旧格局交替的动荡时期。                   
              ——江泽民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七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请回答:
              (1)材料一中“两种生活方式”指的是什么?“重大责任及任务落到我们头上”表明美国对外政策的目标是什么?
              (2)据材料二概括当时国际形势的特点。两国讨论的结果推动了什么组织的建立?
              (3)“旧的世界格局已经打破”的直接原因是什么?新世界格局的确立,将取决于何种因素?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