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我们现在应当非常谨慎,应当不采取对卷入冲突中的国家的防务不会有益而不只会使人激怒,甚至会挑起致命步骤的措施。
              ——摘自1962年赫鲁晓夫至肯尼迪的信

              材料二 美国将参加各盟国和朋友的防务和发展活动,但是美国不能而且也不会制定全部方案,拟定全部计划,执行全部决定,负起保卫世界自由国家的全部责任。只有在我们的帮助真正起作用,并且被认为是符合我们的利益的时候,我们才会给予帮助。
              ——摘自1970年尼克松的对外政策报告

              材料三 美国在欧洲、大平洋、中东以及其他美国疆界之外的地区,有着广泛的义务和安全利益。这就需要美国担当起“强有力的”、“令人信服”的“领导责任”。
              ——摘自里根的讲话

              请回答:
              (1)据材料一,苏联当时的态度说明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据材料二,尼克松政府为什么不再承诺“负起保卫世界自由国家的全部责任”?材料说明美国的全球扩张战略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与此相应,美国在国际关系领域采取了哪些重要的行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里根上台后,表示美国要重新担当起“强有力的”“令人信服”的“领导责任”,其背景如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就以上三则材料,谈谈对美苏争霸的认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下图是美国军费开支曲线图,根据该图获取的历史信息不正确的是

              [     ]

              A.导致阶段A军费上升的主要原因是 “冷战”下出现了“热战”——朝鲜战争
              B.阶段B中美关系处于敌视和对抗状态
              C.阶段C军费下降的主要原因是美国经济危机下国力下降,实行全球战略收缩
              D.阶段D中美逐渐结束对抗,两国关系开始实现正常化
            • 3. 20世纪60年代美苏两个大国之间角逐激烈,在美洲导致“古巴导弹危机”,对此历史事件说法错误的是
              [     ]

              A.苏联首先向古巴运送导弹
              B.通过双方的谈判与协商,苏联答应撤走导弹
              C.美国出动军队,封锁古巴
              D.由于苏联态度强硬,引发了直接武装冲突
            • 4. 就美苏对峙对世界造成的消极影响,老师在黑板上写了四个结论让同学们讨论,最后同学们一致认为有一项不正确,应该是
              [     ]

              A.浪费大量资源,不利于经济发展
              B.德国和朝鲜分裂
              C.世界一直处于核战争的威胁之下
              D.东欧剧变
            • 5.
              在纽约,一群青年人狂喊:“与其让俄国人的子弹来袭击,不如自己毁灭算了!” 在莫斯科,几名女大学生躲在宿舍内相拥哭号,等待末日的到来。在哈瓦那,天空中的每一个黑影、声响都令市民心惊肉跳。上述情景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1861年柏林危机
              B、古巴导弹危机
              C、苏伊士运河战争
              D、1964年越南战争
            • 6.
              肯尼迪曾对某一事件这样评价:“苏联人就像一只冒险超出自己的领地,但一旦被发现又紧张地、还带点负罪感地奔逃回安全地方的猫。”这一事件是(   )
              A.柏林事件
              B.朝鲜战争
              C.古巴导弹危机
              D.越南战争
            • 7. 20世纪五六十年代,全球化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但有人却称此时的全球化其实只是“半球化”,其原因在于
              [     ]

              A.南北对话没有取得实质性的进展
              B.两极格局下美苏两大阵营的对峙
              C.南、北半球经济发展差距悬殊
              D.宗教矛盾阻断东西方经济交流
            • 8. 在下图反映的事件中,即古巴导弹危机结束后不久,美国政府的态度可能是

              [     ]

              A.“美洲是美洲人的美洲”
              B.“一个伟大国家的责任是服务世界,而不是控制世界”
              C.“我们都居住在这个小小的行星上,我们都呼吸着同样的、空气,我们都珍惜自己后代的未来,而且我们自己都终有一死”
              D.“历史上没有哪一个国家像我们现在这样拥有塑造一个更加和平,更加安全,更加自由的世界的机遇和责任”
            • 9. 材料 20世纪60年代初,苏联以保卫古巴的名义在古巴秘密部署中程导弹。苏联认为,导弹运进古巴不会被美国发现,即使被发现也不会做出反应。美国判断苏联不会在境外部署核武器。
              苏联的部署很快就被美国发现。美国政府内有人主张轰炸导弹基地,认为驻古苏军没有核弹头,不会进行军事反击。实际上驻古苏军拥有核弹头162枚,随时准备反击。
              美国政府宣布其武装部队处于最高戒备状态,并采取相对缓和的封锁拦截等措施。对此,苏联态度强硬,拒绝美国要求,表示将最猛烈地回击美国的进攻。战争一触即发。拦截极易发生军事冲突,导致战争。美国国防部长指示部队“要尽可能避免发生战争。但是,我们还是必须为此做好准备”。而苏联船只在靠近美军隔离线时停止航行或掉头。
              双方通过多种渠道频繁接触,寻求解决方案。最终,赫鲁晓夫同意撤除在古巴的导弹,要求以美国保证不发动对古巴的军事进攻等作为交换条件。美国接受了苏联的建议,双方达成协议。
              ——摘编自麦克纳马拉《回顾——越战的悲剧与教训》等

              (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古巴导弹危机发生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材料,概括说明美苏化解这一危机的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 “苏联变脸快、美国封锁严、领袖压力大、百姓生活苦。”此情况应发生在中国
              [     ]

              A.20世纪40年代末50年代初
              B.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
              C.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
              D.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
            0/40

            进入组卷